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陽隊中國賽的第二場比賽,曾凡博是沒能獲得出場時間。
因此,有不少球迷開始把矛頭紛紛指向了第一場比賽。
都說是因為對于比賽的理解不到位,比如,頻頻的去跑到底角,等著隊友給傳球。
作為一個年輕球員,又是球隊極其邊緣的存在,這個時候想要獲得球權(quán),就應(yīng)該是在場上盡可能的去做一切能夠做到的事情。
比如提上前去給持球的隊友擋拆。
再比如,洞悉場上的形勢,然后更快速的去做出判斷,去出現(xiàn)在那個更為合理的位置上,這樣一來,隊友都不好意思不傳球。
要知道,畢竟大家都是職業(yè)球員,最為基本的意識和態(tài)度還是有的,哪怕暫時可能還沒有一份保障性的合同,也需要好的表現(xiàn)來爭到“一碗飯”。
可是,該有的素養(yǎng)還是有的。
而曾凡博總是待在底角,那么很多明明屬于他的機會,也就悄悄溜走了。
要知道,這是籃網(wǎng)隊,是NBA的球隊,不是北京隊,不是CBA的球隊,在這里,曾凡博是沒有任何履歷和背景的,甚至實力也是非常的靠后,所以,指望隊友主動傳球是不現(xiàn)實的。
機會,只能是靠自己去爭取,去拼搶。
說到這,那就必須要再延伸一點了。
比如,曾凡博在場上做了擋拆和跑位之后,隊友還是不給傳球,那么這個時候他就需要積極去拼搶前場籃板了。
咱就說,210公分左右的身高,運動能力也還不錯,就這,怎么就不能搶幾個籃板。
或者說,怎么就搶不到幾個籃板?
這是有些球迷對曾凡博最不滿意的地方。
但是,在第二場中國賽的賽后,有媒體對曾凡博進行了采訪。
其中就談到了這些問題,對此曾凡博給出的解釋是:
我的教練和我說的是我的“尺寸”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拉開空間,然后更好的和核心球員配合到一起。
說白了,籃網(wǎng)隊的教練組,對于曾凡博的定位就是外線的“高炮臺”。
那么曾凡博在場上去尋找外線的跑位,也確實是按照教練的布置來執(zhí)行,沒什么問題。
那么現(xiàn)在來看,就是籃網(wǎng)隊教練組給曾凡博的定位出現(xiàn)了誤差,同時,他們還理所當(dāng)然的把這個問題給歸咎在了曾凡博的身上,認(rèn)為是他的實力不濟。
所以,這就是有另外一大部分球迷比較反感籃網(wǎng)隊的原因所在。
季前賽還是中國賽,既然就是為了“賣”曾凡博這一點,那么怎么就不能用點心,多給設(shè)計一些內(nèi)容。
非要隨便一糊弄,然后,第二場直接棄用。
話說,這樣的球隊,都不配稱為“職業(yè)”。
再有,曾凡博又說了,自己從受傷之后,就沒有怎么訓(xùn)練了,等接到通知說可以正常訓(xùn)練再到來到籃網(wǎng)隊,這中間一共是還不到三周的時間。
一場正式的比賽沒打,而且時間還這么的短暫。
根本就談不上任何的融入體系。
而籃網(wǎng)隊教練組卻全然不顧這些,直接就是讓曾凡博上去比賽,而且還給出一個如此離譜的安排。
作為一個外行也知道,肯定是上場時間給的早一些,給的分散一些,然后叮囑隊友多給一些傳球的機會,摸摸球,找找感覺。
就有那么一大部分球迷看不出來,在那一個勁的嘲諷曾凡博,話說,你們怎么比籃網(wǎng)隊還著急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