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條視頻,一個中年男人,神情麻木,身上的白襯衣顯得非常凌亂,在街頭痛哭,訴說自己創(chuàng)業(yè)失敗、妻離子散的遭遇。
視頻評論區(qū)卻出奇地冷漠,有人說"早干嘛去了",有人說"怨天尤人沒用"。
我突然想起《道德經》里的那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世界,從來不會因為你弱小就格外溫柔,也不會因為你抱怨就網開一面。
01、弱者的困境,是自我設限的牢籠
朋友最近又在朋友圈發(fā)牢騷了。他說自己學歷不高,沒有背景,所以升職加薪永遠輪不到他。同事聚會他也不去,說那是有錢人的游戲,自己玩不起。
可真相是什么呢?
他們公司上個月提拔的主管,學歷和他一樣,入職還比他晚兩年。人家利用下班時間考了三個職業(yè)證書,主動承擔了部門最難啃的項目,周末還去上MBA課程。
真正的弱者,不是能力不足的人,而是習慣了弱者思維的人。
《菜根譚》里說得好:"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根本。"但這個"讓",不是退縮和逃避,而是懂得蓄力和等待。你把自己框在"我不行"的牢籠里,這世界自然也就把你框在了原地。
我見過太多這樣的人,他們把"我家境不好"當成不努力的借口,把"我運氣差"當成失敗的擋箭牌。
他們眼里看到的,永遠是別人的優(yōu)勢和自己的劣勢,卻從不想想,那些成功的人,也是從泥濘里一步步爬出來的。
弱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認定自己就該弱下去。
02、抱怨是最無用的情緒消耗
我在網上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去廟里求簽,抽到下下簽。他氣急敗壞地問主持:"為什么我這么倒霉?"主持沒說話,只是讓他在寺里住了三天。
這三天,年輕人看到主持每天凌晨四點起床誦經,看到他一絲不茍地打掃院子,看到他耐心地接待每一個前來傾訴的香客。臨走時,主持只說了一句話:"你花在抱怨上的時間,夠念一萬遍經了。"
抱怨,就像在沙漠里喝鹽水,你以為能解渴,其實只會越喝越渴。
古語言:“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闭嬲闹钦?,不怨外物,而是反觀自身。
人生最大的覺醒,不是去改變世界,而是學會改變自己。
本地有一個開餐館的老板,前幾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生意慘淡,同行都在埋怨,很多都關門轉行。
而他卻開始研究外賣,改良菜品,學直播帶貨。現(xiàn)在他的店不僅活了下來,還開了兩家分店。
人生就是這樣,與其抱怨黑暗,不如點燃一支蠟燭。
03、弱者求同情,強者求破局
人這一生,最怕的不是落難,而是認命。
有的人,一遇挫折就向世界訴苦,希望有人伸手拯救;而有的人,哪怕跌入谷底,也在摸索出口。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在命運,而在心性。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庇钪娴姆▌t從來不偏不倚,你越弱,它越逼你成長;你越強,它越給你回饋。
弱者習慣問:“為什么是我?”
強者習慣問:“我該怎么辦?”
說到底,這世界的運行規(guī)則很簡單: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李嘉誠14歲輟學打工,曾經窮到連飯都吃不飽。但他沒有抱怨命運,而是白天拼命工作,晚上自學英語和商業(yè)知識。20歲就當上了廠里的總經理,22歲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塑料廠。
他沒有時間去抱怨自己起點低,因為他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往上爬。
弱是一時的狀態(tài),但弱者思維是一輩子的枷鎖。
《論語》里有句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意思是,君子向內求解,小人向外找因。
這世上最大的悲哀,不是你過得不好,而是你一直在等別人來救你。
你想要別人的幫助,先讓自己值得被幫助。
你想要命運的眷顧,先讓自己配得上那份幸運。
這才是人生最清醒的認知。
弱者等待風來,強者起身造風。
怨者困于過去,能者奔向未來。
弱者無人助,不是這世界太涼薄,而是你沒有給別人幫助你的理由。
怨者無人渡,不是別人不慈悲,而是你自己不愿意上岸。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渡。有人靠別人渡,但終將被浪推回原點;唯有靠自己渡,才能登上彼岸。
記住這句話——
當你足夠強大,世界才會對你溫柔以待;當你學會自渡,命運才會放你一條光明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