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人大概是過了一個假寒露,全省最熱的常山依然有36.8度的高溫。
大家講段子的功力也隨著氣溫日益見長,“秋老虎時代過去了,冬老虎上線”“浙江經(jīng)歷過戰(zhàn)國時代,但沒經(jīng)歷過春秋”“三伏在寒露這天激情返場”“再不涼快,真的就要過年了”……
大家吐槽歸吐槽,這防暑工作還得繼續(xù)做,不然中暑的是自己。
杭州本地甘蔗上市了,50元一捆
雖然還沒入秋,但浙江人的胃已經(jīng)按時“入秋”了。不少人已經(jīng)曬出了秋天的第一顆糖炒栗子、秋天的第一頓大閘蟹、秋天的第一鍋紅燒羊肉,還有秋天的第一根甘蔗……
這兩天去杭州臨平的紅豐農(nóng)貿(mào)市場,甘蔗攤是越擺越多了,而且除了海南甘蔗,浙江江山的甘蔗也已上市,浙江的便宜些,紫皮的15元一根,青皮的18元一根,海南的每根都要貴上幾塊錢,個頭都很大,長得像竹竿一樣。
但轉(zhuǎn)了一圈都沒發(fā)現(xiàn)杭州本地甘蔗,不過也是,相比高挑的外地甘蔗,本地甘蔗出了名的個矮、節(jié)短,相貌很不討人喜歡,只有吃過它的人,知道它的清甜。
杭南村職業(yè)經(jīng)理人田妙萍說,國慶前一天,就看到有村民在村口賣自家種的甘蔗了。
果然一到荷禹路和杭南路交叉口,就看到一捆捆青色的本地甘蔗,整齊地擺在村口叫賣。每個攤主的造型也是相當(dāng)統(tǒng)一,戴著草帽,坐在一輛拉貨的小三輪上(旁),甘蔗上面用稻草捆好,下面用塑料袋裝好,想來是怕甘蔗上的泥土弄臟買甘蔗人的車。問了幾個,都說是杭南村的村民,賣的都是自家種的青皮甘蔗。
價格和往年差不多,一捆(10根)50元,買單根也可以,不過價格要貴上一倍,10塊錢一根,個頭會明顯大些。
水分很足,也很嫩,但甜度明顯還差點。村民說,這是因為甘蔗成熟度還差點,想吃甜甜的甘蔗,可以再耐心等上一兩周。
有人可能要問了,最近天氣熱得這么離譜,會影響甘蔗嗎?甘蔗是一種喜溫性的作物,最近的天氣反而能夠加快甘蔗成熟的速度,使甘蔗長得更好。但最低溫度降到20℃以下,晝夜溫差增大,會更有利于甘蔗累積糖分,變得更甜。
巧了不是,這個溫度也是桂花喜歡的,所以可以等聞到桂花香再來買,到那時,甘蔗甜度估計就上來了。
北方已經(jīng)冷得像初冬了
這個國慶長假,副熱帶高壓可以說一直在加班,浙江多地出現(xiàn)了多個破紀錄的高溫天。往年這個時候大家都在關(guān)心什么時候入秋,而今年大家只想知道什么時候降溫,冷空氣都去哪里了?
其實,冷空氣已經(jīng)來了。昨天內(nèi)蒙古中部偏南地區(qū)、華北北部、東北地區(qū)大部氣溫出現(xiàn)“大跳水”,下午1:55,北京氣溫僅有11.7℃。所以不是冷空氣沒來,也不是冷空氣不強,而是因為今年的副熱帶高壓變態(tài)強,導(dǎo)致冷空氣下不來,就算勉強沖下來,也氣若游絲了。
由于今年副熱帶高壓變態(tài)強,不僅緊緊地控制江南、華南形成持續(xù)高溫,而且還北抬與冷空氣“相逢”,在西北地區(qū)東部至華北等地形成持續(xù)性的降雨。有西安的小伙伴都忍不住和天氣小姐姐吐槽,當(dāng)?shù)匾呀?jīng)下了一個月雨,一點都不像北方。外號“雨神”的蕭敬騰最近正好去西安參觀兵馬俑,結(jié)果西安幾乎天天下雨,直播時都忍不住自我調(diào)侃:“我不得不走了,再待下去要被西安人民趕出去了?!?/p>
冷空氣和降雨的影響下,今天華北、東北、黃淮北部等地氣溫還將大范圍刷新今年立秋以來新低。華北中部部分地區(qū)還將遭遇同期少見的寒冷天氣,像石家莊今明兩天最高氣溫僅11℃,將是當(dāng)?shù)?0月上旬少見的低,更接近常年11月上旬的氣溫水平。我們還沒入秋,北方已經(jīng)冷得像初冬了。
另一個“降溫神器”——臺風(fēng),目測也指望不上。今年第23號臺風(fēng)“娜基莉”(熱帶風(fēng)暴級;英文名稱:Nakri;名字來源:柬埔寨;名稱意義:一種花)雖然已于昨天下午2點鐘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但大概率會追隨“夏浪”的腳步,走出北上、拐彎的路徑,對我國沒有直接影響。
來源:都市快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