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為虛構小說故事,請勿與現實關聯。
"像你兒子這樣的學生,就別做什么大學夢了!"
王老師的聲音在安靜的教室里炸響,每個字都像刀子一樣割在我心上。
"老師,我兒子平時挺努力的,成績也在進步..."我壓低聲音為兒子辯護。
"努力?"她冷笑一聲,目光輕蔑地掃過我,"李小軍這種學生我見多了,天賦不夠還不自知。
你們這樣的家庭,還是早點認清現實吧。"
我死死攥著拳頭,指甲幾乎要掐進肉里。
此時此刻,剛剛走馬上任的縣委書記李建國,只是一個被當眾羞辱的普通父親。
01
三個月前的那個下午,我永遠不會忘記。
組織部長親自到辦公室找我談話的時候,我正在整理一份關于農村教育資源分配的調研報告。
"建國,準備一下,明天去縣里報到。"
"報到?去干什么?"我抬起頭,滿臉疑惑。
"縣委書記,組織決定了。"
我手里的筆掉在地上,整個人愣在那里。
從一個普通的科員,直接提拔為縣委書記,這種事情我連想都沒想過。
"是不是搞錯了?"我結結巴巴地問。
"沒錯,文件已經下來了。你這些年的工作成績大家都看在眼里,特別是你那份教育改革的建議書,得到了市里的高度重視。"
當天晚上回到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妻子劉梅。
她正在廚房做飯,聽到這話直接關了火。
"你說什么?縣委書記?"
"真的,明天就要去上任了。"
劉梅激動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我們結婚十五年,她跟著我吃了太多苦。
從下崗職工到重新就業(yè),從租房子到買房子,這些年我們一步一個腳印才有了今天的生活。
"小軍知道嗎?"她擦著眼角問。
"還沒告訴他,孩子馬上高三了,別給他太大壓力。"
兒子李小軍今年十七歲,在縣一中讀高二。
成績算不上優(yōu)秀,但也不差,一直在班里保持中游水平。
這孩子性格有點內向,不像別的孩子那么善于表現自己,但學習很用功。
每天晚上寫作業(yè)到十一點多,周末也很少出去玩,就是那種默默努力的孩子。
"建國,你說我們小軍以后上大學是不是就容易一些了?"劉梅小聲問道。
"別這么想,孩子的路還是要靠自己走。"
我搖搖頭,"而且我不準備告訴任何人我的新身份,包括學校那邊。"
"為什么?"
"我想看看,在沒有任何光環(huán)的情況下,我們的孩子會受到什么樣的對待。
這對我了解真實的教育現狀也有幫助。"
劉梅點點頭,她理解我的想法。
第二天,我穿上最樸素的衣服,開著自己的那輛舊帕薩特去縣里報到。
縣委辦公樓比我想象的要氣派一些,但也算不上豪華。
秘書小王引導我熟悉辦公環(huán)境,介紹各個部門的負責人。
"李書記,您看是不是先把車換一下?縣里有專車。"小王提醒道。
"不用了,我習慣開自己的車。"
"那公務員卡和一些福利待遇......"
"這些都不著急,我先熟悉一下工作。
對了,關于我的身份,暫時不要對外透露太多,我想低調一段時間。"
小王有些不解,但還是點頭答應了。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我?guī)缀醢阉芯Χ纪度氲搅私饪h里的各種情況上。
經濟發(fā)展、民生問題、基礎設施,但最讓我關注的還是教育。
通過實地走訪,我發(fā)現縣里的教育資源分配確實存在很大問題。
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老師的待遇和教學積極性也參差不齊。
最讓我擔心的是,一些老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已經開始按照家庭背景進行區(qū)別對待。
這種現象如果不及時糾正,將會對孩子們的成長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02
十月底的一個周五下午,劉梅打電話給我。
"建國,明天學校開家長會,你能去嗎?"
我看了看工作安排,周六上午本來有個會議,但不算特別重要。
"幾點開始?"
"上午九點,我本來想去的,但小軍說希望爸爸能參加一次。
你知道的,這孩子從小到大,家長會基本都是我去。"
我心里一暖。兒子很少主動提要求,這次既然開口了,說明他真的很在意。
"好,我去。"
"那太好了!對了,你別開公車去,也別穿得太正式,免得給孩子造成壓力。"
劉梅的提醒很有道理。
我確實應該以一個普通父親的身份去參加家長會,這樣既能滿足兒子的愿望,又能真實了解學校的教育狀況。
周六一早,我換上了平時在家穿的休閑裝,騎著劉梅上班用的電動車出發(fā)了。
縣一中離我們家不算遠,騎車十五分鐘就到了。
校門口停著各種車輛,有豪華轎車,也有普通的電動車和自行車。
我把電動車停在一排自行車中間,和其他家長一起走向教學樓。
從家長們的穿著打扮可以看出,大家的經濟條件差別很大。
有的家長穿著名牌西裝,拿著高檔公文包;有的則穿著樸素的工作服,手里捏著破舊的手機。
但不管什么身份,每個人臉上都寫著對孩子的關心和期待。
走進教學樓,我發(fā)現樓道里貼著各種標語和成績排行榜。
李小軍的名字出現在班級排名的中間位置,成績確實不算突出,但也不差。
高二(3)班在三樓,我爬樓梯的時候遇到了幾個和我一樣來開家長會的父母。
"您是哪個孩子的家長?"一個穿著西裝的中年男人主動和我搭話。
"李小軍的。"我簡單回答。
"李小軍啊,我知道,挺老實的一個孩子。我是王浩的爸爸,在縣建設局工作。"
我禮貌地點點頭,沒有主動介紹自己的工作。
"您在哪里工作?"他繼續(xù)問道。
"機關里,做一些文字工作。"我含糊地回答。
他顯然對我的回答不太感興趣,很快就轉身和別的家長聊了起來。
到了教室門口,我看到班主任王老師正在和幾個家長聊天。
她大概四十出頭,穿著一身職業(yè)裝,化著精致的妝,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精明強干。
"各位家長請入座,我們馬上開始。"王老師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靜。
我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觀察著周圍的情況。
教室里大概坐了三十多個家長,大部分是媽媽,爸爸不多。
座位的安排似乎有某種規(guī)律,坐在前排的家長穿著都比較體面,后排的則相對普通一些。
"首先歡迎各位家長在百忙之中抽時間參加家長會。"
王老師開始講話,"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一下孩子們最近的學習情況。"
她先介紹了班級的整體成績,然后開始點名表揚一些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
"王浩同學這次考試進步很大,特別是數學成績,從班級第十名提升到第五名。
王浩爸爸,你們在家是怎么輔導的?"
坐在前排的王浩爸爸站起來,滿臉得意地開始分享經驗。
"主要還是要多投入,我們給孩子請了最好的家教老師,每個周末都有專門的輔導。
另外就是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他說了十幾分鐘,基本都是在展示自己為孩子花了多少錢,請了多么厲害的老師。
王老師頻頻點頭,臉上帶著贊許的笑容。
"還有趙雯雯,這孩子不但成績好,各方面表現都很突出。
趙雯雯媽媽,您也來分享一下經驗吧。"
坐在第二排的一位女士站了起來,她穿著一身名牌套裝,手上的包一看就價值不菲。
"其實也沒什么特別的方法,主要是我們全家都很重視教育。
我愛人在市里工作,我們經常帶孩子去省城參加各種培訓班......"
聽著這些家長的發(fā)言,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不是因為我們家沒有這些條件,而是因為我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
好像在這里,評價一個孩子的標準不僅僅是成績,還有家庭背景。
03
表揚環(huán)節(jié)結束后,王老師的語調變了。
"當然,我們班也有一些需要家長特別關注的學生。"
她的目光在教室里掃了一圈,最后停在了后排,"有些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和成績都需要改進。"
我心里咯噔一下,預感不太好。
"李小軍家長在嗎?"
我舉起手:"在。"
"李小軍這個孩子,怎么說呢......"王老師皺著眉頭,似乎在組織語言,"學習很用功,這一點我承認。但是用功和有效果是兩回事。"
教室里突然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我。
"他的成績一直在中游徘徊,上次考試還有所下滑。
最關鍵的是,這孩子似乎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我站起來想要為兒子說幾句話:"老師,小軍在家確實很努力,每天都學到很晚......"
"努力我看到了,但努力的方向不對。"
王老師打斷了我的話,"像李小軍這樣的學生,與其把時間都花在文化課上,不如考慮一下其他的發(fā)展方向。"
"其他方向?"我有些不明白她的意思。
"比如藝術類、體育類,或者職業(yè)技術學校。這些路子可能更適合他。"
教室里傳來一些竊竊私語的聲音,我感覺臉上火辣辣的。
"老師,我覺得現在下這樣的結論還為時過早。
小軍才高二,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成績完全有可能提高。"我努力保持冷靜。
王老師搖搖頭:"李小軍爸爸,我理解您對孩子的期望,但作為老師,我有責任告訴您實情。
以他現在的成績和學習能力,想要考上好大學的希望很渺茫。"
"那普通大學呢?"我不死心地問。
"普通大學?"王老師的語氣里帶著一絲不屑,"現在就連普通大學的競爭都很激烈。像您兒子這樣的學生......"
她停頓了一下,環(huán)視了一圈教室,然后用一種居高臨下的語調說出了那句讓我終生難忘的話:
"像您兒子這樣的學生,就別做什么大學夢了!"
教室里鴉雀無聲,空氣仿佛凝固了。
我感覺血液瞬間涌上了頭頂,太陽穴突突地跳個不停。
"老師,您這話是不是太絕對了?"我努力控制著情緒,"小軍平時學習很認真,也很聽話......"
"認真和聽話不等于有天賦。"王老師毫不客氣地反駁,"我教書這么多年,什么樣的學生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學習的料,有些孩子就不是。承認現實總比盲目樂觀要好。"
"可是......"
"沒有可是!"她的聲音突然拔高,"李小軍爸爸,我知道您不愿意接受這個現實,但這就是事實。與其讓孩子在這里浪費時間,不如早點給他找個合適的出路。"
我死死握著拳頭,指甲深深掐進了手心。
"您們這樣的家庭,說句不好聽的,能供孩子讀到高中畢業(yè)就不錯了。
大學?那是人家這些孩子要考慮的事情。"她的目光掃過前排那些穿著體面的家長。
這句話像一記耳光狠狠抽在我臉上。
周圍的家長們有的在低頭玩手機,有的在交頭接耳,還有的在偷偷打量著我,眼神中透著同情或者嘲諷。
我想要反駁,想要告訴她我的真實身份,想要讓她知道她正在羞辱的是這個縣的最高領導。
但我忍住了。
不是因為怯懦,而是因為憤怒。
一個教師,怎么能夠如此輕易地給一個孩子下死刑?
怎么能夠因為家庭條件的差異就否定一個學生的努力和潛力?
04
家長會在一種壓抑的氛圍中繼續(xù)進行。
王老師又點名批評了幾個成績不好的學生,語調都很嚴厲,但沒有一個像對李小軍那樣刻薄。
我坐在角落里,表面平靜,內心卻翻江倒海。
這就是我們縣里的教育現狀嗎?
老師可以如此隨意地否定學生,可以因為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區(qū)別對待?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很難相信這樣的事情會發(fā)生在課堂上,發(fā)生在一個人民教師的口中。
"最后,我想強調一下,高三就在眼前了,希望家長們都能正確認識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做出合理的規(guī)劃。"
王老師總結道,"有些孩子適合繼續(xù)讀書深造,有些孩子則需要尋找其他的發(fā)展路徑。
這不是歧視,而是實事求是。"
她的目光再次掃過后排,在我身上停留了幾秒鐘。
"教育資源是有限的,我們要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有潛力的學生身上。
這樣才能讓整個班級,整個學校的成績有所提升。"
聽到這里,我徹底明白了。
在王老師的心目中,學生已經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天然就是"有潛力"的,值得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
而像李小軍這樣的學生,就是應該被放棄的。
這種教育理念如果不及時糾正,將會毀掉多少孩子的未來?
家長會接近尾聲時,王老師開始發(fā)放一些資料。
"這些是關于各個大學招生情況的材料,以及一些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宣傳單。
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選擇性地了解。"
輪到我的時候,她只給了我?guī)讖埪殬I(yè)技術學校的宣傳單。
"李小軍爸爸,您可以考慮一下這些學校,都是不錯的選擇。"
她的語氣聽起來很"善意",但我聽出了其中的輕蔑。
我接過那幾張宣傳單,上面印著"某某技工學校"、"某某職業(yè)培訓中心"的字樣。
不是說這些學校不好,而是她憑什么替我的兒子做決定?憑什么認為他只配去這樣的學校?
"謝謝老師。"我冷冷地說道。
家長會結束后,其他家長陸續(xù)離開。我收拾東西準備走的時候,聽到前排幾個家長在討論。
"那個李小軍的爸爸看起來挺老實的,就是條件差了點。"
"是啊,王老師說得對,有些孩子確實不是讀書的料。"
"我覺得王老師處理得很妥當,要是我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建議家長現實一點。"
我握緊了手中的宣傳單,紙張在我手中發(fā)出輕微的摩擦聲。
走出教學樓的時候,我遇到了兒子。
他正站在樓下的花壇邊,看到我出來,趕緊跑了過來。
"爸,家長會開得怎么樣?"他的眼中帶著期待,也有一絲擔憂。
看著兒子真誠的眼神,我心里涌起一陣酸楚。
"挺好的,老師說你最近表現不錯。"我努力擠出一個笑容。
"真的嗎?王老師真的這么說?"
"嗯,她說你很努力,要繼續(xù)加油。"
李小軍高興地笑了,那種純真的快樂讓我心痛不已。
"爸,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我要考一個好大學,讓您和媽媽都為我驕傲!"
"好,爸爸相信你。"我拍拍他的肩膀,"無論什么時候,爸爸都相信你。"
騎車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五味雜陳。
作為一個父親,我為兒子遭受的不公感到憤怒;
作為縣委書記,我為教育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感到擔憂。
但最讓我痛心的是,如果我不是縣委書記,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我的兒子就要在這樣的偏見和歧視中度過最重要的學習時光。
那些和李小軍一樣努力但家庭條件普通的孩子們,他們的夢想就這樣被輕易地否定了嗎?
回到家,劉梅正在廚房準備午飯。
"家長會開得怎么樣?"她從廚房探出頭問道。
我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不把實情告訴她。
"還行,老師說小軍挺努力的。"
"那就好,我就怕這孩子在學校不適應。"劉梅松了一口氣,"對了,小軍呢?"
"在樓下和同學聊天,一會兒就上來。"
吃午飯的時候,李小軍興致勃勃地和我們分享他的學習計劃。
"爸,我想利用寒假的時間多做一些練習題,爭取下學期成績能有個大的提升。"
"好想法,但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我鼓勵道。
"我知道。爸,您今天見到王老師了嗎?她人怎么樣?"
我停下了筷子,看著兒子期待的眼神。
"挺好的,是個很負責任的老師。"
這句話說出來,我自己都覺得別扭。
但我不能讓兒子知道真相,不能讓他在本來就不容易的學習生活中再背負額外的心理壓力。
05
接下來的幾天,我一直在思考家長會上發(fā)生的事情。
作為縣委書記,我有能力也有責任改變這種狀況。
但我需要更多的證據,需要了解這種現象是否普遍存在。
我暗中安排人對全縣的教育情況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
結果比我想象的還要嚴重。
在很多學校,老師根據家長的職業(yè)和經濟條件對學生進行區(qū)別對待已經成為一種"潛規(guī)則"。
家庭條件好的學生不僅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還能夠獲得更多的表現機會。
而那些家庭條件普通的學生,即使成績不差,也很難得到老師的重視。
更讓人憤怒的是,一些老師甚至公開宣稱"窮人家的孩子不適合讀書",建議他們早點放棄學業(yè)去學技術。
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則,也嚴重傷害了孩子們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
我意識到,必須采取行動了。
但是,如何行動卻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如果直接以縣委書記的身份出面,雖然能夠立竿見影地解決問題,但也可能讓李小軍在學校的處境變得更加復雜。
更重要的是,我需要通過這件事來推動整個教育系統(tǒng)的改革,而不僅僅是解決一個班級、一個老師的問題。
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先從暗訪開始。
我讓秘書小王以普通家長的身份,到縣里的幾所中學了解情況。
同時,我也安排教育局對全縣的師德師風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在等待調查結果的過程中,我每天都在關注著李小軍的情況。
讓我欣慰的是,這孩子并沒有因為家長會上的事情而受到影響,依然保持著對學習的熱情和對未來的憧憬。
每天晚上,我都能聽到他在房間里背書的聲音,看到他伏案做題的身影。
這種堅持和努力,讓我更加堅定了要為他,為所有像他一樣的孩子爭取公平教育機會的決心。
兩周后,調查結果出來了。
情況比我預想的還要糟糕。
家長會結束一周后的周五下午,我正在辦公室處理文件,突然接到了兒子班主任王老師的電話。
"李小軍爸爸嗎?我是他的班主任王老師。"
"是我,老師您好。"我有些意外,不知道她為什么會主動聯系我。
"是這樣的,我想和您單獨談一下關于李小軍的情況。您現在方便嗎?可以來學校一趟嗎?"
她的語氣聽起來有些急迫,和之前的傲慢完全不同。
"好的,我馬上過去。"
掛掉電話,我心里涌起一陣不安。難道是李小軍在學校出了什么問題?
我放下手頭的工作,開車趕到了學校。
王老師在辦公室等我,臉色看起來有些蒼白。
"李小軍爸爸,您坐。"她的態(tài)度變得異??蜌?,"我想和您道個歉。"
"道歉?"我有些摸不著頭腦。
"是關于上次家長會的事情。我......我可能說話太直接了,如果傷害到您的感情,我很抱歉。"
我仔細觀察著她的表情,總覺得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老師,您是不是有什么話要對我說?"
王老師猶豫了一下,從桌子抽屜里拿出一份文件遞給我。
"這個......您看看就明白了。"
我接過文件,當看到抬頭的幾個字時,整個人如遭雷擊。
手指開始不受控制地顫抖。
喉嚨像被什么東西卡住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眼前的文字開始模糊,汗水瞬間浸濕了后背。
椅子發(fā)出輕微的吱呀聲,那是我身體在不由自主地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