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有人靠打工攢錢,有人靠投資翻身,而Y小姐——楊蘭蘭,靠的是“花錢”出名。
不是普通的花,是那種“香奈兒包場看《胡桃夾子》”“米其林二星當食堂”“遛狗戴Celine項圈”的花法。
最近她火了,但不是因為曬包,而是因為一場車禍,讓她從“匿名炫富博主”變成了法庭上的“神秘被告”。
她的生活,像極了真人版《了不起的蓋茨比》,只不過主角戴了兩個口罩,還牽著一只穿愛馬仕毯子的柴犬——名叫“旺仔”。
先說說這位“狗界頂流”旺仔:脖子上掛著990美元的Celine項圈,睡覺枕的是LV枕頭,蓋的是Hermès毯子。
有網(wǎng)友酸了:“我打工十年,還沒這只狗穿得貴。”更扎心的是,旺仔的“衣櫥”可能比你家客廳還大。
而它的主人楊小姐呢?
住在悉尼沃森灣的天價海景頂樓,車庫停著兩輛勞斯萊斯,日常出入米其林餐廳像逛便利店。
她曾在香奈兒年消費超百萬澳元,直接被品牌邀請參加歌劇院私人晚宴——普通人刷十年卡都換不來的VIP待遇,她輕輕松松就拿到了。
她的Instagram曾是“奢華生活教科書”:精致料理、模糊背景、永遠遮臉——不是怕認出,是怕你認不出她有多“貴”。
濾鏡一開,帽子一壓,手一擋,仿佛在說:“我知道你在看,但我偏不讓你看清?!?/p>
直到車禍發(fā)生,她才真正“露臉”。但露的也不是臉,是穿搭。
9月3日,她在悉尼當代藝術(shù)博物館餐廳吃飯,戴了兩個口罩——一個吃飯專用,嘴部開縫,堪稱“富婆級防疫黑科技”。
當天穿的夾克、工裝褲、靴子、帽子,加起來近一萬澳元,穿去吃頓午飯,比你年終獎還貴。
去警察局報到?那更是T臺走秀。
一次穿1.6萬美元的香奈兒背心,一次穿1.8萬美元的復古夾克,配三千塊的鞋、七百塊的墨鏡,走得比維密超模還穩(wěn)。別人去警局是“配合調(diào)查”,她是發(fā)布今日穿搭。
最絕的是,她從不上庭,也不發(fā)聲,全靠律師代言。律師說她“幾乎不出門,有嚴重心理健康問題”。
可這“幾乎不出門”的人,怎么就能頻繁出入頂級餐廳、奢侈品店,甚至包場購物?
有同圈層的華裔學生透露:她只和華人來往,英語不流利,社交圈極窄。
購物時,她會包下整家香奈兒或LV店鋪,不是為了買,更像是為了“清場”——沒人打擾,才能安心消費。
這像極了一種“金錢筑墻”:用奢侈品圍住自己,用高消費隔絕世界。她不是在炫耀,而是在“隱身”。臉可以遮,聲音可以沉默,但那一身行頭,卻在大聲宣告:“我有錢,別靠近?!?/p>
可再厚的墻,也擋不住一場車禍帶來的輿論海嘯。
如今她面臨多項指控,包括危險駕駛、拒絕檢測、不提供信息……保釋條件寫著“不得駕駛”,但她過去的駕駛行為,早已踩在了危險邊緣。
有人說她“活出了女人的夢想”。
可真是夢想嗎?一個14歲就被送出國、長期獨居、心理狀況堪憂、靠購物填補空虛的人,真的是“人生贏家”?
她的生活看似奢華,實則孤獨。旺仔有LV枕頭,她卻連一張敢露出來的臉都不敢有。她用金錢買來了頂級服務,卻買不來安全感。
而這場車禍,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另一種“富貴病”:當金錢成了唯一的語言,人就慢慢失聲了。
澳洲楊蘭蘭的故事,不是勵志,也不是獵奇,而是一記警鐘。錢能買來香檳、跑車、海景房,但買不來健康的心理、真實的關(guān)系、踏實的夜晚。
她穿得起最貴的衣服,卻戴了最重的“面具”。
而我們普通人,或許穿不起香奈兒,但至少敢在陽光下,露出自己的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