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果冉多
編輯 | 果冉多
聲明:本文內(nèi)容均引用權(quán)威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1950年10月,鴨綠江邊的夜風(fēng)冷得刺骨。毛主席坐在中南海的書房里,幾天幾夜沒合眼。他面前放著電文、地圖和一摞情報報告。
美軍已經(jīng)越過三八線,直逼中國邊境。此刻,所有人都在等待一個答案。出兵,還是不出兵?毛主席眼神堅定地看向朝鮮半島方向,說出了那句至今仍被銘記的話:“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這個決定,改變了新中國的命運,也徹底改變了美軍對中國的認知。今天,我們站在2025年的時間節(jié)點上,回頭看這段歷史,很多問題依舊沒有答案。
如果中美真的打起來,中國該怎么辦?該怎么應(yīng)對美國?70年前,毛主席其實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只不過那時的人沒聽懂,現(xiàn)在的人也不一定都記得。
一拳打出底氣,打出尊嚴
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美軍越過三八線,直逼中國東北。此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不到一年,百廢待興,連一顆螺絲釘都要算著用??擅鎸γ儡姷倪瓦捅迫?,毛主席沒有猶豫。
“我們不打,敵人就會打上門來?!泵飨f這話時,態(tài)度非常明確。他不是在“賭氣”,而是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美國的軍事優(yōu)勢確實強大,但毛主席看得更遠,這是一次“試探”,也是一次“定性”。
如果這次不打,那以后美軍還會更進一步。中國的安全將再無底線。抗美援朝的五次戰(zhàn)役,中國付出了巨大代價。但是結(jié)果是什么?
1953年,美方不得不坐下來簽署停戰(zhàn)協(xié)議。中國贏得了一個穩(wěn)定的邊境,也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這就是毛主席的底線,國家主權(quán)不能碰,安全紅線不能越。
到了1958年,中國又一次面對美軍的壓力。臺灣問題尚未解決,美國卻早早插手,甚至通過了所謂的“協(xié)防法案”。
毛主席沒有退,也沒有上來就硬碰硬。他選擇的是另一種方式——炮擊金門。但他給部隊下了明確指令:“打蔣艦,不打美艦。”
毛主席清楚,美國雖然嘴上叫得兇,但真打起來,它也不敢輕舉妄動。這場炮戰(zhàn),打得極有分寸。既展現(xiàn)了中國不容挑釁的立場,又沒有讓局勢升級。
而在同一年,毛主席提出了“大辦民兵師”的指示。表面上看是全民練兵,背后卻是深刻的“全民國防”理念。他早就看清了,真正能守住國家的,不只是武器,還有人的意志和準備。
到了1960年代,美蘇爭霸愈演愈烈。中國面臨“蘇聯(lián)撕約、美國圍堵”的雙重壓力。很多人都說中國應(yīng)該“緩一緩”,不要樹敵太多。
可毛主席卻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我們也要搞原子彈?!薄安唤o我們技術(shù)?那正好,我們就自己搞?!?/strong>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震驚世界。三年后,氫彈也試驗成功。毛主席的判斷再次被驗證,只有真正的“硬實力”,才能贏得真正的安全感。
從那一刻起,美國再也不敢輕視中國。毛主席沒有靠任何人。蘇聯(lián)撤走技術(shù)專家后,中國科研人員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用土辦法搞出了“兩彈一星”。這不僅是科技突破,更是意志決戰(zhàn)。
1965年,美國在越南戰(zhàn)爭中越陷越深。中國并沒有直接參戰(zhàn),但毛主席沒有坐視不理。他通過巴基斯坦總統(tǒng)向美國轉(zhuǎn)達了三條底線:中國不會主動挑起戰(zhàn)爭;中國必履行國際義務(wù);如果美國強行把戰(zhàn)爭推向中國,中國將堅決反擊。
這三條底線,是當時中國最清晰的戰(zhàn)略表達。毛主席明確告訴美國,中國不怕打仗,但也不會輕易動手。你動我底線,我必反擊。
紙老虎背后的判斷力
很多人誤解了毛主席說的“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他們以為毛主席是在輕敵??蓪嶋H上,毛主席的這句話后面,還有一句:“但它是真老虎的時候也會咬人,我們不能不防?!?/strong>
毛主席從來都不是沖動的人。他對美國既不低估,也絕不高看。他知道,美國有實力,但更怕代價。所以他的策略就是,該強硬時要強硬,該示弱時也可以示弱,但絕對不能軟弱。
他從不打無準備之仗,也從不打情緒之仗。每一次對美斗爭,背后都是計算過的代價、精確的目標和明確的底線。
毛主席有一個很特別的戰(zhàn)略思維,他從不指望“打贏”美國,而是要“撐住”。他提出了“中間地帶”理論,聯(lián)合亞非拉國家,形成輿論和外交上的合圍。
在1955年萬隆會議上,中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了廣泛認可。這套打法,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軍事對抗,而是一種“全球合圍”的政治戰(zhàn)略。
毛主席明白,中國當時的國力比不上美國,但也不需要比。這是一場耐力戰(zhàn),一場心理戰(zhàn)。只要不崩,就贏了。
毛主席最為人忽視的一個戰(zhàn)略,是三線建設(shè)。1960年代,他提出要在中國腹地建立完整的工業(yè)和軍事體系。很多人不理解,以為他是怕打仗想“躲起來”。
但真實的邏輯是,“打不打是一回事,有沒有準備是另一回事?!?/strong>他不相信“和平靠談判”,他相信“和平靠準備”。
三線建設(shè)讓中國在最困難的時期,也有了戰(zhàn)略縱深和生存空間。這就是毛主席的“底線思維”,凡事要做最壞準備,爭取最好結(jié)果。
今天,中美關(guān)系復(fù)雜而敏感。有人擔心“是不是快要打仗了”,也有人認為“打得過嗎?”但毛主席其實早就給了我們答案。
他并沒有告訴我們“怎么打贏美國”,他告訴我們的是,要敢于斗爭,但不是輕易打仗;要做好準備,但不能盲目冒進;要有底線,更要有耐心;要靠實力贏得尊重,也要靠時間建立信心。
結(jié)語
毛主席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國家的尊嚴不是談出來的,是斗出來的;國家的安全不是求來的,是守出來的。
如果哪一天,中美真的走到不可調(diào)和的那一步,那我們更應(yīng)該記住毛主席的這句話:
“帝國主義是要壓服你,不是要說服你。你怕,它就來;你不怕,它就退?!?/blockquote>這話,70年前說的。今天聽來,依舊鏗鏘有力。向偉人致敬,也為今天的中國,繼續(xù)守好這份戰(zhàn)略清醒。
信息來源:毛澤東:對付美國人是要有一點辦法的 原創(chuàng)2019-08-15 19:51·前線雜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