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日前反映,美智庫“保衛(wèi)民主基金會”與“臺灣智庫”共同舉辦兵推顯示,在封鎖情境下,臺灣天然氣庫存可能在11天內耗盡,從而導致全島發(fā)電能力癱瘓。參與兵推的美共和黨參議員里克特斯與民主黨參議員庫恩斯決定聯(lián)合提案,以支持臺灣能獲得穩(wěn)定的美國天然氣供應,包括為航運業(yè)者提供美方保險,“確保在臺灣遭受威脅時運輸不致中斷”。美媒宣稱,采取“封鎖戰(zhàn)略”對于北京有幾個好處:
一是相較于“全面入侵”風險更低,卻同樣符合北京以武力統(tǒng)一臺灣的長期目標,而強化臺灣抵御封鎖的首要挑戰(zhàn)在于能源,尤其是占臺灣近半發(fā)電來源的天然氣。
二是將使美國決策更加復雜。中國大陸任何對臺動武行動,都將考驗特朗普軍事干預的意愿,如果中方發(fā)動公開攻擊,將迫使華府必須迅速行動,但采取較隱晦的方式中斷臺灣海運貿易,則會使美國的決策更加復雜。例如,北京可能以執(zhí)法或公共衛(wèi)生名義宣布“檢疫行動”,要求航向臺灣的船只接受檢查,借此低調施壓,這既可以規(guī)避戰(zhàn)爭指控,也會令臺灣當局與美國陷入兩難。
臺防務負責人顧立雄昨天對此回應,規(guī)劃向中油采購32億余元新臺幣油料,后續(xù)將分散屯儲,飲用水部分原為一年期效期,現(xiàn)改為5-7年期長效飲用水,但以保密為由未公布能源供應的相關措施。據此前臺當局經濟部門評估,在七座接收站與擴建儲槽完成后,臺天然氣安全存量可拉高到30天。(沃德研究院信息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