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本文資料來源:《阿含經(jīng)》
圖片均源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純屬虛構(gòu),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天眼通,佛家五神通之一,能見常人所不能見之事。開天眼者,可觀六道眾生生死來去,可見三世因果絲毫不爽,可知未來禍福吉兇。這聽起來玄之又玄,世人多半將其視為神話傳說。
可在佛陀的時代,天眼通卻并非稀罕之事?!栋⒑?jīng)》中記載,佛陀座下有不少弟子證得天眼通,其中以阿那律尊者最為出名,他的天眼能見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常以天眼觀察各道眾生,為佛陀印證說法。
那么,天眼通究竟是什么?是天生的異能?還是修行的果報?為何有人能開,有人窮盡一生也不能?開了天眼的人,看到的世界和我們有何不同?他們看透因果輪回的能力,是從哪里來的?
更關(guān)鍵的是——在這個時代,還有天眼已開的人嗎?他們又有多罕見?
話說佛陀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有位比丘名叫阿那律。此人本是釋迦族的貴族子弟,相貌俊美,家境富裕。他和阿難、難陀等人一同出家,跟隨佛陀修行。
阿那律剛出家時,并無什么特別之處。他性格溫和,為人謙遜,只是修行上不夠精進。有一次佛陀講經(jīng),阿那律竟然在法座下打起了瞌睡。
佛陀見狀,當(dāng)眾呵斥他:"咄咄汝好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這話說得很重,意思是你這樣貪睡,來世要墮為螺螄蚌蛤這類沉睡的畜生,一睡千年,再也聽不到佛法了。
阿那律羞愧難當(dāng),當(dāng)場跪下發(fā)誓:"從今往后,盡形壽不再睡眠!"
發(fā)了這個大愿后,阿那律果然說到做到,日夜精進,再不合眼??蓵r間一長,問題來了——他的眼睛開始疼痛,視力急速下降。
其他比丘勸他:"你這樣硬撐著不睡,身體怎么受得了?適當(dāng)休息一下吧。"
阿那律搖頭:"我已對世尊發(fā)誓,豈能食言?"
就這樣,他繼續(xù)不眠不休地修行。沒過多久,雙眼徹底失明了,什么也看不見。
失明對一個人來說是極大的打擊。可阿那律沒有退縮,反而更加精進。他想:既然肉眼看不見了,我就用心眼去觀。
他每天坐禪入定,一心專注。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越來越清明,好像有一種新的"看"的方式在慢慢開啟。
佛陀知道他的情況,專門來到他的住處。阿那律聽到佛陀的聲音,連忙起身禮拜。
佛陀問:"你的眼睛還疼嗎?"
"已經(jīng)不疼了,世尊。"
"看不見東西,會不會覺得遺憾?"
阿那律平靜地說:"起初確實難過,可后來想通了。肉眼能看到的,不過是眼前這點景象。失去肉眼,也許是讓我開啟更廣闊的視野。"
佛陀贊許地點頭:"很好。你既然發(fā)心如此堅定,我傳你觀想之法,助你證得天眼。"
于是佛陀傳授給他特殊的禪定法門,教他如何在定中觀想,如何開發(fā)內(nèi)在的覺知。阿那律得了法,更加精勤修習(xí)。
三個月后的一個深夜,阿那律正在禪坐。忽然間,他感到眉心一震,仿佛有什么東西打開了。下一刻,眼前豁然開朗——他"看"到了!
可這次看到的,不是眼前的墻壁和房梁,而是整個祇園精舍的全景。他"看"到了每一座寮房里的比丘,有的在坐禪,有的在經(jīng)行,有的在誦經(jīng)。他甚至能"看"到精舍外面的樹林、河流、遠處的村莊。
阿那律驚喜交加,可他沒有被這個境界迷住,而是繼續(xù)深入禪定。漸漸地,他看到的范圍越來越廣——整個舍衛(wèi)城,恒河兩岸,遠方的雪山,更遠的大海...
不僅如此,他還"看"到了一些奇異的景象:空中有天人飛過,身放光明;地下有餓鬼游蕩,形容枯槁;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追逐鹿群,那鹿的神識中充滿恐懼...
阿那律明白了——這就是天眼!他不再用肉眼看世界,而是用心識直接感知一切。
第二天清晨,阿那律去向佛陀稟報。他詳細描述了自己所見的一切。
佛陀問:"你現(xiàn)在能看多遠?"
"弟子能看到整個閻浮提大地。"阿那律恭敬答道。
"還能更遠嗎?"
阿那律再入定觀察,片刻后說:"能看到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
"再遠呢?"
這次阿那律沉默了很久,深入更深的禪定。當(dāng)他出定時,臉上滿是震撼:"世尊,弟子看到了...看到了三千大千世界。無數(shù)的星辰,無數(shù)的世界,無數(shù)的眾生...全都歷歷在目,清晰如掌中觀果。"
在場的比丘們聽了,無不驚嘆。要知道,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概念。一個日月所照為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合稱三千大千世界。這幾乎是無限廣闊的宇宙。
阿那律居然能一眼看盡如此廣大的范圍!
可阿那律自己卻說:"這還不是天眼通的極致。弟子雖能見遠處,卻還不能完全看透因果。"
佛陀說:"你已經(jīng)證得初步的天眼通。要進一步,還需要配合宿命通,才能真正看透眾生的前因后果。"
于是佛陀又傳授他更深的法門。阿那律繼續(xù)精進修行。
又過了一段時間,阿那律不僅能看到現(xiàn)在的景象,還能看到過去和未來。
有一次,一位婆羅門來拜訪佛陀,阿那律在旁邊侍候。他看著這位婆羅門,突然"看"到了他的前世——
此人前世是個商人,為人刻薄貪婪。有一次路過寺院,僧人向他乞食,他不但不給,還惡言相向。但離開時,他不小心碰倒了寺院門口的油燈,又隨手把燈扶正了。就是這一個小小的善舉,讓他今生能夠遇到佛陀。
可是因為前世惡業(yè)太重,這一生他雖然來見佛陀,卻聽不進佛法,很快就要離開。離開之后,他會繼續(xù)造惡業(yè),死后墮入地獄...
阿那律把看到的情況告訴佛陀。佛陀點頭:"你看得沒錯。不過你不要絕望,眾生的未來并非完全固定。如果他今天能聽進一句法,種下善根,未來就會改變。你去對他說幾句話。"
阿那律走上前,對那婆羅門說:"居士,我看你前世曾扶正一盞燈,所以今生能見佛陀??赡闱笆酪苍炝瞬簧賽簶I(yè),如果今生不好好修行,恐怕..."
他的話還沒說完,那婆羅門就怒了:"你一個瞎子,能看到什么?胡說八道!"
說完拂袖而去。
阿那律嘆了口氣,對佛陀說:"弟子雖能看到因果,卻無力改變。"
佛陀說:"這就是天眼通的局限。天眼能見因果,卻不能代替眾生承受業(yè)果,也不能強行改變眾生的選擇。所以神通并不究竟,最重要的還是智慧。有了智慧,才能真正度化眾生。"
從此以后,阿那律成為僧團中天眼第一的尊者。許多人來請教他關(guān)于天眼通的問題。
有一天,幾位年輕比丘圍著他問:"尊者,您的天眼是怎么開的?我們也想開天眼,可以嗎?"
阿那律看著他們:"你們?yōu)槭裁聪腴_天眼?"
"想看到六道眾生,想知道自己的前世,想..."
"停。"阿那律打斷他們,"如果是為了滿足好奇心,為了炫耀,為了預(yù)知未來逃避災(zāi)禍,那永遠開不了天眼。就算僥幸開了,也會走火入魔。"
"那應(yīng)該為了什么?"
"為了證法,為了度眾生,為了破除無明。"阿那律正色道,"天眼只是修行的副產(chǎn)品,不是目的。你們?nèi)绻恍南胫_天眼,就本末倒置了。"
"可尊者您不就是因為失明才開天眼的嗎?"
阿那律搖頭:"我不是因為失明才開天眼,而是因為失明后更專注于內(nèi)心的修行。肉眼的失去,讓我放下了對外境的執(zhí)著,轉(zhuǎn)而向內(nèi)觀照。加上我發(fā)了永不睡眠的大愿,這種至誠的決心,感得了天眼的開啟。"
"但這還不是最關(guān)鍵的。"阿那律停頓了一下,看著圍著他的年輕比丘們,"天眼的開啟,有一個最根本的前提。如果不具備這個前提,無論怎么修都開不了。"
"是什么前提?"眾人急切地問。
阿那律正要開口,佛陀從不遠處走來。他看到這一幕,微笑著說:"阿那律,你就把天眼的秘密告訴他們吧。讓大家都明白,天眼究竟是怎么來的,又為何如此罕見。"
阿那律合掌恭敬道:"請世尊慈悲開示,弟子一人所知有限。"
于是佛陀在菩提樹下坐定,眾比丘圍坐一圈。關(guān)于天眼通最深的秘密,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