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本文資料來源:《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
圖片均源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純屬虛構(gòu),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念佛往生,這四個字在佛門中流傳了一千多年。多少人日夜持誦阿彌陀佛圣號,盼著臨終時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墒?,真的只要嘴上念著佛號,就能往生嗎?
《無量壽經(jīng)》中記載,阿彌陀佛發(fā)下四十八大愿,其中第十八愿最為人所知:"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看起來,只要念佛十聲,就能往生凈土??蔀楹巫鎺煷蟮聜兌颊f,念佛的人多如牛毛,往生的人卻少如麟角?
這其中藏著什么玄機?是阿彌陀佛的愿力不夠嗎?還是我們對念佛往生,從一開始就理解錯了?當年善導大師說過一句話,震動了整個佛門,他說的究竟是什么,讓無數(shù)修行人恍然大悟?
唐朝貞觀年間,長安城外終南山中,有一座小小的悟真寺。寺中住著一位年輕的僧人,法名善導。這位僧人每日除了功課,就是念佛,從早到晚,佛號不斷。
有一天,一位從洛陽來的居士聽說了善導的名聲,特意前來請教。這位居士姓張,家境殷實,平日里也虔誠念佛,但心中始終有個疑惑。
"大師,"張居士見到善導,恭敬地問道,"弟子念佛已有十年,每日至少念三萬聲佛號,可為何心中總覺得不踏實?我這樣念佛,臨終時真能往生西方嗎?"
善導看著這位居士,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問:"你念佛的時候,心里在想什么?"
張居士愣了一下:"自然是想著往生凈土啊。"
"那你覺得凈土在哪里?"善導又問。
"在西方,距離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之外。"張居士答得很快,顯然對經(jīng)文很熟悉。
善導點點頭,卻嘆了口氣:"你知道道綽禪師嗎?"
張居士自然知道。道綽禪師是凈土宗的一代宗師,在并州玄中寺弘揚凈土法門,四方僧俗,無不敬仰。善導正是道綽禪師的弟子。
"當年我在玄中寺跟隨師父修行,"善導緩緩說道,"有一天,師父把我叫到面前,問了我一個問題。他說:'導兒,你每日念佛數(shù)萬聲,可曾見過阿彌陀佛?'"
"我當時也是一愣,老實回答說沒有見過。師父又問:'那你念佛,是為了什么?'我說:'為了往生凈土。'師父聽了,搖頭嘆息。"
張居士聽得入神:"禪師為何嘆息?"
"師父說,凈土法門,本是最簡便的修行之路,可惜世人都把它念歪了。大家都以為,只要嘴上念著佛號,積累夠了功德,臨終時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于是念佛變成了一種交易,我念多少聲,就該得到什么回報。"
善導說到這里,看著張居士:"你心中不踏實,就是因為你把念佛當成了一樁買賣。你擔心自己念得不夠多,擔心念得不夠誠,擔心臨終時佛不來接引。這樣的念佛,就像一個商人在算賬,哪里還有半點清凈心?"
張居士聽了,臉上現(xiàn)出羞愧之色。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念佛時確實是這樣想的。
"那該如何念佛呢?"他誠懇地問。
善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起了一個故事。
"并州城里有個屠戶,姓張,殺了一輩子豬。到了晚年,他突然害怕了,擔心自己造的殺業(yè)太重,死后會墮入地獄。有人告訴他,念佛可以消業(yè),于是他也開始念佛。"
"這個屠戶不識字,也不懂什么佛理,就是老老實實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他念佛的時候,心里想的不是往生,不是功德,而是一邊念一邊懺悔。他想起自己殺過的那些豬,那些牲畜臨死前的眼神,心里就難過得不行。"
"有一天晚上,這個屠戶念著念著,突然嚎啕大哭起來。他哭著說:'我殺了這么多生靈,罪孽深重,哪里還配往生凈土?可是我不念佛又能怎么辦呢?只能念著佛號,求那些被我殺的眾生原諒我。'"
"就在這一刻,屠戶突然看見眼前出現(xiàn)一片金光,無數(shù)被他殺過的豬,都化作金色的光影,一個個向他點頭,然后消散在光明中。他明白了,那些眾生都已經(jīng)原諒他了。從那以后,這個屠戶念佛更加虔誠,不是為了往生,而是真心實意地感恩阿彌陀佛的慈悲。"
"后來,這個屠戶在七十歲那年,預知時至,安詳往生。臨終時,滿屋異香,瑞相紛呈。周圍的人都看見,有金色的蓮花接引他而去。"
張居士聽完這個故事,若有所思:"大師的意思是,念佛不該求往生?"
"不是不求往生,"善導說,"而是不能把往生當成目的。你想想,阿彌陀佛發(fā)四十八大愿,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讓我們念夠多少聲佛號就給我們獎勵嗎?"
他頓了頓,接著說:"佛發(fā)愿,是因為慈悲。他看到眾生在苦海中沉淪,所以用念佛這個最簡單的方法,給我們一個得度的機會。念佛的真正意義,不是在積累功德,而是在喚醒我們心中的佛性。"
"每念一聲佛號,就是在提醒自己:我本來就是佛,只是被貪嗔癡蒙蔽了。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像一個鬧鐘,不斷地喚醒我們沉睡的本性。當你真正醒過來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凈土不在十萬億佛土之外,就在你的心中。"
張居士聽到這里,身體微微顫抖。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還有些迷糊。
善導看出他的疑惑,繼續(xù)說道:"我再給你講個故事。玄中寺有個老和尚,念佛念了三十年。有一次,我問他:'師兄,你念了這么多年佛,可曾想過往生?'你猜他怎么說?"
"他說:'我從來沒想過往生這回事。我念佛,就是喜歡念。每念一聲佛號,心里就舒服一點,清凈一點。至于往生不往生,那是佛的事,我管不著。'"
"我當時聽了,非常震驚。后來我才明白,這位師兄已經(jīng)得到念佛三昧了。他念佛的時候,心里沒有任何雜念,不求往生,不求功德,不求神通,就是單純地念。這樣的念佛,才是真念佛。"
"后來這位師兄往生的時候,走得非常安詳。他臨終前還在念佛,念著念著,就笑了。旁邊的人問他笑什么,他說:'我看見阿彌陀佛了。原來佛一直都在這里,就在我心里。我念了三十年佛,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我念的不是別人,就是我自己。'"
張居士聽完,眼眶濕潤了。他跪在善導面前,懇切地說:"請大師教我,如何才能真正念佛?"
善導扶起他:"念佛沒有什么訣竅,關(guān)鍵是你的心。你要知道,念佛不是念給阿彌陀佛聽的,是念給你自己聽的。每一聲佛號,都是在喚醒你心中的佛。"
"從今天開始,你念佛的時候,不要再想著往生,不要再想著功德。就是老老實實地念,一邊念一邊問自己:我是誰?阿彌陀佛是誰?當你真正明白了這兩個問題,你就知道什么叫念佛了。"
張居士點點頭,若有所悟。他在悟真寺住了七天,每天跟著善導一起念佛。這七天里,他漸漸體會到了念佛的真味。
原來念佛不是一種負擔,不是一種任務,而是一種享受。每念一聲佛號,心里就清凈一分,安寧一分。他不再擔心自己念得夠不夠多,不再擔心臨終時佛來不來,因為他發(fā)現(xiàn),當他全心全意念佛的時候,佛就在他心里。
七天后,張居士要回洛陽了。臨行前,他問善導:"大師,我現(xiàn)在明白念佛的道理了,可是我還有一個疑惑。既然凈土在心中,那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存不存在?"
善導笑了:"極樂世界當然存在。但是,如果你心中沒有極樂,你就算到了極樂世界,也看不見。反過來,如果你心中有極樂,那么當下就是極樂。"
"就像那個念佛的屠戶,他心中充滿懺悔和感恩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在極樂世界了。那些金色的光影,那些原諒他的眾生,不就是極樂世界的景象嗎?"
"所以,念佛的人要明白,往生不是從這里到那里的一段旅程,而是從迷到悟的一次覺醒。當你醒過來的時候,你就發(fā)現(xiàn)自己本來就在極樂世界,從來沒有離開過。"
張居士聽完,深深一拜:"弟子明白了。"
他回到洛陽后,改變了念佛的方式。他不再每天數(shù)著念了多少聲,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念佛。做生意的時候念,吃飯的時候念,走路的時候念,甚至睡覺前也念。
起初,家人覺得他有些魔怔了。但慢慢地,大家發(fā)現(xiàn)他變了。以前他脾氣急躁,動不動就發(fā)火,現(xiàn)在卻變得溫和平靜。以前他斤斤計較,現(xiàn)在卻變得寬厚大度。
有人問他為什么變化這么大,他說:"我在念佛啊。每念一聲佛號,心里的煩惱就少一分?,F(xiàn)在我明白了,念佛不是念給佛聽的,是念給自己聽的。我念的是阿彌陀佛,醒的是我自己。"
十年后,張居士在家中安詳往生。臨終前,他對家人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了善導大師,明白了念佛的真意?,F(xiàn)在我要去見阿彌陀佛了,不過說實話,我心里一點也不激動,因為我知道,佛一直都在我心里。"
說完這句話,他微笑著閉上了眼睛。
善導大師后來在長安城弘揚凈土法門,他的一句話,改變了無數(shù)人對念佛的認識。這句話傳到后世,成為凈土宗最重要的開示之一。
當時長安城里,念佛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理解念佛真義的人卻很少。有些人念佛念得口干舌燥,卻還是滿心煩惱;有些人念了幾十年佛,臨終時反而恐懼不安。大家都很困惑,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善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天,他在光明寺升座講法。臺下坐滿了念佛的信眾,都想聽聽這位大師怎么說。
善導環(huán)顧四周,緩緩開口。他說的那句話,究竟是什么?為何能讓在場的人當下頓悟,淚流滿面?這句話又是如何解開念佛往生的終極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