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是喜歡逛博物館,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個挺讓人憋屈的現(xiàn)象:想瞅瞅咱老祖宗的一些頂級寶貝,還得辦簽證飛國外。
咱們國家歷史長、地方大、好東西多,按理說博物館里的藏品該是天下第一多才對。但實際情況是,據(jù)說流失在海外的中國文物,數(shù)量比咱們自家博物館里現(xiàn)存的加起來還多!
美國的、法國的、英國的,甚至日本的,好多他們的“鎮(zhèn)館之寶”,仔細一瞧,嚯,Made in China。
1、《女史箴圖》
這幅畫可了不得,據(jù)說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中國絹畫,祖師爺級別的。它叫《女史箴圖》,傳說是東晉顧愷之的手筆。這畫怎么去的英國?過程像黑色幽默。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那會兒,一個叫克勞倫斯的英國大兵,在頤和園里順手牽羊把它揣走了。這老兄壓根不懂行,還以為自己沒撈著啥值錢玩意兒。
過了兩年,他拿著畫去找大英博物館,您猜他問啥?他問的是畫軸兩頭的玉扣值不值錢!
博物館的人一看,心里樂開了花,表面還得繃住,裝模作樣地說玉扣還行,我們買了。結果,只花了25英鎊,就把整幅畫“連買帶送”地弄到了手。
更氣人的是,大英博物館早年也不懂怎么保養(yǎng),按日本人的方式把畫截成了三段,差點給毀了!后來還得請咱們中國的專家去救場。
現(xiàn)在他們可寶貝了,一年只敢拿出來秀一次。
2、蘭亭雅集玉山子
這是一塊巨大的玉雕,叫“蘭亭雅集玉山子”?,F(xiàn)在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里當老大。
是世界第二大玉山子,高57.15厘米、長97.47厘米。它由整塊溫潤籽料雕成,層巒疊嶂間,亭臺、古木與人物隱現(xiàn),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王羲之筆下“曲水流觴”的文人雅集盛景。
這東西是乾隆皇帝的摯愛,用一整塊極品玉石雕出來的,上面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還刻著乾隆親自臨摹的《蘭亭序》,工藝精湛到?jīng)]朋友。
它原本在圓明園里,1900年跟無數(shù)寶貝一起,被搶走了。如今漂洋過海,成了別人家的招牌。
3、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在日本,它被尊為“神品”,是皇家收藏里最頂級的寶物,存放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
它叫“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傳世的五弦琵琶。通體紫檀木,鑲嵌著華麗炫目的貝殼(螺鈿),漂亮得不像話。
它就像一個唐朝的“萬能樂器”,能當琵琶彈,也能彈出吉他、三弦琴的味兒??梢哉f,它身上就承載著大唐盛世的繁華和開放。
自打唐朝去了日本,就被供了起來,一千多年沒挪過窩。
4、永樂大帝寶劍
這把劍來頭更大,是明朝永樂大帝朱棣的寶劍!現(xiàn)在住在英國皇家軍械局博物館,是那里的頭牌。
朱棣這位皇帝功績不小,遷都北京、七下西洋、修《永樂大典》,搞出了“永樂盛世”。
他的佩劍,那能是凡品嗎?這把劍是明朝皇家兵工廠特制,賜給西藏活佛的禮物。
劍身上刻著鎏金的“永樂劍”仨字,劍鞘是木頭的,包著皮革和鎏金鐵片,護手上鑲著貓眼石,造型霸氣側漏。
代表著15世紀中國鑄劍技術的天花板。怎么沒的?嗯,還是跟那幫強盜有關。
5、景泰藍麒麟
這只景泰藍麒麟,曾經(jīng)是法國楓丹白露宮最出名的中國寶貝之一。
景泰藍就是“銅胎掐絲琺瑯”,這東西做得那叫一個精美,通體寶藍色,金燦燦的眉毛胡子,背上還能打開放香料,整個屋子都能熏香。
它是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從圓明園搶走的,當時的法國皇后歐仁妮愛不釋手,放臥室里,有時還枕著睡覺。
可惜,故事在2015年發(fā)生了戲劇性轉折,這只麒麟被人偷了!至今下落不明。
可以說,除了日本那件是正常交流出去的(他們搶走的也不少),其他的“鎮(zhèn)館之寶”那都是一把辛酸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