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后,隨著《抗日奇?zhèn)b》等抗日題材的影視劇出現,其夸張的劇情迅速引發(fā)關注。
不過那時候大家沒有想到,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類似的抗日神劇被搬上熒幕。
抗日神劇的泛濫,是對真實歷史的過度娛樂化,也因此引起了《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的點名批評。
【抗日神劇劇照】
那么有沒有什么特點可以讓我們快速辨別抗日神劇呢?其實如果看到這三把槍出現在抗日劇中,就可以毫不猶豫的換臺了。
第一把槍:專業(yè)狙擊步槍
狙擊步槍作為一種精確狙殺目標的槍械,它問世的時間確實很早,其中有些款式更是在20世紀后的每一場戰(zhàn)爭中幾乎都有出現。
抗日戰(zhàn)爭自然也不例外,據《中國軍網》記錄,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后,我國通過各個渠道獲取各類槍械,其中有一種1891型莫辛—納甘狙擊步槍,不管是國軍還是八路軍及新四軍,都有裝備。
【1891型莫辛—納甘狙擊步槍】
1938年10月9日時,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特務大隊大隊長武中奇還曾帶領第一支隊,使用1891型莫辛—納甘狙擊步槍擊落過日軍一架低空偵察的“菲亞特”BR.20轟炸機。
原則上來講,抗日劇中出現1891型莫辛—納甘狙擊步槍不會有任何問題,但問題是,抗日神劇中出現的狙擊步槍都是現代專業(yè)級狙擊步槍,大剌剌的安裝著紅外狙擊瞄準鏡,這怎么看都不可能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可能出現的裝備。
【抗日神劇中的專業(yè)狙擊步槍】
第二把槍:司登沖鋒槍
除了現代專業(yè)狙擊步槍,如果在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作品中看到八路軍拿著司登沖鋒槍,也可以毫不猶豫的換臺了,它也能夠證明該劇是抗日神劇。
客觀來講,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國軍隊也裝備過司登沖鋒槍,但主要是中國遠征軍在裝備。
當時間進入上世紀四十年代以后,整個東南亞唯有緬甸尚未被日軍占領,這讓緬甸的戰(zhàn)略意義瞬間拔高。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滇緬公路】
于中國而言,保住緬甸就能保住滇緬公路,從而保住中國的重要外援通道;于英國而言,保住緬甸意味著保住了印度的最后一道地理屏障。
基于此,中國和英國很快簽訂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緬路協(xié)定》,主要以國軍第5軍、第6軍、第66軍的共計10萬余兵力組成遠征軍,奔赴緬甸支援英軍抗日。
也是因此中國遠征軍得以裝備司登沖鋒槍這款英制槍械,而中國內陸軍隊主要使用的還是美制、蘇制裝備,那時候的八路軍可根本沒有渠道去獲取司登沖鋒槍。
【抗日神劇中的司登沖鋒槍】
如果不是后來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解放軍從國軍那里繳獲了數量不少的司登沖鋒槍,可能這款槍械都不會出現在解放軍的曾裝備序列中。
第三把槍:湯普森沖鋒槍
如果說司登沖鋒槍好歹還有中國軍隊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大規(guī)模裝備過,那湯普森沖鋒槍一旦在抗日劇情中大量出現,妥妥證明該劇是神劇了。
要知道這可是一款連美軍用起來都覺得“貴的心疼”的沖鋒槍。
【二戰(zhàn)時期美軍使用的湯普森沖鋒槍】
客觀來講,湯普森沖鋒槍的性能表現很不錯,它是世界上誕生最早的實用型沖鋒槍之一。
原本美國設計它是為了應對一戰(zhàn)時期的德軍,但沒想到湯普森沖鋒槍才成型投產不久,一戰(zhàn)就宣告結束,它沒能被大量運用于作戰(zhàn)中證明自己。
但很快二戰(zhàn)爆發(fā)了,湯普森沖鋒槍就成了美軍拿來“軍援”英法聯(lián)軍等歐洲作戰(zhàn)力量的主要槍械,珍珠港事件爆發(fā)后,美軍正式下場參戰(zhàn),也裝備了不少湯普森沖鋒槍。
【二戰(zhàn)時期美軍曾使用過湯普森沖鋒槍】
但正如我們前文所說,湯普森沖鋒槍的使用成本屬實有點高,流入中國的數量少之又少,怎么可能出現中國軍隊大規(guī)模裝備使用的情況呢?
參考資料:
【1】《光明網評論員:“抗日神劇”=庸俗武俠+阿Q精神》 光明網[2017.7.6.] 【2】《特別策劃丨槍炮聲中的勝利回響》 中國軍網[2025.8.29.] 【3】《中國遠征軍:入緬血戰(zhàn),可歌可泣》 中國軍網[2025.8.7.] 【4】《干貨!槍林彈雨中解析二戰(zhàn)經典沖鋒槍組圖》 中國軍網[2016.4.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