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國慶前一天,小姑子在家族群里發(fā)了條消息:
"嫂子,國慶你們在家嗎?小安特別想吃海鮮。"
配了個可愛的笑臉表情。
婆婆立即跟上:"她在家的,你們?nèi)グ?,讓嫂子給小安做點好吃的。"
我盯著手機屏幕,想起這兩年來每個周日,小姑子雷打不動帶著兒子來蹭飯。
可是她從沒買過一次菜,吃完還要打包。
上次,她把我特意買給公婆的大閘蟹全部打包帶走,還理直氣壯說一家人不該計較。
這次,她竟然提前預約要吃海鮮?
我深吸一口氣,手指在鍵盤上敲出一行字:
"行,海鮮城定位發(fā)你了,買了帶過來。"
隨即發(fā)了本市最大海鮮批發(fā)市場的定位。
群里突然安靜了。
小姑子過了好一會才回復:"嫂子,你讓我去嗎?"
我淡定回復:"你不是說小安想吃嗎?那里的海鮮最新鮮,波士頓龍蝦、帝王蟹都有,你看著買。"
這一次,我不想再當冤大頭了。
1
我叫林薇,今年三十二歲,在市區(qū)一家私企做會計。
丈夫趙朝比我大兩歲,在一家國企上班。
我們結婚五年了,貸款在市區(qū)買了套三室一廳的房子。
雖然每個月要還四千塊房貸,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也算安穩(wěn)。
如果沒有每周日固定上門的小姑子,我的生活應該會更輕松一些。
小姑子趙麗比趙朝小五歲,兩年前離了婚,獨自帶著八歲的兒子小安生活。
她在商場做導購,收入不高,日子過得確實不容易。
作為嫂子,我理解她的難處,也愿意力所能及地幫助她。
可是,幫助和被理所當然地索取,是兩回事。
今天又是周日。
早上八點,我剛起床準備去買菜,趙朝還在被窩里迷迷糊糊地說:
"老婆,今天買點排骨吧,我想喝排骨湯了。"
我正要答應,手機響了。
是小姑子發(fā)來的消息:"嫂子,我和小安一會就到,中午想吃糖醋排骨。"
我看了看時間,八點零五分。
她連問都不問我們在不在家,有沒有空,直接通知要來吃飯,還點菜。
趙朝也看到了消息,訕訕地說:"要不...今天就多買點排骨?"
我沒說話,拿著環(huán)保袋出門了。
菜市場離家不遠,走路十分鐘。
我挑了兩斤排骨,又買了些青菜、豆腐,算了算,七十多塊錢。
回到家,小姑子已經(jīng)到了,正和趙朝在客廳聊天,小安在沙發(fā)上玩手機游戲。
小姑子看到我提著菜回來,笑瞇瞇地說:
"嫂子,辛苦了,我就知道你最疼小安了。"
我笑了笑,沒接話,直接進了廚房。
做飯的時候,小姑子進來了,站在廚房門口說:
"嫂子,你們家的廚房真大,比我租的整個房子都寬敞。"
我一邊切菜一邊說:"房子是貸款買的,每個月要還四千。"
小姑子撇撇嘴:"哥哥在國企,你也有工作,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不少呢,哪像我,一個人帶孩子,每個月房租就要一千五。"
我知道她想說什么,但我裝作沒聽懂,專心切菜。
十一點半,四菜一湯端上桌:糖醋排骨、清炒時蔬、麻婆豆腐、西紅柿雞蛋,還有一個冬瓜排骨湯。
小安一看到糖醋排骨,立即歡呼:
"太好了!媽媽,大伯母做的糖醋排骨最好吃了!"
小姑子摸摸兒子的頭:"是啊,你大伯母手藝好,以后我們要常來。"
趙朝有些尷尬地看了我一眼,給我夾了塊排骨:"老婆,你也吃。"
飯吃到一半,小姑子突然說:
"對了哥,我下個月要交小安的補習費,兩千塊,手頭有點緊..."
趙朝剛要開口,我搶先說:
"小安的學習確實重要,不過現(xiàn)在補習班太貴了,我同事的孩子在社區(qū)活動中心上免費的輔導班,老師都是退休教師志愿者,教得挺好的,要不要我?guī)湍銌枂枺?
小姑子臉色變了變:"不用了,小安在現(xiàn)在的補習班習慣了。"
氣氛有些僵硬。
吃完飯,小姑子照例要打包剩菜。
看著她熟練地把剩下的半盤排骨倒進自己帶來的飯盒里,我突然覺得很累。
不是身體上的累,是心累。
晚上,趙朝試探著問我:"老婆,你是不是對小麗有意見?"
我正在算這個月的賬,頭也不抬地說:"沒有意見,就是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趙朝坐到我身邊:"她一個人帶孩子確實不容易,我們能幫就幫一把吧。"
我把賬本推到他面前:"你看看,這個月我們在吃飯上花了多少錢。"
賬本上密密麻麻記著每一筆開支。
每個周日的伙食費都特別突出。
平時我們兩個人一頓飯五六十塊就夠了,但每個周日都要一百五到兩百。
趙朝看了,沉默了,我繼續(xù)說:
"我不是心疼這點錢,而是她從來沒有想過,我們也要生活,也要還房貸,也要存錢,她覺得我們應該幫她,但從沒想過要怎么回報,哪怕是一句真心的感謝都沒有。"
趙朝嘆了口氣:"她就是這個性格,從小被爸媽寵壞了。"
我反問:"所以呢?我們就要一直這樣慣著她?"
趙朝不說話了。
第二天是周一,我照常上班。
中午休息的時候,同事小劉神秘兮兮地湊過來:
"你們家是不是每周都有親戚來蹭飯???"
我一愣:"你怎么知道?"
小劉笑道:"上次去你家樓下的超市,聽賣菜的大姐說的,她說你每個周日都買很多菜,肯定是家里來客人了。"
我苦笑:"是小姑子,每周都帶孩子來。"
小劉瞪大眼睛:"每周都來?那得花多少錢??!"
旁邊的王姐插話:"我婆家也有這樣的親戚,后來我想了個辦法,每次他們要來,我就說要加班,或者臨時有事出門,幾次之后,他們就不來了。"
我搖搖頭:"我試過,沒用,有一次我說要加班,她直接說那她們等我下班再吃。"
辦公室的幾個同事都圍過來了,七嘴八舌地給我出主意。
我苦笑著搖頭,這些辦法我都想過,但是趙朝那一關就過不了。
他總說,一家人不要計較那么多。
下班回家,我在小區(qū)門口的水果店買了些蘋果,老板娘跟我很熟,笑著說:
"又買水果???你們家真有口福,每周都能吃到新鮮水果。"
我隨口問:"是嗎?"
老板娘點頭:"是啊,你小姑子經(jīng)常來我這買水果,說是從你家拿的錢。"
我愣住了,什么時候小姑子從我家拿錢了?
回到家,我問趙朝:"你給過小麗錢嗎?"
趙朝支支吾吾:"就...偶爾給一點,她帶孩子不容易。"
我追問:"多少?"
趙朝低聲說:"也...也不多,一次三五百的。"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多久給一次?"
趙朝更小聲了:"一個月...兩三次吧。"
我算了一下,一個月就是一千多,一年就是一萬多。
加上每周的飯錢,我們一年要在小姑子身上花兩萬多。
而我們兩個人的年收入,扣除房貸和日常開支,一年也就能存三四萬。
這等于是把一半的積蓄都給了小姑子。
2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趙朝的隱瞞。
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坦誠,他瞞著我給小姑子錢,這讓我覺得自己像個外人。
第二天早上,趙朝小心翼翼地問:"老婆,你還在生氣嗎?"
我看著他:"我不是生氣,是失望。你把我當什么?外人嗎?"
趙朝急了:"我沒有!我只是...只是怕你不高興。"
我質問:"所以你就瞞著我?如果不是水果店老板說漏嘴,你打算瞞我多久?"
趙朝低下頭:"對不起,我錯了,以后我不會再瞞著你了。"
我嘆了口氣:"趙朝,我們是夫妻,是要一起過一輩子的人,你妹妹有困難,我們可以幫,但要量力而行,而且要兩個人商量著來,你這樣瞞著我,讓我怎么相信你?"
趙朝抱住我:"老婆,我真的錯了,以后家里的事,我都跟你商量。"
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但我心里明白,問題并沒有解決。
只要小姑子繼續(xù)這樣理所當然地索取,矛盾遲早會爆發(fā)。
周三,婆婆突然來了。
她提著一袋水果,笑瞇瞇地說:"薇薇啊,我來看看你們。"
我趕緊接過水果:"媽,您怎么突然來了?"
婆婆在沙發(fā)上坐下:"也沒什么事,就是想你們了,對了,小麗跟我說,上周日在你們這吃飯,你好像不太高興?"
我心里一沉,果然是為小姑子來的。
我給婆婆倒了杯茶:"媽,我沒有不高興,就是最近工作有點累。"
婆婆拍拍我的手:"薇薇啊,媽知道你是個好孩子,小麗一個人帶孩子不容易,你們做哥嫂的,能幫就多幫幫。"
我笑了笑:"媽,我們一直在幫啊。"
婆婆嘆了口氣:"是啊,我知道你們好,不過小麗說,你好像對她有意見?"
我心里冷笑,小姑子還真會告狀。
我平靜地說:"媽,我對小麗沒有意見,只是我們也要生活,每個月要還房貸,將來還要孩子,也需要存錢。"
婆婆愣了一下:"你們...是不是手頭緊?"
我點點頭:"房貸四千,加上日常開支,確實挺緊的。"
婆婆沉默了一會,說:"那...要不我每個月給你們一千,你們幫襯著小麗?"
我搖搖頭:"媽,不是錢的問題,是小麗她..."
我想說小姑子太理所當然了,但話到嘴邊又咽下了。
婆婆拍拍我:"好孩子,媽知道你委屈,這樣吧,我回去跟小麗說說,讓她懂點事。"
婆婆走后,我知道她不會真的去說小姑子的。
在她眼里,小女兒永遠是需要被照顧的孩子。
周日又到了。
這次小姑子來得更早,九點就到了。
她進門就說:"嫂子,今天想吃紅燒肉,小安最近瘦了,要補補。"
我看了看小安,八歲的孩子,看起來比同齡人還壯實,哪里瘦了?
但我什么都沒說,去買菜了。
這次我特意去了遠一點的菜市場,那里的肉更便宜一些。
買了兩斤五花肉,又買了些配菜,花了八十多塊。
回到家,小姑子正在翻我放在茶幾上的購物袋。
那是我昨天買的一些日用品,有洗發(fā)水、沐浴露,還有兩盒面膜。
小姑子拿起面膜看了看:"嫂子,這個面膜多少錢一盒?"
我答道:"促銷的時候買的,不貴。"
小姑子哦了一聲,順手就把面膜放進了自己的包里:
"正好我最近皮膚不好,借我用用。"
借?她什么時候還過?
我深吸一口氣,進了廚房。
紅燒肉是道功夫菜,要先焯水,再炒糖色,然后慢慢燉。
我在廚房忙活了兩個小時,終于做好了。
端上桌的時候,小姑子和小安已經(jīng)等得不耐煩了。
小安一看到紅燒肉就撲上去,筷子都沒拿穩(wěn),直接上手抓。
小姑子不但不教育,還笑著說:"慢點吃,沒人跟你搶。"
趙朝看不過去了:"小安,要用筷子。"
小安不理他,繼續(xù)用手抓。
小姑子護短地說:"孩子還小,哥你別那么嚴格。"
一頓飯吃得我如坐針氈。
飯后,小姑子照例要打包,這次她不光打包了剩菜,還從冰箱里拿了一盒雞蛋。
她理所當然地說:"嫂子,小安最近要吃煮雞蛋,我拿點回去。"
說是拿點,整盒三十個雞蛋都被她拿走了。
趙朝想說什么,被我用眼神制止了。
等小姑子走后,趙朝問:"你怎么不攔著她?"
我冷笑:"攔?怎么攔?你媽都發(fā)話了,讓我們多幫幫她。"
趙朝愣了:"我媽來過?"
我把婆婆來的事告訴了他。
趙朝沉默了很久,最后說:"要不...我們搬家?"
我看著他:"搬家?我們的房貸還有二十年要還,搬去哪?"
趙朝不說話了。
晚上躺在床上,我想了很多。
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
轉眼到了我的生日。
我早早就計劃好了,要買些好菜,請公婆來家里吃頓團圓飯。
我特意請了半天假,去了高檔超市,買了陽澄湖大閘蟹,每只都有三兩重,八只蟹花了我六百多塊。
又買了些其他食材,總共花了一千多。
這相當于我小半個月的工資,但我覺得值得。
下午,我在廚房忙活的時候,公婆到了。
婆婆看到我在蒸螃蟹,驚訝地說:"哎呀,買這么好的螃蟹,得花不少錢吧?"
我笑著說:"生日嘛,就該吃點好的。"
公公也說:"薇薇真是孝順。"
正說著,門鈴響了。
趙朝去開門,是小姑子來了。
不光是她和小安,還有一個陌生的男人。
小姑子笑嘻嘻地說:"哥,嫂子,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我男朋友張宇。"
男人看起來三十五六歲,穿著還算體面,跟我們打招呼:"哥好,嫂子好。"
我愣了一下,但還是禮貌地回應:"你好,快進來坐。"
小姑子自來熟地說:"媽,爸,你們也在啊,正好,一家人一起吃個團圓飯。"
我看了看廚房,菜是按照四個人的分量準備的,現(xiàn)在突然變成七個人,肯定不夠。
趙朝看出了我的為難,小聲說:"要不我去買點菜?"
我搖搖頭:"算了,我再做兩道菜。"
還好冰箱里有些存貨,我又做了個糖醋魚和炒青菜。
飯桌上,小姑子的男朋友很會說話,不停地夸我手藝好。
男人贊不絕口:"嫂子做的菜真是絕了,比飯店的還好吃。"
小姑子接話:"那當然,我嫂子的手藝是最好的,我們經(jīng)常來蹭飯呢。"
她說得理所當然,好像這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男人笑著說:"那以后我有口福了。"
這話讓我心里一緊,什么意思?以后他也要來蹭飯?
吃螃蟹的時候,小安不會剝,小姑子就幫他剝,剝完一只,又拿一只。
八只螃蟹,小安一個人就吃了三只。
婆婆看不過去了:"小安,夠了,讓爺爺奶奶也吃。"
小姑子不高興了:"媽,孩子正在長身體,多吃點怎么了?"
婆婆被噎得說不出話,飯吃到一半,小姑子突然說:
"對了,張宇,你不是說你們公司在招會計嗎?我嫂子就是做會計的,要不讓她去你們公司試試?"
我一愣,這是什么情況?
張宇看了我一眼:"是啊,我們公司確實在招人,不過工資可能沒有嫂子現(xiàn)在的高。"
小姑子大大咧咧地說:
"工資低點沒關系,離家近就行,嫂子,你現(xiàn)在的公司太遠了,每天來回要兩個小時,多累啊。"
我淡淡地說:"謝謝關心,我在現(xiàn)在的公司挺好的。"
小姑子還想說什么,被趙朝打斷了:"小麗,吃菜。"
飯后,小姑子開始收拾剩菜。
四只剩下的螃蟹,她全部裝進了帶來的保鮮盒。
我終于忍不住了:"這是給爸媽準備的。"
小姑子愣了一下,然后臉色變了:"嫂子,什么意思?一家人還分這么清楚?"
婆婆趕緊打圓場:"沒事沒事,螃蟹我和你爸也吃了,剩下的給小安帶回去吧。"
我看著婆婆,她眼里有歉意,但更多的是對小女兒的偏袒。
我什么都沒說,轉身進了廚房。
3
之后,我和趙朝的關系有些微妙。
他知道我生氣了,每天都小心翼翼的。
早上會給我準備早餐,晚上搶著洗碗,周末主動做家務。
但這些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小姑子還是每周日準時到來,而且來得越來越理所當然。
有一次,她直接帶了三個朋友來。
她進門就宣布:"嫂子,這是我同事,聽說你做菜好吃,非要來嘗嘗。"
我看著客廳里坐著的四個大人一個孩子,深吸一口氣:"家里菜不夠,我去買。"
那天,我買了兩百多塊錢的菜,在廚房忙活了三個小時。
飯桌上,小姑子的同事們贊不絕口。
一個同事說:"小麗,你嫂子手藝真好,你太幸福了。"
另一個附和:"是啊,每周都能吃到這么好吃的菜。"
小姑子得意地說:"那當然,我嫂子最疼我了。"
我在廚房洗碗的時候,聽到客廳里小姑子在說:
"下次帶你們?nèi)コ晕疑┳幼龅奶谴着殴?,那才叫一絕。"
趙朝進廚房幫我洗碗,小聲說:"老婆,對不起。"
我沒理他。
對不起有什么用?他的妹妹已經(jīng)把我們家當成免費餐廳了。
晚上,我跟趙朝認真地談了一次。
我開門見山:"這樣下去不行,你妹妹越來越過分了。"
趙朝為難地說:"可是她是我妹妹啊。"
我反問:"我知道她是你妹妹,但是妹妹就可以這樣無止境地索取嗎?"
趙朝問:"那你說怎么辦?"
我想了想:"要么,我們定個規(guī)矩,比如一個月來一次,或者來的時候自己買菜。"
趙朝猶豫著:"這樣會不會太生分了?"
我冷笑:"生分?她把我們當家人了嗎?家人會這樣理所當然地占便宜嗎?"
趙朝不說話了。
第二天,他給小姑子打了電話。
我不知道他們說了什么,但是從趙朝的表情可以看出,談話并不愉快。
掛了電話,趙朝無奈地說:
"小麗說我被你洗腦了,說你就是看不慣她,想把她趕出這個家。"
我笑了:"我什么時候要趕她出去了?我只是希望她能稍微體諒一下我們。"
趙朝抱住我:"老婆,你再忍忍,等小安大一點,小麗找到新對象,情況就會好轉的。"
忍?我已經(jīng)忍了兩年了。
國慶節(jié)前一周,公司特別忙。
因為節(jié)后有個大項目要上線,財務部門需要提前準備很多材料。
我連續(xù)加了好幾天班,每天回到家都累得不想說話。
趙朝看我累,主動承擔了所有家務。
他體貼地說:"老婆,這幾天你就好好休息,家里的事都交給我。"
我感激地看著他,雖然在小姑子的問題上我們有分歧,但趙朝對我確實很好。
周五晚上,我正在加班,手機響了。
是家族群里的消息。
小姑子發(fā)了一條語音:"哥嫂在家嗎?國慶節(jié)我想帶小安去你們那。"
還配了個可愛的表情。
我沒理會,繼續(xù)工作。
過了一會,婆婆也發(fā)消息了:
"薇薇小朝,國慶節(jié)你們有安排嗎?小麗想帶小安去玩。"
趙朝回復:"媽,我們國慶節(jié)可能要加班。"
小姑子立即發(fā)語音:"加班?國慶節(jié)還加班?哥,你就別找借口了。"
然后又發(fā)了一條:"其實小安最近一直念叨想吃海鮮,嫂子,能不能做點海鮮給小安吃?"
我看著這條消息,突然覺得很可笑。
念叨想吃海鮮?一個八歲的孩子,會念叨這個?
分明是小姑子自己想吃,卻拿孩子當借口。
正想著怎么回復,小姑子又發(fā)了一條:
"波士頓龍蝦、帝王蟹、鮑魚,小安在電視上看到,一直說想嘗嘗。"
我冷笑了一聲。
波士頓龍蝦一只就要三四百,帝王蟹更貴,鮑魚也不便宜。
她這是把我們家當五星級酒店了?
趙朝私信我:"老婆,要不我回復說我們要出去旅游?"
我想了想,回復他:"不用,我來處理。"
然后,我在群里打字:"行,海鮮城定位發(fā)你了,買了帶過來。"
隨即,我打開地圖,搜索了本市最大的海鮮批發(fā)市場,把定位發(fā)到群里。
群里突然安靜了。
過了足足五分鐘,小姑子才發(fā)語音:"嫂子,你讓我去買?"
我淡定地回復:"你不是說小安想吃嗎?那里的海鮮最新鮮,價格也實惠,波士頓龍蝦、帝王蟹、鮑魚都有,你看著買,我給你們做。"
又是一陣沉默。
婆婆試探著發(fā)消息:"薇薇,這個海鮮市場遠嗎?"
我回復:"不遠,開車四十分鐘,早上去最好,海鮮新鮮。"
小姑子發(fā)了一個生氣的表情:"嫂子,你這是什么意思?"
我回復:"沒什么意思啊,你說小安想吃海鮮,我告訴你哪里能買到最新鮮的海鮮。怎么了?"
小姑子發(fā)語音,聲音明顯不高興了:
"我就是隨口一說,其實小安也不是特別想吃..."
我回復:"哦,那就不吃,國慶節(jié)我和你哥確實要加班,你們要來的話,可以點外賣。"
群里又安靜了。
趙朝在旁邊看著,欲言又止。
晚上回到家,趙朝小心翼翼地問:"老婆,你這樣會不會惹媽不高興?"
我反問:"那你說,我應該怎么做?花兩三千買海鮮給你妹妹吃?"
趙朝沉默了。
我繼續(xù)說:"趙朝,我們一個月的工資加起來才一萬四,房貸四千,日常開支三千,能存下來的就七千,如果按照你妹妹的要求買海鮮,一頓飯就要花掉小半個月的積蓄。"
趙朝嘆氣:"我知道,可是..."
我打斷他:"沒有可是,我已經(jīng)忍了兩年了,每個周日買菜做飯,每次都要花一兩百,一年就是一萬多,加上你偷偷給她的錢,我們一年要在她身上花兩萬多,這些錢,夠我們?nèi)ヂ糜魏脦状瘟?,夠我們換個好點的家具了,夠我們存起來應急了,可現(xiàn)在呢?我們什么都沒有,就因為要幫你妹妹。"
趙朝問:"那現(xiàn)在怎么辦?"
我堅定地說:"很簡單,讓她學會自力更生,想吃什么,自己買,我可以幫她做,但食材她自己準備。"
趙朝猶豫著:"她會生氣的。"
我無所謂地說:"生氣就生氣吧,總比我們被榨干了強。"
第二天是周六,我本想好好休息一下,結果一大早就被門鈴吵醒了。
開門一看,是婆婆。
她板著臉進來,在沙發(fā)上坐下:"薇薇,我們談談。"
我給她倒了杯水:"媽,您說。"
婆婆嚴肅地說:"昨天的事,小麗跟我哭了一晚上,她說你看不起她,故意羞辱她。"
我平靜地說:"媽,我沒有看不起她,更沒有羞辱她,我只是告訴她哪里能買到海鮮。"
婆婆提高了聲音:"你明知道她經(jīng)濟困難,還讓她去買那么貴的海鮮,這不是故意的嗎?"
我據(jù)理力爭:"媽,是她自己說要吃波士頓龍蝦、帝王蟹的。我又沒逼她吃。"
婆婆氣得不行:"你就不能大度一點?小麗一個人帶孩子多不容易,你們做哥嫂的,幫一幫怎么了?"
我深吸一口氣:"媽,我們一直在幫,每個周日她來吃飯,我都好好招待,但是幫助是相互的,不能總是我們單方面付出。"
婆婆質問:"什么叫單方面付出?一家人還計較這些?"
我堅持立場:"媽,正因為是一家人,才更應該相互體諒。我們也要生活,也要還房貸,也不容易。"
婆婆冷哼一聲:"我看你就是嫌棄小麗窮,看不起我們老趙家。"
這話說得太重了。
趙朝趕緊出來打圓場:"媽,薇薇不是這個意思。"
婆婆看著兒子:"小朝,你現(xiàn)在是被老婆管得死死的了?連親妹妹都不管了?"
趙朝為難地看看我,又看看他媽:"媽,不是不管,是..."
婆婆打斷他:"是什么?我告訴你,小麗是你親妹妹,是我的女兒,你們不管她,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