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什么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jù)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chuàng)內容,文中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曾被人民日報下場痛批“鬧劇”,登上武場一拳被KO的馬保國,跌落神壇后竟奇跡般口碑翻轉,成為現(xiàn)象級網(wǎng)紅,他用一場徹頭徹尾的公開失敗,意外贏得了互聯(lián)網(wǎng)對于“真實感”的喜好。
從“假大師”到“真網(wǎng)紅”,他憑借一句“耗子尾汁”和坦誠的“不講武德”反轉輿論,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上一度炙手可熱的“流量”,而如今年齡已高達73歲的他,現(xiàn)狀究竟如何了?
假大師的誕生
我們得承認馬保國最初吸引眼球,靠的真不是功夫,而是他對自己“大師”身份的扮演,他給自己設定了一個角色,然后全身心投入。
他自創(chuàng)了一個聽起來挺唬人的門派——“渾元形意太極拳”,還給自己安了個“掌門人”的頭銜,這套操作算是為他的表演搭好了舞臺。
早年他的人生履歷相當復雜,當過工人扛過槍,甚至還殺過豬,這段經(jīng)歷或許讓他更懂得普通人想看什么。
他深諳傳播的精髓?;貒?,在國內開了個“混元太極館”,雖然學員沒幾個,但這不妨礙他頻繁登上電視節(jié)目。
在曾經(jīng)東方衛(wèi)視的一檔節(jié)目里,他一邊高喊著民族主義口號,一邊把現(xiàn)代拳擊貶得一文不值,這種制造沖突的言論一下子就讓人記住了他。
他的表演道具也準備得相當齊全,一套套的“黑話”張口就來,什么“四兩撥千斤”“接化發(fā)”,說得跟真事兒似的。
他講的故事也極具畫面感,比如那個“英國大力士掰不動我兩根手指”的段子,配上他那“太上老尊賣弄腿腳”般的自信談吐,簡直正中網(wǎng)友內心。
光說不練假把式,馬保國還把自己的大師形象拍成了片子,他自導自演找了個叫皮特的外國演員,上演了一出輕松擊敗柔道選手的戲碼,這完全是在模仿李小龍式的功夫電影敘事,讓他的形象更加立體化。
他獨創(chuàng)的“松果彈抖閃電鞭”,雖然在實戰(zhàn)中毫無用處,但那獨特的肢體語言充滿了表演張力,簡直是為后來的網(wǎng)絡惡搞量身定做的核心素材,可以說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行走的符號。
然而所有表演都有穿幫的一天,2020年在上海普陀區(qū)蘭溪路的那場比賽就是他這場大戲的終點。
之前有拳擊手約戰(zhàn),他以“違規(guī)”為由避戰(zhàn),已經(jīng)被很多人看穿了,這次為了挽回聲譽,他真的上了擂臺。
對手只是個五十多歲的業(yè)余愛好者,結果不到30秒,他主動出擊,卻被對方幾拳直接命中面部,直挺挺地倒了下去,賽后他嘴角掛著血神志不清,那倒地的姿態(tài)被網(wǎng)友戲稱為“嬰兒般的睡眠”。
從笑料到頂流
馬保國的網(wǎng)絡爆紅恰恰是從他作為“大師”的徹底失敗開始的,當他被一拳KO淪為全網(wǎng)笑柄時,互聯(lián)網(wǎng)卻把他摔碎的形象撿了起來,拼成了一個更好笑也更受歡迎的文化產(chǎn)品。
比賽后的那段視頻,是他轉型封神之作,他頂著一對黑眼圈,對著鏡頭邏輯清晰地控訴兩個年輕人“不講武德”,來“騙、來偷襲我六十九歲的老同志”。
這段表演的荒誕感甚至超越了比賽本身,徹底點燃了網(wǎng)絡狂歡的導火索,他的方言口音更是意外地成了“造梗機”。
一句“好自為之”被他說成了“耗子尾汁”,這個詞迅速脫離了原本的語境,變成了年輕人之間流傳的社交暗號,充滿了戲謔和解構的意味。
真正的狂歡是在B站,以UP主“伊麗莎白鼠”為代表的創(chuàng)作者們,把他的視頻翻來覆去地剪輯,配上各種音樂和特效。
有一個混剪視頻播放量甚至超過了1700萬,那一個月他幾乎承包了B站鬼畜區(qū)的榜單,還多次登上微博熱搜。
這股熱潮甚至跨過了國界,連不懂中文的外國人都開始模仿他的動作和口音,他的失敗反倒成了一場全球性的網(wǎng)絡派對。
官方的介入更是給這場鬧劇添了一把火,央視點名批評他“敗壞武學名聲”“靠吹牛炒作斂財”,《紐約時報》也把他作為“中國假大師”的典型來報道,可以說是丟臉丟到了國外。
這些批評本意是想讓鬧劇收場,但客觀上卻讓他的知名度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使馬保國“失敗者”的烙印更加深刻。
73歲風評逆轉
馬保國最終能實現(xiàn)口碑翻轉,這事兒其實挺有意思的,根子在于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普遍不信“人設”這套了。
當一個騙子不再假裝,甚至坦誠自己當初為什么要騙人時,這種承認虛假的行為反而被大家看作是一種更高級的真實。
沉寂幾年后馬保國悄然在短視頻平臺復出,他變了,不再談什么“渾元形意”,也不再提“掌門人”的身份,而是謙遜地自稱“武癡”。
他分享的內容,也從玄乎的武術變成了人生哲學,還有和孫子互動的家庭日常,這種主動的“真實”一下子就拉近了和普通人的距離。
他公開承認早年那些夸張的言論“不吹牛就活不下去”,是為了生存,為了支付兒子在英國留學的費用。
這種坦白非但沒引來罵聲,反而讓很多人覺得這老頭兒活得不容易,比那些翻車后還嘴硬百般抵賴的網(wǎng)紅要“真實”多了。
同行的襯托也很重要,在一個充斥著精心包裝、惡意炒作、瘋狂“噶韭菜”的網(wǎng)紅環(huán)境里,馬保國的變現(xiàn)方式顯得樸”得多。
他直播帶貨主要就是賣自己寫的書,仍然有幾萬人觀看,這種相對體面的做法,讓他在這片泥潭里居然顯得有那么點“道德優(yōu)勢”。
觀眾的心態(tài)也變了,大家已經(jīng)看膩了那些完美無瑕的偶像,一個渾身是缺點謊言被當眾戳穿,人生充滿荒誕色彩最后索性不裝了的老頭,反而提供了一個情感宣泄的出口。
人們看他就像在看一部荒誕喜劇,用一種“看透了生活”的寬容心態(tài)去接納他,反而更中自己的口味。
結語
馬保國從一個“假大師”到一個“真網(wǎng)紅”的轉變,說到底不是他個人的勝利,如今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上常有的風景。
他最終被人接受靠的不是那虛無縹緲的功夫,而是他無意識地迎合了這個時代的荒誕本質,不是馬保國變了,而是我們看待他的眼光變了,這才是他風評逆轉的真實原因。
大家知道馬保國這個網(wǎng)紅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