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譚浩俊
據大象新聞報道,10月4日,湖北襄陽的一家面館,發(fā)生了一件令外地游客深感意外又頗為動容的事。
據視頻發(fā)布者吳先生介紹,當時,這家面館十分熱鬧,顧客排著長長的隊,期間,發(fā)現(xiàn)一名高中生模樣的顧客直接拿著票到前面插隊端面,起初,吳先生以為,顧客是排過隊的。不料,又有幾名高中生模樣的顧客拿著票到前面插隊端面,卻沒有一個人表露出不滿,更無人指責。
吳先生不解,便詢問了排隊的顧客,他們說,讓高中生優(yōu)先就餐,是襄陽人約定俗成的默契,目的就是讓他們抓緊時間吃完飯,早點回去休息或學習。一位市民更是笑著對吳先生說:“今天我讓他,明天也有人讓我孩子,大家都是這么想的?!?/p>
頓時,吳先生被襄陽人這個小小的舉動感動了,相信看到這則視頻的網友,大多也會被襄陽人的舉動所感動,頓時就會覺得襄陽是一座有溫度、有真愛的城市,更是一座尊重知識、愛護孩子的城市。
不錯,在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就業(yè)壓力持續(xù)加大的情況下,高考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每一位高中生都背負著強大的心理和精神壓力,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將來努力拼搏,也要為家人的期待努力拼搏,更要為祖國的繁榮努力拼搏。因此,每個人都會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上,多爭取一分鐘時間,就有可能多一次“搶”分的機會。
單純從孩子們的成長來說,這種內卷式競爭,不值得倡導,也不值得推廣,但是,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加以改變,只能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慢慢調整與優(yōu)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夠給予高中生更多的休息或學習時間,也成為全社會應當關注的問題。
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為孩子提供更多學習或休息的時間,無論是學校、老師,還是家庭、家長,似乎都沒有能夠擺正位置,沒有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處理學習與休息的關系。老師所做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用成績來刺激學生、用加大刷題量來給學生施壓、用各種成功的案例來激勵學生,在老師的眼里,學生只有犧牲更多休息時間,把精力更多用在學習上,考上一所好大學,才有希望,才能給學校、老師爭得更多面子。
對家長來說,雖然比老師心疼孩子一些,對孩子照顧得多一些,但是,他們的照顧,大多是物質上的,吃好、喝好,用最好的飯菜,用最好的補品,只要孩子能夠撐得住,就希望孩子能夠用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而不要“浪費”時間。于是,休息也就成了絕大多數(shù)高中生的奢侈品。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自然也會給予高中生們一定的支持和幫助,但更多的體現(xiàn)在高考期間,譬如在高考的前一周,甚至更長一些,要求施工單位夜間不要施工,要求城市車輛不允許在居民區(qū)按喇叭,高考期間,為考生們維護好交通秩序,幫助考生解決準考證落在家里、身份證丟失等,其他方面,可能就很少了。
毫無疑問,襄陽通過允許高中生就餐“插隊”,從而給高中生節(jié)省排隊時間、吃飯時間,從而把更多時間用于學習或休息,無疑是更為務實,也更為有效的一種手段。
客觀地講,這樣的做法,雖然未必能夠為高中生省下多少時間,也不是每一位高中生都會在外面吃面條、吃飯,但是,每個市民、每個經營場所都做了,對高中生來說,也是一種精神激勵,哪怕省下的時間只有三、兩分鐘,能夠都用于學習或休息上,也是會有比較好的效果的。尤其是休息時間,即使只是三、兩分鐘,也會讓極度疲勞的高中生們很幸福、很滿足。
更重要的,這樣的行為,還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宣傳傳播作用。就像市民所言,今天我讓他,明天也有人讓我孩子,大家都是這么想的。進一步說,在這件事上能夠這樣做,在其他方面也可以這樣做,慢慢地,城市就會變得越來越溫暖、越有溫度,社會也會變得越來越和諧、越來越溫馨。小小的“插隊”關懷,不可以釋放出大大的社會善意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