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欄,我將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很多我們文化的內(nèi)核,并力求以此來開啟讀者的靈性。
我會傾盡全力講述出核心的點,讀者所得多少,全憑緣分。
故事開始: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宇宙都沒有出生以前,世界只是茫茫一片空空如也。
空無得久了,也不知多少歲月過去了,突然就有一動。
這一動從哪里來的不知道,或許就是空虛得太久了就一定會生出這一動吧。就好像無比平靜的湖面,安靜得久了,就會莫名出現(xiàn)一個擾動的波紋。
這一個波紋,就好像是做夢的孩子,睡夢中猛然抬起了手,無緣無故,找不出理由,也不知道從哪里來,所以被稱為無明。
無明如爆炸
而有了這一動,茫茫的空中,這一動就不斷擴散開來,原本的虛空好似由此而變成了可以動的空間,這空間就好像一朵不斷擴大的云彩,開始彌漫,并且不斷擴大,好似沒有休止。
這個大云球就被稱就好像太極球,而太極球里的云,也就是混沌而的樣子,也有人稱其為先天一炁。
這炁云在擴大的過程中并不規(guī)則,云和云難免會發(fā)生碰撞,這碰撞的云互相疊加吸納,疊加越多的地方就越重濁,終于重濁不斷聚集匯聚,而清輕則被其推開圍繞在其外。
聚集的黑洞
隨著這個過程不斷持續(xù),這重濁越聚越大,終于有了變?yōu)橛行蔚膬A向。
清濁由此分開,分別產(chǎn)生,好似被那盤古一斧子開辟出來的天地。
重的就變成了地,而輕的就成了天。世界終于有了形態(tài)。
但這時的天地還沒有器質(zhì),所以有人稱天為陽,稱地為陰。
有了分別就可以互相溝通,陽可以變成陰,這個過程就是陽生陰,被稱為少陰;而陰也可以變成陽,這時陽還很弱小,就叫少陽。
在這不斷的溝通中,陰越來越堅實,終于有了質(zhì)量,成為太陰,而陽也越來越清明,有了光,成為太陽。
太陽
有了質(zhì)地也就有了軟硬,有了溫度,有了形狀,有了聚散,也就有了感受,剛?cè)岢汕?;冷熱成坎離;凹凸成澤兌;聚散成震巽。
而這個能感知這些感受的,就是性,而這些感知,就是識。性生出了識,而識化身成為了生命。
那一個個生命,靠著識,靠著對環(huán)境的條件反射,來不斷適應環(huán)境,完成進化發(fā)展,慢慢又產(chǎn)生了能主動分析環(huán)境,預測環(huán)境的靈性,最終就有了我們這個集合萬千感受和靈性于一身的究極感識體,人。
溝通天地的人
人的身體因識而生,因識而有了覺受的誤會,因為有覺受而產(chǎn)生了愛的誤會,因愛而有了執(zhí)取的誤會,因執(zhí)取而產(chǎn)生擁有的誤會,因為擁有而產(chǎn)生了生死的誤會。
這么多誤會疊加,就產(chǎn)生了這紛紛擾擾多姿多彩的世界,這個世界會不會就是個大大的誤會?
更何況這個識,原本也只是,因那一個無明,那一個妄,而產(chǎn)生的誤會之一呢!
我們能真正擁有什么嗎?其實我們都是干干凈凈哭著來的,走的時候干干凈凈聽著別人哭著走的。
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但是我們真正來過嗎?我們真正會走嗎?如果這些都是因為一場誤會,那是不是后面的所有都是誤會?
那既然一切都是誤會,我們是不是要原地不動了呢?
當然不是了,既然都是誤會,那咱們就開始破除誤會吧,我們就把這個大大的誤會解開吧。
首先我們就要解開自己身邊的誤會,爸爸媽媽的誤會,親人的誤會,朋友的誤會,老師的誤會。有人會問,我和他們也沒有誤會啊?怎么解呢?
其實我們能相遇就是誤會啊,有句話不是說,上輩子的一百次回眸換這輩子的一次擦肩,上輩子一百次擦肩換這輩子的一次相遇,算一算,能做爸爸媽媽的這種緣分,這要擦多少次肩???
然后要記得:每一個緣都是一個解開誤會的大機會,我們要珍惜緣,并隨著這個緣來盡自己的分,這就是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