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咱們講了四篇故事,分別從宇宙起源,人類起源,文明起源,生死等四個角度揭示了這個世界的奧秘,這些內容屬于禁忌,沒人會系統(tǒng)總結,也是無法公開出版的。因為這些是華夏的神傳文化,并非世俗文化,也是無法被普通人所接受的。
以下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大家看看就好。
自古以來,很多東西就是在固定的范圍內傳承,不能公開,上古稱為王術。這些內容會隨著時代發(fā)展?jié)B透出來一部分,但哪怕到了今天也依然沒人會講出全部,且看且珍惜。
這一篇,咱們就講一下終極的不可思議。什么是不可思議?就是不可思量,更不可議論。我這篇文字只能做個引子,具體能得到多少,全憑咱們的個人機緣,不可強求。
不可思,不可議
身為華夏兒女,我們從小就聽到過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包括漢唐宋的詩詞歌賦,我們會發(fā)現(xiàn)古人有一些說法,如開悟,明心見性等等的描述。這部分內容占據(jù)了古文化的半壁江山,卻在現(xiàn)代,被主流思想認定為封建迷信,宣傳這些只是古人的愚昧。
但是,真的是如此嗎?從黃帝的飛升開始,古人似乎就開始了路漫漫其修遠的求索:呂洞賓,六祖禪師,李白,蘇東坡,這些人口中的自心自性,難道最后只是一句迷信就能定義的嗎?
他們都不傻,他們都悟到了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他們也很難講清楚,很難傳承。因此到今天也是只有頂尖的小部分人能理解他們到底在講什么。這些東西是最根本的奧秘,也就是根本義,心性。
自性
古詩詞用的最多的字就是心,漢字里,心就是人的精神活動的總稱,和“物”所描述的物質活動相對立。
而在傳統(tǒng)文化里的這個心,含義更加豐富,古人認為有一個真心存在,還有一個妄心存在,去粗取精,光明自心,就能成就一個無量光的自性光明。今天咱們把心的本質講出來吧,這部分內容不指望所有人都能聽懂,因為這是秘中秘,也是最上根器才能領會的。
其實一切都是從心而生,這也是王陽明所說的,心外無物,萬相都是心的作用,都是心的反映,所謂的物,是心的投射,而并非客觀實在的。離開了主觀,客觀也無法獨存。
這個事情要講清楚,非常難,但是我會選擇一個好的模型,盡力讓更多人能聽懂,接引盡可能多的人。
我要講的就是二叉樹模型:想象一下,虛空之中憑空出現(xiàn)一個豎線,豎線向上分出兩枝丫,這兩個枝丫繼續(xù)分,變成四個枝丫,四個枝丫繼續(xù)分成八個,八個分成十六個,如此不斷增加,三十二,六十四,128,256,512,1024(1K),以至于1兆,1京,1稊,如此不斷繼續(xù)下去。。。
二叉樹,每一級都是2的倍數(shù)
其實這個虛空就是無極,一個豎線就是太極,最初的兩枝丫就是兩儀,然后是四枝丫的四象,八卦,十六宮,以至于后面的萬物,無窮無盡,不斷增上。。。
所以,宇宙的根本模型,就是二叉樹!
二叉樹的發(fā)展動力是什么?是無明,是對立,是分別,是矛盾。
兩儀之間互相是矛盾,而四象中的每兩象互相都是矛盾,同理八卦亦如是。
對立
事物的存在,是因為矛盾。
沒有矛盾事物就無法存在,有存在就必然要有矛盾。因為存在都是對生的,沒有彼就無此,沒有黑就沒有白,沒有長就沒有短,沒有對就沒有錯。
我們分別越多,我們的世界就越復雜,每個人都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對于別人來說,你只是其世界中的眾多影子之一而已,我們還是要以修好自己的境界為重。
解決矛盾的根本,不在外面,在我們的心里。
我們的世界都是由自己的二叉樹根處所生,根植處的虛空,也就是所謂的自性。
其實二叉樹是我們自己的心所主導的,我們一個妄動,樹根處就能發(fā)出無數(shù)的枝丫,這個速度之快,我們的思考速度是追不上的。境隨心轉,轉的就是這個根。
但是我們很難認識這個根,因為我們的注意力一直都在最外層的枝葉上。
我們的二叉樹不斷的分枝發(fā)芽開花結果,我們迷在因緣表象上,活在枝枝葉葉里,著住在相上,難以看到樹干,難以回歸本根本性。
大樹
我們永遠都是對二叉樹的最外層熟悉,因為外面最茂密,最絢爛多彩,最讓人感動和沉迷。越是往里面,越是枯燥單調,越回歸越是安靜寂凈。少有人愿意順著枝丫往里走,愿意找尋心體的真相,因此也就少有人真正知道心體是什么樣子的。
終于有極個別的人,不斷往家走,終于見到了自性光明,如世尊,如六祖,如王陽明等人,他們選擇將自己所悟進行開示傳授,但是少有人能聽懂。
我們沒有辦法在對立和思辨中找到二叉樹的根。
還有一大部分人聽了,但是沒真正理解,他們因此生出了更多分別,認為現(xiàn)在自己的枝丫是錯誤的,他們起了分別,誤認為有根最正確的枝丫,他們就要去追求這根神圣的枝丫。一個正法枝丫,一個極樂凈土枝丫,他們誤以為有一個可以去的地方,有一個可以學到的法。
他們陷入了更大的迷妄中,每天都學習來增加新的概念想法,枝丫不斷生長,越學枝丫層級越多,卻總也找不到那根最正確的!
普通人有個二十級二叉樹,有二的二十次方個分別心。而學法的人,因為學會了更多知識,想象力更豐富了,分別心更重,長出了三十級甚至五十級二叉樹來。妄想夢境比普通人多了好幾個數(shù)量級,執(zhí)著更多更深重了。
他們忘了,自己能見能聞能思,必然是因為有自性,是自性在起用,而自性一直都在根上,不在末上,舍本逐末,注定是南轅北轍。
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
真正的路,應該是不斷去掉分別,往未有分別的根部方向走。
這就是所謂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最后見到這個能見的性,能化現(xiàn)的性,能生出無數(shù)二叉樹的自性,也就是明心見性了,到此才算是開悟。
所以,對立中沒有真性,思辨不能見道。真性就是根上的,沒有對立,沒有矛盾的那個東西。你不能通過分別找到這個東西,越思辨走得越遠,離家越遠了。
找到根,外面的所有枝丫都是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