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最近他可又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根據(jù)《福布斯》的實時榜單,他的凈資產(chǎn)竟然突破了5000億美元大關!這數(shù)字一出來,誰還能坐的?。恳?,這可是人類歷史上的頭一遭,把排第二的甲骨文創(chuàng)始人埃里森甩了足足1500億美元,那感覺就像是他一個人富可敵國,而別人還在為“小目標”奮斗。
但比起這驚掉下巴的數(shù)字,更耐人尋味的是馬斯克這財富的“漲”法。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這位未來科技的領軍人物,還坐在白宮那張著名的“堅毅桌”后面,頂著一個“特別政府雇員”的頭銜,大刀闊斧地在政府部門里砍預算!
從一個深入美國政壇核心,扮演“白宮技術支持”角色的“體制內人士”,搖身一變就成了全球首富,這中間的彎彎繞繞,可遠不止一句“商業(yè)天才”能解釋得了的。
其實要說馬斯克這財富“狂飆”的起點,得從他那段“白宮履歷”說起。去年9月,特斯拉的董事長對外透露,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的“政府效率部”里干了幾個月后,終于“回歸”公司,重新站到了“前線核心”的位置。他一回來,就毫不猶豫地砸了10億美元增持特斯拉股票。這波操作,簡直就是給市場打了一針腎上腺素!
你想,一個能在白宮里把美國國際開發(fā)署(USADI)給停了,甚至能叫停聯(lián)邦經(jīng)費的大佬,他的能力和影響力,那絕對是頂級的。這樣的人回來親自操盤自己的企業(yè),還有什么做不到的?市場當然是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
而市場也確實沒讓人失望。從去年9月開始,特斯拉的股價就像坐上了火箭,蹭蹭往上漲,漲幅高達37%。到了10月1號,更是單日暴漲3.31%,一夜之間,馬斯克的財富就增加了93億美元!股價飆升到459.46美元,和年初的低點相比,幾乎翻了一倍。
更關鍵的是,緊接著10月2號公布的特斯拉三季度業(yè)績,簡直是給這波股價上漲添了一把火:交付了49.7萬輛電動車,儲能裝機量也創(chuàng)了新高,這些實打實的業(yè)績,讓特斯拉的股價上漲顯得更加有理有據(jù),不是盲目跟風,而是實力使然。可以說,馬斯克這段“白宮插曲”,不僅沒耽誤他賺錢,反倒成了他財富迅速膨脹的一劑“強心針”。
想要真正看懂馬斯克這5000億身家的秘密,就得仔細拆解他名下的財富版圖。你會發(fā)現(xiàn),他手里的每一筆巨額資產(chǎn),都或多或少地帶著政商聯(lián)動的“影子”,享受著政策帶來的巨大紅利。
首先是特斯拉,他持有公司12.4%的股份,這是他財富的基石。而特斯拉當下正在加速從傳統(tǒng)汽車制造向人工智能領域轉型,這可不是隨便一轉就能成功的。巧就巧在,它精準地踩中了美國政府當前大力扶持“科技七雄”的政策風口,搭上了這趟高速發(fā)展的順風車。
接著是SpaceX,他在這家公司擁有42%的股份,這部分資產(chǎn)的價值簡直讓人嘆為觀止。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家估值高達4000億美元的太空探索公司,卻幾乎從未繳納過聯(lián)邦所得稅!
秘訣何在?它巧妙地利用了累計高達54億美元的稅收虧損抵扣。而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推出的稅法改革,更是取消了虧損結轉的限制,這無異于為SpaceX打開了一扇“永久免稅”的綠燈。與此同時,SpaceX還手握美國政府數(shù)百萬美元的合同,你說,這錢來得是不是有點“特別”?
最后是他的新寵xAI,雖然成立不久,但馬斯克53%的持股對應的估值已經(jīng)高達1130億美元。xAI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撬動如此高的市場估值,與馬斯克高調打出的“反壟斷牌”不無關系。
去年8月,他直接起訴了蘋果和OpenAI涉嫌合謀壟斷,借著這場輿論風暴,不僅成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也極大地推高了市場對xAI的期待和估值。這種通過“攪局”市場來抬高自己身價的手段,著實高明。
當然,馬斯克這看似無懈可擊的財富神話,也并非沒有隱憂。在他通往“萬億富翁”的道路上,至少橫亙著三道不容忽視的“坎”。
第一道坎是人才制約。特朗普政府在去年9月推出了新的H-1B簽證政策,將簽證費用從幾千美元飆升到驚人的10萬美元!對于特斯拉這類高度依賴全球頂尖技術人才的企業(yè)而言,這將大幅增加其長期用人成本。如果不能持續(xù)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其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展速度必然會受到影響。
第二道坎是業(yè)績壓力。就在半年多前,特斯拉還因為銷量疲軟,在“科技七雄”中表現(xiàn)墊底。董事會為馬斯克制定的1萬億美元薪酬方案,更是捆綁了一個極其苛刻的“市值8.5萬億”目標,這意味著特斯拉需要在現(xiàn)有基礎上再造出5個自己!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xù)保持高增長,實現(xiàn)如此宏偉的目標,對特斯拉而言是巨大的挑戰(zhàn)。
第三道坎則是政商風險。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推行的改革,已經(jīng)引發(fā)了14個州的聯(lián)合起訴,指控他“違反三權分立”原則。一旦這些訴訟最終被司法追責,不僅可能損害馬斯克個人的聲譽,甚至可能波及到他旗下企業(yè)的政府合作項目,給其商業(yè)發(fā)展帶來不確定性。
從2020年3月的246億美元,到如今的5000億美元,短短五年時間,馬斯克完成了別人一輩子甚至幾輩子都難以企及的財富積累。有分析師甚至推算,按照他這種近乎“瘋狂”的財富增長速度,到2033年3月,他將有望成為全球首位萬億富翁。這時間點,恰好與特斯拉薪酬計劃的關鍵兌現(xiàn)期不謀而合。
然而,這張看似板上釘釘?shù)摹叭f億富翁時間表”,卻并非完全由馬斯克一人掌控。它至少要看兩張“臉色”。
一是美國政策的風向標。如果民主黨在未來的大選中上臺,并推翻此前的稅法優(yōu)惠,或者大幅削減對科技企業(yè)的補貼,那么馬斯克的財富增速很可能會被“踩剎車”。政治格局的變化,直接影響著商業(yè)生態(tài)。
二是全球競爭的“生死局”。中國電動車企業(yè)的強勢崛起,正在全球市場與特斯拉展開激烈競爭;歐洲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監(jiān)管也日趨收緊,這些外部因素都可能給馬斯克的宏大轉型計劃帶來意想不到的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