要說現(xiàn)在什么風(fēng)格的手串最火,那藏傳必定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高熱度,現(xiàn)在的不少文玩人都喜歡把自己的手串加上藏傳元素。
但除了常規(guī)的天珠,骰子,尸陀林主,琉璃以外,還有一種小眾材質(zhì),也出現(xiàn)在老藏傳里,你見到未必能猜到是什么,但搭配在手串里卻是絕對吸睛的存在,它就是杏核!
雖然很小眾,但不花錢,包漿快,走色紅亮,復(fù)古感十足的杏核在手工圈子里一直是小有熱度,手工達(dá)人們早已把杏核做成手串和各式各樣的文玩配飾掛件,雕件,有心的你還不快來偷師!
杏核手串
選料
可以選擇普通的杏核也可以挑選小尺寸的小山杏;
打磨
砂紙或打胚刀清理杏核邊緣以及表面,使之平滑;
打孔
用打孔器給兩邊打孔后,掏空杏仁;
成串
用線繩或彈力繩把打好孔的杏核穿到一起,即可。
杏核手串雖然看上去不起眼,但其實(shí)它盤玩變色還是挺快的,走色為紅棕色,后期會呈黑亮色。
盤玩過程中除了不要沾水以外沒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算是省心文玩了,看看大家盤了幾年的杏核,這也不輸桃核嘛。
再看老藏傳文玩的杏核,這包漿這磨損度,遠(yuǎn)看都像一串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老鳳眼,韻味十足啊。
杏核掛件
除了做成手串,杏核更多還是被做成掛件,可以掛在鑰匙上,手機(jī)上或者手串上,還是用上面的步驟,只需一顆,就能把原本普通的物件襯托出別樣的感覺。
而且別小瞧了這一個小小的杏核,它其實(shí)也能做大文章,簡單切一切磨一磨,就能做成小籃子,小鬼臉,完全不需要你有多高超的雕刻技術(shù),只要用心誰都能做出一顆獨(dú)一無二的杏核掛件來。
杏核雕件
杏核核雕的來頭就大了,它起源于明代,明代的核雕就是以桃核和杏核為主,一般雕刻神仙人物,瑞獸等等。后來橄欖核和桃核成為現(xiàn)在核雕主要材質(zhì),杏核因為很多原因,慢慢退出了人們的視線。
現(xiàn)在雖小眾,但杏核雕刻仍有一些鐘愛它的手藝人,他們一般是用的個頭大,飽滿的籽進(jìn)行雕刻,跟橄欖核雕有異曲同工之處,既可以單籽雕刻,也可以做成手串。
這其中不乏一些雕刻大師,他們對杏核核雕情有獨(dú)鐘,簡單的杏核加上不俗的雕刻,搖身一變成為一件件手工藝藝術(shù)品,當(dāng)然加上雕工后價格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到手之后把玩起來也得多加小心些。
你看一顆杏核,就算吃過杏肉后丟掉它也理所應(yīng)當(dāng),但是保留下來稍作加工它就能變成各種文玩,甚至還能代代相傳,這可能就是文玩極為有趣的地方吧??赐昴銓π雍烁信d趣了嗎?文末點(diǎn)贊留言,說出你的看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