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宋朝就有這么一個人,不僅活到了“五更”,而且還中了狀元。
宋朝的時候,冀州有一個叫張子義的秀才,上無爹娘,下無妻兒,光棍一條。終日苦讀詩書,盼望有朝一日金榜題名,然后洞房花燭,成家立業(yè),生兒育女。
張子義可謂才高八斗,提筆成章,無奈官運不濟,自十八歲考中秀才,科舉年年名落孫山。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他到了不惑之年,還只是個窮酸秀才。
這年春天,他又到京城參加了考試,回家的路上,他夜宿在一間破廟里,由于刻苦攻讀,加上他不善于鍛煉,再加上他抑郁不得志,他忽感風寒,渾身酸痛難忍……
大約三更的時候,恍惚之間,張子義隱約看到從門縫里走進來牛頭和馬面。牛頭走上前撥拉一下張子義的腦袋,問馬面說:“兄弟,這人就是張子義?”馬面湊到跟前。瞧了瞧說:“沒錯,40歲,男性,陰歷二月初二生人,帶走吧!別耽誤了時辰?!?/p>
張子義感覺“嘩啦”一聲,一條鎖鏈套在他的身上,他被牛頭拽著迷迷糊糊奔西南方向而去。張子義心想:這就死啦?既沒成家也沒立業(yè),連個老婆都沒娶到,這輩子活得真冤枉呀!不成,到了陰曹地府,我要向閻王討回公道。他正在越想越氣的時候,便到了豐都鬼府。
陰森森的閻王殿里,正中坐著閻王,旁邊站著黑面判官和掌司鬼,叫人不寒而栗。張子義先是嚇得兩腿發(fā)軟,而后大步來到閻王面前。立而不跪,大義凜然。
閻王從沒見過如此膽大的鬼魂,氣得火冒三丈,一拍龍案,厲喝道:“大膽,見了本王為何不跪?”
“閻王爺,人間都傳說你鐵面無私,善惡分明,我有冤枉,請你明查?!?/p>
“你來豐都,是因為你陽壽已到,你們陽世不是說‘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這都是因果循環(huán),此為命也,你有何冤?”
“我在陽間苦讀詩書,清貧正派為人,從未做過有損陰德之事,為何英年早逝?”
閻王問身旁的判官,判官打開生死簿翻了幾下,稟報說:“沒錯,白紙黑字,張子義,40歲,男性,陰歷二月初二生人。”張子義只好低頭說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死雖有據,但我一生苦讀詩書,從未作惡,為何沒取得任何功名,而且英年早逝,而世上一些不學無術之人,卻高中舉人和進士,一個個金榜題名,我不服!”
閻王哈哈一笑:“你們陽間這種事見怪不怪,我陰間善惡分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絕無貪贓枉法之事,你不服也是枉然?!?/p>
“陰間沒有貪贓枉法之事,我不信,就拿我來說,滿腹經綸,卻一事無成,還早早死了,吃虧倒霉到如此地步,請閻王爺拿出賞善罰惡冊,讓我看個明白,也叫我死個心服口服?!?/p>
“本王最恨徇私作弊,來呀,掌司鬼拿司拿來賞善罰惡冊,讓他死個明白?!?/p>
掌司鬼手捧賞善罰惡冊遞給閻王爺,閻王爺翻了半天,只見出生于陰歷二月初二的人,40歲的男性只有兩個:張子義,冀州張家莊人,父母早亡,自食其力,40歲中狀元,娶妻生子,官至禮部尚書,卒于73歲;章子義,京城人氏,父親為吏部尚書,其子不學無術,搶男霸女,卒于40歲。
閻王看完后,恍然大悟,此張子義非彼章子義,他把判官和掌司鬼叫到后殿。厲聲問道:“你二人還有何話說?”判官和掌司鬼嚇得跪倒在地,連忙求饒。最后判官哆哆嗦嗦道出了實情,原來章子義是一個花花公子,不學無術,其父是吏部尚書,見兒子不成器,而他在主持科舉考試時卻發(fā)現(xiàn)一個叫張子義的秀才與其子章子義同年同月同日生,此人學問非凡,將來必成大器,于是就產生了貍貓換太子的想法。于是他到判官廟燒高香,許重愿,請判官幫忙,勾走了張子義的魂魄,又讓人運作,以張子義頂替章子義的試卷,于是判官又買通了掌司鬼……
果然,章子義頂替了張子義的考卷,在皇榜未張貼前,陰間勾走了張子義的魂。
閻王聽后,長嘆一聲說:“你們都是被陽間給帶壞了,你們是我多年的搭檔,趕緊改過下不為例,我可以既往不咎。如若不然,壞了咱們地府的名譽,后果你們要自負……”
判官和掌司鬼趕緊磕頭謝恩,表示立即改過。
一陣鼓樂喧天的吵鬧,把蜷縮在破廟的張子義吵醒,他隱約聽見破廟外傳來:“給新科一等一甲狀元張子義張大人報喜嘍——”而在同一天,禮部尚書的公子章子義卻暴病而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