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在各大景點人流涌動的同時,南京的國防園、雙擁文化館也成了不少市民喜愛的打卡點。
在南京國防園內(nèi),當天起試開放的南京雙擁文化館便迎來眾多參觀者。小朋友排著隊玩起了模擬小推車,操作起電臺發(fā)報機,圍在近6米長的老南京艦?zāi)P兔媲?,充滿好奇和羨慕,有的孩子表示,長大了也要開軍艦。
近70歲的陸銜和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曾兩度在第一代“南京艦”上工作,并在政委崗位上轉(zhuǎn)業(yè)回到南京。走近老南京艦?zāi)P?,他感慨萬千,講起當年戰(zhàn)風斗浪闖大洋的故事,更憶起今年423海軍誕生地泰州艦艇開放日,他和戰(zhàn)友們登上新南京艦的情形。他說:“南京雙擁有歷史有故事有文化,參觀圖物,聆聽講解,倍感溫暖?!?/p>
新四軍老戰(zhàn)士孫海云的女兒孫曉霞,專門來聆聽父親寫的《石臼漁歌》。她說,這首歌唱出了軍民團結(jié)、一致抗敵的情懷。
江北新區(qū)六甲社區(qū)黨總支書記黃書余帶著一項特殊使命一大早就趕來了。近年來,他積極打造英雄文化,豐富了楊太平烈士紀念碑亭(太平亭)、設(shè)立了楊太平抗洪事跡陳列展。9月30日,感動一座城的知名烈士孟祥斌的遺孀葉慶華,率安徽師范大學美術(shù)學院學生,將繪制的10幅楊太平抗洪事跡插畫,送交給六甲社區(qū)。
據(jù)南京雙擁文化館負責人張莉介紹,南京雙擁文化館是南京軍民魚水情深的寫照。南京雙擁工作務(wù)實創(chuàng)新,一直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創(chuàng)造了許多經(jīng)驗做法,今年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十連冠”。
據(jù)了解,該館展陳面積約2500平方米,主題為“軍民同心 榮光共鑄”,分為“浴血奮戰(zhàn) 魚水情深”“奮發(fā)圖強 休戚與共”“勇立潮頭 軍民同心”“踔厲前行 強國強軍”四個篇章,采取圖文、實物、影像、AI復原等多元手段,講述發(fā)生在南京大地上的雙擁故事,生動呈現(xiàn)“愛我人民愛我軍”的時代篇章和軍政軍民團結(jié)的恢宏畫卷。
同樣,在溧水大金山國防園,家庭式研學受到家長和孩子的歡迎。全國模范退役軍人、江蘇省最美擁軍人物、大金山國防園創(chuàng)始人張勇,站在飄揚的國旗下,為孩子們上了一堂沉浸式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昂 通訊員 閆士亮 練紅寧)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