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一則消息從湘鄂西蘇區(qū)傳到了中央蘇區(qū),紅三軍第九師師長段德昌竟被錯殺了。毛主席和彭老總都為之錯愕,彭總一個鐵打的漢子都不禁淚水直流。
段德昌跟毛主席、彭老總關(guān)系都非同一般,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簽名的第一號烈士證書就是頒發(fā)給他的。
1955年,彭老總和評銜小組工作人員拿著擬授名單去給毛主席審閱,期間有人提了句段德昌,沒想到毛主席聽到這個名字非常激動,嘴里反復念叨著“段德昌,段德昌”,匯報工作也無法進行下去,只能改期。
因為這位過早離世的軍事天才,彭老總還跟另一位元帥結(jié)下梁子,心里始終有間隙,這是怎么回事呢?
段德昌為何能得到毛主席、彭老總?cè)绱饲嗖A呢?簡單來說,他是主席的學生、彭老總的入黨介紹人。
1904年出生于湖南南縣的段德昌,從讀書時開始就有反抗精神,1921年因不滿當?shù)囟綄W貪污教育經(jīng)費,就帶領(lǐng)同學們上街游行宣傳,鬧得滿城風雨。
上級為平息風波各打五十大板,將當?shù)囟綄W撤職、給段德昌記警告處分。沒多久,毛主席以省督學的身份來到安鄉(xiāng),聽說此事后對段德昌非常感興趣,就特意邀約會面。
兩人一見如故,主席欣賞段德昌小小年紀有維權(quán)意識、會運用斗爭方式;段德昌則敬佩主席看待事情的角度全面,講解道理讓人能聽進心里。
他們對彼此的第一印象都非常好,后來繼續(xù)在自己的道路上奮戰(zhàn)著。
段德昌本想通過教育救國,他在長沙雅各中學就讀時,參與組織了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后前往華容,與何長工一起創(chuàng)辦新華中學。
只是,現(xiàn)實讓他意識到,沒有強大的武裝做基礎(chǔ),光靠幾個讀書人是很難讓革命成功的。于是他聽從組織的安排,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與林總、劉志丹等人成為同學。
1926年的“中山艦事件”后,國民黨反動派決定“限制異黨活動”,將軍校里的段德昌等共產(chǎn)黨員通通開除。段德昌遂進入毛主席、李富春等人主辦的中央政治講習班學習,成了毛主席的學生。
在北伐戰(zhàn)爭中,段德昌進入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一師政治部工作,也是在此期間,他與彭老總結(jié)下了深刻的友誼。
當時彭老總還在湘軍中任職,段德昌發(fā)現(xiàn)這位湖南老鄉(xiāng)性格剛直、好為窮人打抱不平,這與革命思想有很多共同點。
因此,段德昌之后經(jīng)常給彭老總灌輸馬克思主義,漸漸讓彭老總有了投身革命的想法。在《彭德懷自述》中有這樣一段記述:
北伐軍攻占武昌,部隊行至湖北玉泉山時,彭老總與段德昌在一座關(guān)帝廟就宿。段問他對關(guān)羽怎么看。他說關(guān)羽是封建統(tǒng)治者的工具,現(xiàn)在還被統(tǒng)治階級利用作工具,沒有意思。
段德昌隨即問怎樣才有意思,他說為工人農(nóng)民服務(wù)才有意思。兩人還聊到共產(chǎn)黨的理想和任務(wù)、對國民革命的最終目的以及國民黨的看法等等。
即便過去幾十年,彭老總依然認為這次暢談“得益不少”、“到現(xiàn)在,有時還回憶這次談話”。
此次談話前后,段德昌送了許多馬克思主義著作給彭老總,這讓彭的想法更加純粹,多次申請入黨,只是由于時機不成熟,段德昌一直沒敢答應(yīng)。
直到1928年4月,彭老總下定決心要跟舊軍閥割席,段德昌才成了彭老總的入黨介紹人。
在彭老總的心里,段德昌相當于自己的革命領(lǐng)路人,所以他對段德昌有特殊且濃厚的感情就不奇怪了。
當然,段德昌不是一直跟彭老總在一起,大革命失敗后,段德昌脫離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輾轉(zhuǎn)到南昌參加起義。
當時他擔任20軍第3師第2團黨代表(黨代表相當于后來的政委),職務(wù)比起林彪的連長、許光達的排長都高。
起義失敗后,段德昌聽從中央命令,輾轉(zhuǎn)到達鄂西開展農(nóng)民運動,他憑借出色的能力打好群眾基礎(chǔ),開辟出洪湖根據(jù)地,以此拉起一支游擊武裝。
他是軍政全才,打仗相當厲害,紅2軍團成立時擔任了紅6軍政委,不久改任軍長,多次作戰(zhàn)擴大蘇區(qū)。1931年4月,紅二軍團改編為紅三軍,段德昌擔任紅三軍第9師師長。
他率部接連取得龍王集、文家墩、新溝嘴三大戰(zhàn)斗的勝利,共殲敵一萬多人、繳槍一萬多支,被洪湖蘇區(qū)的人稱為“常勝將軍”。
可惜的是,夏曦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此人早年在蘇聯(lián)留學,被王明“左”傾路線執(zhí)行者派到洪湖蘇區(qū)。
到了根據(jù)地后,夏曦立即主張攻打大城市那一套,白白損失了不少力量。遭此挫折,夏曦沒往自己犯錯這方面考慮,只認為是隊伍里有人不盡心,所以就搞上了蘇聯(lián)“肅反”那一套。
段德昌見身邊眾多好同志犧牲在自己人手里,內(nèi)心怒不可遏,當眾怒斥夏曦:“你把根據(jù)地搞光了,成千上萬的共產(chǎn)黨人被你殺了,你是革命的功臣還是罪人?”由此被夏曦記恨。
因夏曦的肅反,紅三軍由鼎盛時期的兩三萬人銳減至不足萬人,根本無法抵擋國民黨的第四次“圍剿”,只好撤離洪湖蘇區(qū)。
段德昌為掩護主力,親率紅9師斷后,轉(zhuǎn)戰(zhàn)三千余里,讓大部隊到達湘鄂邊。但是,先前夏曦沒有動手,很大一個原因是忌憚段德昌在洪湖蘇區(qū)的威望,到了湘鄂邊后,情況就不一樣了。
1933年4月下旬,夏曦通知段德昌到金果坪去開會,段德昌明白此行萬分兇險,但他還是決定服從組織命令。
臨行前段德昌對妻子說:夏曦要繼續(xù)殺人,我反對,他殺的都是我們黨的精華。誰能想到,這是他們夫妻間的最后一句話。
果然,段德昌一到,夏曦就以“改組派”等罪名將他逮捕。段德昌不怕死,只是還想為黨多做些貢獻,于是請求“給我四十條槍,三年內(nèi)不恢復洪湖蘇區(qū),提頭來見”。
夏曦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報復機會,怎么愿意放過?最終段德昌慘遭錯殺。5月1日,段德昌在金果坪被執(zhí)行死刑,他最后的一番話仍是在為組織著想:
一是紅三軍處境艱難,眼下的湘鄂西山區(qū)地瘠民貧,糧食無法供應(yīng)得上,必須回洪湖;二是紅軍已經(jīng)沒有彈藥了,省一顆子彈,用刀砍頭;三是自己并非“改組派”。
生死關(guān)頭,最先考慮的仍是革命,這樣的精神,遇到這樣的結(jié)局,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或許有人會說,這不都是夏曦跟段德昌的矛盾嗎?怎么會引起彭老總對賀老總的不滿呢?
主要在于賀老總是湘鄂邊的主要開辟者,地位超然,而且賀老總對于段德昌被殺一事并非一無所知,還專門派人送過去一碗“斷頭飯”,彭老總就有些怪罪賀沒出手相助。
后來三大主力會師于陜北之際,紅二方面軍還被批有“軍閥主義”,賀老總愛將盧冬生不久便前往了蘇聯(lián)學習。
再后來,1959年,兩位元帥又是站在對立面,哎,一生都有縫隙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