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演員生涯中最偉大的 “三連作巔峰期”?首先,我需要明確 “偉大” 和 “三連作” 的定義。在本文中,“偉大” 需綜合考量影片質(zhì)量、表演水準、票房成績與流行文化影響力,四者權(quán)重均等。換句話說,入選的影片和表演既要品質(zhì)出眾,又要具備高知名度。
而 “三連作” 指的是演員 filmography(演藝作品年表)中連續(xù)上映的三部電影,排序完全依據(jù)上映日期。因此,若某一年演員有多部作品上映,可能會使其失去入選資格。(例如,摩根?弗里曼曾出演《不可饒恕》《肖申克的救贖》《七宗罪》,但 1995 年《七宗罪》上映前,他還參演了《極度恐慌》,這就打斷了原本的 “三連作” 序列。)
由此可見,一段出色的 “三連作巔峰期” 絕非易事。許多知名演員都未能躋身這份榜單,以下幾位便不在前十之列:馬特?達蒙、伊桑?霍克、尼古拉斯?凱奇、馬修?麥康納、布萊德利?庫珀。我曾試圖將杰克?尼科爾森 20 世紀 70 年代的作品納入榜單,但最終未能成功。此外,系列電影(三部曲等)雖有資格入選,但 “三連作” 中不得包含同一 IP 的兩部作品(湯姆?克魯斯近年的《碟中諜》系列便是最典型的例子)。好了,以下便是影史十大 “最偉大演員三連作”。
布拉德?皮特(Brad Pitt)
作品序列:《特洛伊》(2004)→《十二羅漢》(2004)→《史密斯夫婦》(2005)
從藝術(shù)角度看,這并非布拉德?皮特演藝生涯的最佳時期,但三部影片合計票房超 13 億美元,這一成績不容忽視;同時,《史密斯夫婦》還催生了 “布拉吉麗娜”(Brangelina,皮特與安吉麗娜?朱莉的情侶昵稱)這一風(fēng)靡全球的文化符號,其影響力同樣不可小覷。
皮特其實還有幾段值得關(guān)注的作品序列:可惜《燃情歲月》被夾在《夜訪吸血鬼》與《七宗罪》之間,無法構(gòu)成 “三連作”;若《墨西哥人》品質(zhì)達標,那么《搏擊俱樂部》→《偷拐搶騙》→《墨西哥人》的組合或許也能躋身榜單。2008-2009 年,皮特曾與科恩兄弟、大衛(wèi)?芬奇、昆汀?塔倫蒂諾三位名導(dǎo)合作,但那段時期僅有《無恥混蛋》達到了本榜單的入選標準(另外兩部作品為《閱后即焚》與《本杰明?巴頓奇事》)。
皮特常被稱作 “擁有主角臉的性格演員”,他的演藝巔峰或許是在《好萊塢往事》中飾演克里夫?布斯,但此次入選的 “三連作” 依舊十分出色。在《十二羅漢》中,他的表現(xiàn)尤為亮眼 —— 這部影片更聚焦 “電影明星” 本身,而非單純的 “盜竊故事”;而在此前的《十一羅漢》中,他的戲份更多是為喬治?克魯尼作配。
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
作品序列:《局內(nèi)人》(2006)→《時空線索》(2006)→《美國黑幫》(2007)
盡管這段 “三連作” 中沒有丹澤爾最具標志性、最精湛或最受獎項認可的表演(如《馬爾科姆?X》《訓(xùn)練日》《光榮戰(zhàn)役》中的表現(xiàn)),但仍是他演藝生涯中連貫性最強的三部佳作。
首先,這三部影片的導(dǎo)演均為業(yè)界頂尖:斯派克?李(《局內(nèi)人》)、托尼?斯科特(《時空線索》)、雷德利?斯科特(《美國黑幫》)。其次,從票房成績來看,這三部影片分別位列丹澤爾個人票房榜的第 1、第 6 和第 7 名。
其實,《塘鵝暗殺令》→《費城故事》→《紅潮風(fēng)暴》的組合也不錯,但最終選擇 “2006-2007 三連作” 的決策并不困難。此外,《光輝歲月》與《訓(xùn)練日》的 “背靠背” 佳作本可構(gòu)成更強序列,卻因兩側(cè)分別夾雜《颶風(fēng)》與《迫在眉睫》而未能成形。
在《局內(nèi)人》中,丹澤爾作為核心角色的表現(xiàn)堪稱完美;《時空線索》是他與托尼?斯科特的第三次合作(兩人最終共合作五部影片:《紅潮風(fēng)暴》《怒火救援》《時空線索》《地鐵驚魂》《危情時速》);而《美國黑幫》則以 2.7 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丹澤爾職業(yè)生涯票房最高的作品。對于這位過去四十年最受喜愛、最具持久力的電影明星而言,這樣的 “三連作” 無疑是一段精彩職業(yè)生涯的絕佳注腳。
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
作品序列:《雞尾酒》(1988)→《雨人》(1988)→《生于七月四日》(1989)
我選擇《雞尾酒》而非《雷霆壯志》(1990),是因為前者票房比后者高出 1500 萬美元(不過,克魯斯正是在《雷霆壯志》片場結(jié)識了妮可?基德曼,或許從個人意義上看,《雷霆壯志》才是更合適的選擇)。
客觀而言,湯姆?克魯斯的整個職業(yè)生涯本身就是一段 “超長巔峰期”,而此次入選的 “三連作” 包含兩部奧斯卡熱門影片(《雨人》斬獲四項奧斯卡大獎,《生于七月四日》斬獲兩項),以及一部展現(xiàn)他早期 “明星魅力” 的代表作。
盡管達斯汀?霍夫曼憑借《雨人》奪得奧斯卡影帝,但多年后,克魯斯在片中的表演同樣獲得了廣泛認可;同理,《生于七月四日》中的表演雖未為他贏得奧斯卡獎杯,卻被公認為其職業(yè)生涯的最佳表現(xiàn)之一?!峨u尾酒》雖不屬于 “演技派” 影片,但克魯斯在片中展現(xiàn)的活力與魅力,與他在《壯志凌云》《乖仔也瘋狂》(均為 80 年代作品)中的表現(xiàn)一脈相承。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時期還只是 “湯姆?克魯斯 90 年代巔峰期” 的序幕 —— 他的真正巔峰還在后面(見第 3 名)。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
作品序列:《被解救的姜戈》(2012)→《了不起的蓋茨比》(2013)→《華爾街之狼》(2013)
萊昂納多在選擇合作導(dǎo)演時向來極為挑剔,這種態(tài)度在 2010 年代初的這段 “三連作” 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 他連續(xù)與三位標志性導(dǎo)演合作:先是在昆汀?塔倫蒂諾的《被解救的姜戈》中飾演令人不寒而栗的卡爾文?坎迪,接著在巴茲?魯赫曼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擔(dān)綱主角,最后在馬丁?斯科塞斯的《華爾街之狼》中化身喬丹?貝爾福特。
萊昂納多是本榜單中目前年齡最小的演員(注:指榜單發(fā)布時的年齡,而非拍攝這三部影片時的年齡)。很難像評判榜單中其他演員那樣,準確定位這段 “三連作” 在他職業(yè)生涯中的階段,但我傾向于將其歸為 “職業(yè)生涯中期的代表作”。盡管他還要再等幾年才能憑借《荒野獵人》(2016)斬獲那座 “姍姍來遲” 的奧斯卡小金人,但這段 “三連作” 已然足夠精彩。不過,這并非他演藝生涯中最出色的 “三連作”—— 更多精彩還在后面(見第 4 名)。
阿爾?帕西諾(Al Pacino)
作品序列:《沖突》(1973)→《教父 2》(1974)→《熱天午后》(1975)
阿爾?帕西諾在 20 世紀 90 年代的 “復(fù)出” 堪稱傳奇 —— 他憑借《聞香識女人》斬獲職業(yè)生涯唯一一座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杯,但本榜單收錄的是他早期職業(yè)生涯的 “三連作巔峰期”。
這三部作品中,有兩部出自西德尼?呂美特之手,另一部則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黑幫史詩” 的續(xù)作。盡管這段 “三連作” 僅位列第 6 名,但我認為其中的表演是本榜單中 “演技水準最高” 的—— 帕西諾在《教父 2》與《熱天午后》中的表現(xiàn),堪稱影史最精湛的銀幕表演之一。
不妨看看《教父 2》中凱(黛安?基頓飾)告知邁克爾自己墮胎的那場戲;而《熱天午后》由于故事發(fā)生在一天之內(nèi),整部影片仿佛是 “一長段連續(xù)場景”,很難單拎出某一場戲代表帕西諾的最佳表現(xiàn) —— 不過,他與愛人(克里斯?薩蘭登飾)的電話戲或許是個例外。說實話,你只需完整觀看這部電影,便能在共情落淚的同時,感受到或許是影史最精彩的銀幕表演。
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
作品序列:《窮街陋巷》(1973)→《教父 2》(1974)→《出租車司機》(1976)
由于羅伯特?德尼羅的作品數(shù)量極多,他的 “佳作率” 略低于其他影史傳奇演員。例如,《獵鹿人》→《憤怒的公牛》→《喜劇之王》本可成為影史頂級 “三連作”,但《憤怒的公牛》與《喜劇之王》之間夾雜了一部鮮為人知的《真事信言》,從而打破了序列。
德尼羅唯一一段真正意義上的 “偉大三連作”,源自他早期的三部代表作。20 世紀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他曾與布萊恩?德?帕爾瑪合作過多部影片,但《窮街陋巷》才是他的 “成名之作”—— 他在片中展現(xiàn)的天賦與活力令人難以忽視,這一點想必也被科波拉看在眼里,因此邀請他在《教父 2》中飾演年輕的維托(為貼合角色,德尼羅特意學(xué)習(xí)了西西里方言)。隨后,德尼羅憑借《出租車司機》與馬丁?斯科塞斯奠定了 “傳奇導(dǎo)演 - 演員搭檔” 的地位,而 “特拉維斯?比克爾” 這一角色,至今仍是他在流行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
作品序列:《貓鼠游戲》(2002)→《飛行家》(2004)→《無間道風(fēng)云》(2006)
萊昂納多 2000 年代中期的這段 “三連作” 位列榜單第 4 名。盡管這三部影片均未進入他個人票房榜的前 5 名(分別排在第 6、第 10 和第 11 名),但這段時期卻是他演藝生涯中 “明星光芒最耀眼” 的階段—— 正是在這一時期,斯科塞斯將萊昂納多視為 “新一代核心合作演員”,這種搭檔關(guān)系讓人聯(lián)想到斯科塞斯與德尼羅的經(jīng)典組合。
從 “成就” 來看,《無間道風(fēng)云》斬獲了 2006 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貓鼠游戲》全球票房達 3.5 億美元,而《飛行家》雖在兩者中 “成績最弱”,卻包含了萊昂納多在這三部作品中最精湛的表演—— 他完美塑造了性格古怪的霍華德?休斯,僅憑一己之力撐起了這部篇幅過長的影片。
可惜的是,《不要抬頭》的口碑下滑,打斷了他本可再次創(chuàng)造傳奇的 “三連作”(此前兩部佳作分別是:憑借《荒野獵人》斬獲奧斯卡影帝的表演,以及在塔倫蒂諾《好萊塢往事》、斯科塞斯《花月殺手》中的精彩演繹)。不過,隨著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執(zhí)導(dǎo)的《一場又一場戰(zhàn)斗》將于今年晚些時候上映,或許我們正見證萊昂納多又一段 “巔峰三連作” 的開啟。
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
作品序列:《碟中諜》(1996)→《甜心先生》(1996)→《大開眼戒》(1999)
湯姆?克魯斯的這段 “巔峰三連作” 躋身榜單前三。首先,他與布萊恩?德?帕爾瑪合作推出《碟中諜》,成功塑造了 “伊森?亨特” 這一經(jīng)典角色,影片全球票房近 5 億美元;隨后,他在卡梅倫?克羅的《甜心先生》中,奉獻了或許是其職業(yè)生涯最具 “電影明星特質(zhì)” 的表演;最后,他與妮可?基德曼一同,耗時一年多與斯坦利?庫布里克合作拍攝《大開眼戒》—— 這部影片無論在藝術(shù)層面還是文化層面,都是影史最受深入分析的作品之一。
《大開眼戒》上映一年半后,克魯斯與基德曼宣布離婚;同樣在 1999 年,克魯斯還在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的《木蘭花》中奉獻了職業(yè)生涯最佳表演之一,可惜該片無法納入本榜單的 “三連作” 序列。此外,他近年的《壯志凌云 2:獨行俠》→《碟中諜:致命清算(上)》→《碟中諜:致命清算(下)》序列(若從 2018 年《碟中諜 6:全面瓦解》開始算則更完整),進一步印證了一個事實:永遠不會有第二個湯姆?克魯斯。
湯姆?漢克斯(Tom Hanks)
作品序列:《費城故事》(1993)→《阿甘正傳》(1994)→《阿波羅 13 號》(1995)
湯姆?漢克斯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便已積累了強勁勢頭:1992 年的《紅粉聯(lián)盟》、1993 年的《西雅圖未眠夜》均廣受好評。而他接下來的成就,影史上僅有一位演員能夠企及 —— 那便是斯賓塞?屈塞。
1993 年與 1994 年,漢克斯憑借《費城故事》與《阿甘正傳》連續(xù)兩年斬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成為影史罕見的 “背靠背影帝”。在構(gòu)建 “三連作” 時,我選擇了《阿波羅 13 號》而非《西雅圖未眠夜》,原因是前者票房比后者高出 1.5 億美元 —— 但無論如何,這段作品序列都堪稱傳奇。
事實上,我可以篤定地說,湯姆?漢克斯 1992-2002 年的十年,是影史演員最出色的 “十年巔峰期”。他在《阿甘正傳》中塑造的 “阿甘” 是好萊塢歷史上最具標志性的角色之一,而《費城故事》中的表演或許更為精湛。他兩次奧斯卡領(lǐng)獎時的致辭都值得一看,尤其是憑借《費城故事》獲獎時的發(fā)言 —— 那無疑是我見過的最具感染力的奧斯卡領(lǐng)獎詞。這位影史傳奇是否還能再創(chuàng) “三連作巔峰期”?讓我們拭目以待(此處可插入一句《阿甘正傳》的經(jīng)典臺詞)。
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
作品序列:《帝國反擊戰(zhàn)》(1980)→《奪寶奇兵》(1981)→《銀翼殺手》(1982)
若對 100 人進行問卷調(diào)查,詢問哈里森?福特最具標志性的角色,我預(yù)計 “漢?索洛” 與 “印第安納?瓊斯” 的支持率會各占一半(對我而言,漢?索洛更重要)。而福特在 1980-1981 年的兩年間,連續(xù)塑造了這兩個經(jīng)典角色;緊接著在 1982 年,他又在雷德利?斯科特的《銀翼殺手》中創(chuàng)造了 “德卡德” 這一科幻經(jīng)典角色。
這無疑是影史最偉大的演員 “三連作巔峰期”。盡管《銀翼殺手》1982 年上映時僅斬獲 3400 萬美元票房,但三部影片合計票房仍接近 10 億美元。此外,福特在《帝國反擊戰(zhàn)》中的表演,甚至比他在《新希望》(1977)中的表現(xiàn)更為出色。
20 世紀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斯皮爾伯格與盧卡斯的 “創(chuàng)意 + 商業(yè)” 搭檔,正在重新定義電影的藝術(shù)邊界與文化影響力,而哈里森?福特及其塑造的角色,正是這場美國電影范式轉(zhuǎn)移的 “代言人”。值得一提的是,在 1983 年回歸《絕地歸來》飾演漢?索洛、1984 年在《魔域奇兵》中再次扮演印第安納?瓊斯之前,福特與雷德利?斯科特合作的《銀翼殺手》,在問世近 45 年后,仍在不斷提升其在公眾心中的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