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樂豆世紀影業(yè):國慶檔的第二個關(guān)鍵詞,是“抽象”
這種抽象滲透在市場選擇、影片命名與內(nèi)容表達等多個層面,讓電影與觀眾之間的溝通稍顯困難。
市場的抽象,首先體現(xiàn)在預期與結(jié)果的背離。
節(jié)日前就有人調(diào)侃,雖上映影片充足,但賣相不佳,即便有兩部重工業(yè)電影坐鎮(zhèn),可《志愿軍:浴血和平》面臨題材審美疲勞,《刺殺小說家》已無原著基礎,敘事令人擔憂,所以已經(jīng)上映半個月的《731》恐成最大黑馬。
當時只覺是笑談,不曾想《731》在國慶首日便以10.1%的排片斬獲6012萬票房,位居第三,更以32.9%的上座率碾壓了一眾新片。
市場是勢利的,不管新片舊片,能賣座就是好片。10月2日,《731》的排片占比升至19.9%并拿下7084萬票房,直逼榜首的7295萬。
一直到10月7日,《731》始終保持著日票房第二的成績,果然成為了國慶檔最別致的黑馬。
貓眼專業(yè)版對它的總票房預測,從最初的13.11億一路上調(diào)至19.15億,這一走勢某種程度上顛覆了行業(yè)認知。
在此之前,人們堅信內(nèi)容為王,好電影自有人買單,而口碑欠佳的影片縱有噱頭也難以長久。
但《731》完全是個例外,只能說它精準地戳中了下沉市場的需求。我認識一個年過六旬的長輩,早就在各種短視頻知曉了這部影片的口碑,卻仍被好奇心驅(qū)使走進影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口碑佳作《震耳欲聾》和《畢正明的證明》雖獲演員粉絲和自來水力薦,終究沒能顯出黑馬之姿。
前者不缺情緒價值,后者不乏銀幕奇觀,卻都未能成功點燃觀影熱情。
片名的抽象,則直接影響了影片的市場定位。
很多人都將《畢正明的證明》的票房失利歸結(jié)于片名——一眼看去像文藝片,雖巧妙使用了一個諧音梗,但無法傳遞明確的類型信號,嚴重削弱了其商業(yè)吸引力。
當下的電影營銷格外強調(diào)醒目、順達,尤其是商業(yè)片,不僅片名要通俗易懂,還要在各售票平臺上精心設計“大字報”式的海報,確保觀眾一眼識別看點、爽點和情緒價值。
同樣令人困惑的還有抽象的劇情簡介。
影評人連城易脆在微博上吐槽,如今的電影簡介可謂群魔亂舞,“劇透的,不明所以的,流水賬的,一大堆病句的,讓人理解困難的,寫成宣傳口號的,俗不可耐的,毫無吸引力的......”
他呼吁,要重視電影簡介的撰寫,這是完全不亞于電影海報、預告片的重要電影宣傳內(nèi)容,應該要找真正懂宣傳、懂電影,同時擅長寫文字的人執(zhí)筆。
最后還有內(nèi)容的抽象,讓觀影體驗大打折扣。
《刺殺小說家2》的劇情完全放飛自我,在“腦洞大開”的庇護下無所顧忌,確實讓人真切享受了視覺的盛宴,但看完后一陣空虛。
《風林火山》的陣容湊齊了金城武、劉青云、梁家輝、古天樂、高圓圓等堪稱“有生之年”的陣容,影像風格賞心悅目,但支離破碎的故事讓人如墜云霧,或許只有傳說中六小時的完整版本才能解惑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