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俄烏戰(zhàn)爭仍沒有停歇的意思,從當前的現狀來看,俄羅斯與烏克蘭勢均力敵,2025年9月,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的頓涅茨克地區(qū)搶了些地盤,大概91平方英里。
但事后,烏克蘭用新導彈反擊,炸了俄羅斯的煉油廠,雙方都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現如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暗戳戳支持烏克蘭,妄圖對亞太地區(qū)進行進一步滲透。
若俄羅斯在沖突中落敗,北約勢必會加速東擴進程。其擴張的腳步將不斷逼近,地緣政治格局隨之改變,中國的安全也將面臨更為直接且嚴峻的威脅。
為此中國必須提前謀劃,做好充分準備,而其中有三件事尤為關鍵。
能源問題
能源安全肯定是頭等大事。
2024年,中國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額約4441億元人民幣 (占自俄進口總額近五成),進口量 1.085億噸。
除了石油還有天然氣,去年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約 310億立方米,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也全線貫通。
這條管道全長5111公里,北起黑龍江黑河,南至上海,實現了“北氣南下”,覆蓋了東三省、環(huán)渤海、長三角等重要區(qū)域。
如果俄羅斯戰(zhàn)敗,失去了對這些資源的控制,西方國家很可能會對這些資源進行重新分配,中國的能源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
所以,中國肯定得“多條腿走路”。
一方面,得繼續(xù)和沙特、伊朗這些中東國家搞好關系,簽訂能源購買的長期合同,比如今年和沙特阿美那個煉廠擴建項目,就是一步好棋。
這次合作的核心是建設年產180萬噸乙烯和150萬噸芳烴的裝置,并配套建設下游聚烯烴生產線,通過長期合同鎖定沙特重質原油的穩(wěn)定供應,保障了我國的能源安全。
除此之外,還要在國內加快發(fā)展新能源產業(yè),進一步推動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建設和使用。
總之就是,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維護亞太地區(qū)
除能源之外,地緣政治領域更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其局勢的任何細微變動,都可能引發(fā)一系列復雜且深遠的連鎖反應。
本來俄烏戰(zhàn)爭的導火索就是北約東擴,俄羅斯若是戰(zhàn)敗,北約肯定就會更積極地往東看。
一旦北約穿過俄羅斯這個橫跨亞歐的屏障,北約的軍事力量和政治影響力將直接抵達中國西部邊境線。
北約進入中亞,其戰(zhàn)略目標必然與中國維護邊疆穩(wěn)定的目標發(fā)生沖突。
北約為了牽制中國,極有可能(歷史上也有先例)會以“民主”、“人權”為借口,暗中或公開地縱容、甚至支持那些被中國定義為恐怖分裂組織的勢力。
這直接危害新疆乃至整個西北地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和人民生命安全。
面對可能出現的情況,我國還是要利用“上海合作組織”這個平臺,跟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這些中亞國家加強合作,比如一起搞搞反恐,推進中吉烏鐵路這樣的互聯(lián)互通項目。
比如最近中巴“勇士-8”演習,300多中國官兵帶著24種裝備在巴基斯坦實戰(zhàn)練。
這樣既能幫助這些國家穩(wěn)定發(fā)展,也能共同維護區(qū)域安全,相當于筑起一道緩沖帶。
同時在東海、南海方向,可能也要更加警惕,防止某些勢力趁機搞小動作。
核心還是那句話:廣交朋友,穩(wěn)住周邊。 這些都需要依靠外部盟友,但是關鍵時候還是要靠自己,所以加強國防勢在必行。
現代戰(zhàn)爭,早已是海陸空天網多維一體的較量。俄羅斯在戰(zhàn)場上的某些表現,也確實讓各國都在反思現代戰(zhàn)爭該怎么打。
所以要繼續(xù)加大軍事投入,保持強大的國防力量。特別是核威懾力量的可靠性,更是大國戰(zhàn)略穩(wěn)定的基石。
這一切的目的,不是為了挑釁誰,而是要讓任何潛在的挑戰(zhàn)者都知道,碰中國的核心利益會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從而不敢輕舉妄動。
增強經濟活力
最后,經濟層面的韌性也至關重要。西方在金融領域對俄羅斯的制裁,尤其是把7家俄羅斯主要銀行踢出SWIFT系統(tǒng)這招,堪稱“金融核打擊”。
要知道這7家銀行里有俄羅斯外貿銀行這樣的巨頭,資產占俄銀行業(yè)近八成,被排除后跨境收付款直接卡殼,外貿和投資都差點停擺。
雖然中國的情況不同,但也面臨著“貿易戰(zhàn)”“增加關稅”等情況,所以也要未雨綢繆。
關鍵是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
簡單說,就是要把咱們自己的市場做大,內需提振起來,科技短板補上來,讓老百姓敢消費、愿消費。
同時呢,繼續(xù)深化和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ASEAN)、其他金磚國家等的合作,推廣本幣結算,減少對西方金融體系的過度依賴。
去年通過 RCEP 協(xié)定出口到東盟的機電產品占比已經達到 35%,今年又新增了 12 條跨境鐵路專線,把國內的光伏組件、家電產品直接運到越南、泰國的工廠。
比如現在中國和周邊國家的貿易體系里,已經和78個國家達成了本幣結算的協(xié)議。
手里有糧,心里不慌;經濟自主,腰桿才硬。
結語
聊了這么多,其實核心意思就一個:國際政治就像下棋,高手都得走一步看三步。
中國這些年一直強調“底線思維”和“戰(zhàn)略定力”,就是要把各種可能性都想在前面。
如果真的有一天,北邊的鄰居出了大變故,中國要做的這些事情,無論是保障能源、穩(wěn)定周邊、強化國防還是搞活經濟,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兩個字:穩(wěn)定。
國際形勢波譎云詭,咱們既要保持戰(zhàn)略定力,又要做好萬全準備,這才是大國應有的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