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松在中國吹牛:美國原子彈可以毀滅地球十次,誰料,周總理一句話就讓他當場語塞。
這句對話不僅寫進了外交史,更藏著大國相處的智慧。
當時周總理說了什么?
要講這段故事,得先說說當時的背景。上世紀60年代末,中美已經(jīng)“冷戰(zhàn)”了20多年,彼此像隔著一堵厚墻。
但局勢悄悄在變:美國陷入越南戰(zhàn)爭的泥潭,又要和蘇聯(lián)爭霸,尼克松剛當上總統(tǒng)就琢磨著:“想穩(wěn)住全球局面,必須拉上中國。”
他先悄悄遞了個友好信號:1969 年秋天,美國突然停了在臺灣海峽巡邏的驅逐艦,等于明著說“我不找你們麻煩了”。
真正的“破冰鑰匙”是乒乓球。1971年日本名古屋球賽上,美國乒乓球隊意外收到中國邀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乒乓外交”,用一個小球撬動了大國外交。
當年7月,尼克松的“智囊”基辛格借著訪問巴基斯坦的名義,假裝“拉肚子”躲進醫(yī)院,其實偷偷坐專機飛北京,在釣魚臺跟周總理秘密談了17個小時,把尼克松訪華的日子、行程全敲定了。
1972 年 2 月 21 日,北京的冬天還沒散寒氣,尼克松的“空軍一號” 落在了首都機場。
尼克松為這次訪問做足了功課。他后來跟人說,從1月起每天練筷子,就怕吃飯失禮。果然,午飯時他拿起筷子夾菜,動作不算好看但挺利索,一下就拉近了距離。
更讓人意外的是,開會時周總理要脫大衣,隨員還沒動,尼克松已經(jīng)搶先接過來遞給工作人員。
在釣魚臺國賓館的談判桌上,中美圍繞臺灣問題吵得很激烈。尼克松想打擦邊球,說:“不如先寫句模糊的話,比如‘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不提‘一個中國’,以后再慢慢談?!?/p>
周總理的笑容一下子收了,語氣卻很平靜:“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nèi)政,就像美國的夏威夷是美國的一部分一樣,沒什么可模糊的。如果連這都要含糊,就是騙老百姓,我們不能這么做。”
眼看談不攏,尼克松突然話鋒一轉,提起了美國的核武器,語氣帶著點炫耀:“美國擁有的核武器數(shù)量,足以毀滅地球十幾次。”
周總理放下手里的茶杯,平靜地回了句:“我們的不多,也夠用一次。”
就這短短一句話,尼克松臉上的得意勁兒瞬間沒了,張了張嘴卻沒說出一個字。誰都知道,在這場無形的交鋒中,中國雖然實力不如美國,但在氣勢和智慧上絲毫不落下風。
在接下來的行程中,雙方繼續(xù)著這種無聲的交鋒。尼克松原本計劃去杭州、上海時坐自己的“空軍一號”,但中國有規(guī)矩:帶武器的外國軍機不能在境內(nèi)飛。
幾輪溝通后,美國居然讓步了,改坐中方安排的飛機。這可是美國總統(tǒng)出行史上頭一回。
周總理更是把細節(jié)做到了極致:尼克松下榻房間的點心、送的禮物,甚至菜里放多少蔥姜,他都親自過問。這種周到的安排,讓美方感受到尊重,也展現(xiàn)了中國的外交風格。
7天的行程結束后,1972年2月28日,《上海公報》正式簽署。
如今再讀這段歷史,尼克松那句“毀滅十次”早已成了過眼云煙,但周總理“也夠一次”的底氣,卻永遠刻在了時光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