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10月14日,特朗普撂下狠話:“如果他們(哈馬斯)不自行解除武裝,我們就會強制他們繳械。而且這會很快發(fā)生,甚至可能以暴力的方式發(fā)生。”
這哪是斡旋,分明是最后的通牒。
事實上,特朗普的角色,可不止是個調停人那么簡單。
他不僅公開喊話哈馬斯“將解除武裝”,還把話說得特明白,“我們已明確告知他們……你明白嗎?他們將解除武裝?!?/p>
為了讓這事兒聽著更靠譜,特朗普還捎帶一句,這消息是通過他的心腹——中東特使維特科夫和女婿庫什納——傳過去的,而且對方已經(jīng)口頭答應了。
這套說辭背后,藏著一個更大的局,就是特朗普那個所謂的“20點計劃”。
這個計劃的“第二階段”才是重頭戲,它要的遠不止是收繳哈馬斯的槍桿子。
按照特朗普的設想,戰(zhàn)后的加沙要由一個巴勒斯坦官員組成的“過渡政府”來管。
并且還得成立一個“和平委員會”,主席嘛,自然是他特朗普自己,成員里還有前英國首相布萊爾這種國際名人。
這哪是重建,這簡直是要把加沙變成美國在中東的新地盤。
可哈馬斯根本沒接這茬。
上周在埃及沙姆沙伊赫簽的字,只認了“第一階段”的內(nèi)容,也就是以色列撤軍和換人。
至于要他們放下武器、交出權力的“第二階段”,哈馬斯明確說了,這事兒得單聊,得重新談判。
這就等于告訴特朗普:你的劇本,我們只演上半場。
特朗普的強硬表態(tài),說白了,就是在逼著哈馬斯把下半場也給演下去。
但特朗普這位“總導演”一邊威脅要動粗,一邊卻對哈馬斯在加沙內(nèi)部的血腥“清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饏f(xié)議剛生效,哈馬斯就急著回去宣示主權。
10月14日,一段視頻流傳開來,哈馬斯在加沙街頭公開處決了8個他們口中的“通敵者和不法之徒”。
場面相當殘酷,但特朗普的反應卻輕描淡寫:“說實話,這并沒太困擾我?!?/p>
他甚至還補了一句,說哈馬斯鏟除了“幾個非常惡劣的幫派”,他自己曾給了哈馬斯“一段時間的許可”去處理加沙內(nèi)部的“問題”。
一邊是“大棒”威脅,劃下繳械的紅線;另一邊卻是“胡蘿卜”式的默許,放任哈馬斯去消滅其他武裝派別。
這讓哈馬斯成了加沙唯一的“莊家”,以后美國要談,要繳械,就只用對付哈馬斯一個就行了,省了不少麻煩。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噼啪響:你可以先把桌子清理干凈,但最后,所有的籌碼都得歸我。
這既是赤裸裸的強權,也是冷冰冰的政治算計。
就在哈馬斯忙著“清理門戶”的時候,一記“軟刀子”從內(nèi)部捅了過來。
這刀子不是來自以色列,也不是美國,而是來自同為巴勒斯坦人的總統(tǒng)馬哈茂德·阿巴斯。
對于哈馬斯在街頭處決那8個人的事,阿巴斯的辦公室立刻發(fā)表聲明,措辭相當嚴厲,稱其為“令人發(fā)指的罪行”和“公然侵犯人權”。
阿巴斯這邊還放話,要追究哈馬斯“這些損害巴勒斯坦人民最高利益的罪行”的責任。
這意味著,哈馬斯不僅在外面要頂著美以的巨大壓力,在家里也后院起火,連統(tǒng)治的合法性都受到了自己人的質疑。
這種內(nèi)部分裂,對哈馬斯來說是致命的。它讓巴勒斯坦人沒法擰成一股繩對外,也讓哈馬斯在國際上更顯孤立。
美以的極限施壓,恰恰就是看準了這一點,讓你內(nèi)外交困,首尾難顧。
如果說特朗普是那個在幕后指揮的導演,那以色列就是臺前那個毫不含糊的執(zhí)行者。
它用一套組合拳,把特朗普的戰(zhàn)略威脅,變成了哈馬斯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實實在在的壓力。
軍事上,以色列的槍口就沒真正挪開過。
協(xié)議是簽了,可以色列的軍隊還占著加沙差不多54%的地盤。總理內(nèi)塔尼亞胡的話說得很直白:“不要忘了以色列軍隊目前依然控制加沙53%的土地……如果哈馬斯?;?,加沙屆時將發(fā)生大爆炸。”
這話音剛落,10月15日,以軍就在?;鹁€附近開火打死了5個所謂的“嫌疑人”。
這就是在告訴哈馬斯:別耍小聰明,?;饏f(xié)議說撕就能撕。
另一手,就是拿人道主義援助來“卡脖子”。
10月15日,以色列開放了連接埃及的拉法口岸,600多輛救援卡車開進加沙,看著是松了口氣。
可緊接著,以色列就通知聯(lián)合國,要求從15日開始,每天進來的卡車數(shù)量必須“削減一半”,燃料和天然氣更是別想隨便進。
這就等于剛給你一口飯吃,馬上又把碗給端走了。
目的很明確:讓加沙的民生困難和你哈馬斯的談判態(tài)度掛鉤,用200萬加沙人的痛苦來逼你就范。
面對這天羅地網(wǎng),哈馬斯手里還捏著最后一個籌碼——那28具沒還給以色列的人質遺體。
按協(xié)議,10月13號就該交了,可哈馬斯磨磨蹭蹭,到14號晚上也才交了8具。這立刻就成了以色列和美國指責它違約的最好借口。
哈馬斯這么做,一半是無奈,一半是算計。
無奈的是,仗打得那么亂,尸體埋在廢墟里,找起來確實費勁。算計的是,這是他們手里為數(shù)不多能跟以色列討價還價的東西了。
他們想用這個來拖延時間,在“解除武裝”這個要命的問題上,給自己爭取一點空間。
畢竟,誰也不想就這么被一腳踢出歷史舞臺。
但這籌碼,其實是杯毒酒。
扣著死人不還,這事兒在道義上說不過去,連阿拉伯兄弟都看不下去。
而且,死人的價值跟活人沒法比,真要再打起來,以色列哪會顧忌這個,哈馬斯想拿這個當“人盾”,根本不現(xiàn)實。
說到底,這不過是絕境中的一種掙扎,試圖在越收越緊的網(wǎng)里找條縫,可這掙扎本身,卻在一點點耗盡他們最后的那點政治資本。
哈馬斯在內(nèi)外交困中掙扎求生,當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結局似乎早已寫好。
對加沙的普通人來說,他們被夾在了鐵錘和砧板之間,無處可逃。
內(nèi)塔尼亞胡口中的“大爆炸”雖然暫時沒響,但那根引線,始終攥在那些信奉暴力的人手里。
真正的和平,在這場赤裸裸的權力游戲面前,遙遠得像個幻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