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jié),江南水鄉(xiāng)的雨淅淅瀝瀝,如同扯不斷的絲線,將整個小鎮(zhèn)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年輕的商人沈硯之站在自家綢緞莊的柜臺后,望著街上寥寥無幾的行人,眉頭緊鎖。曾經(jīng)門庭若市的綢緞莊,如今卻門可羅雀,幾個月來,生意一天比一天冷清,庫房里積壓的綢緞堆積如山,而他借來周轉(zhuǎn)的銀子,眼看就要到還款期限。
沈硯之出身商賈世家,自幼便跟著父親學(xué)習(xí)經(jīng)商之道。父親去世后,他接手了家里的綢緞莊,起初憑借著誠信經(jīng)營和敏銳的眼光,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很快就在鎮(zhèn)上站穩(wěn)了腳跟。可近一年來,周邊幾個小鎮(zhèn)陸續(xù)開起了新的綢緞莊,他們不僅款式新穎,還常常降價促銷,搶走了大量客源。沈硯之不甘心,也學(xué)著降價,甚至不惜虧本進貨,想要奪回市場,可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不僅沒能挽回顧客,反而讓自己陷入了資金周轉(zhuǎn)的困境。
連日的焦慮讓沈硯之茶飯不思,夜里也難以入眠。他常常坐在燈下,翻看著父親留下的賬本,心中滿是迷茫:自己明明已經(jīng)拼盡全力,為何生意還是一落千丈?難道真的要讓父親一輩子的心血,毀在自己手里嗎?
有一天,一位常來光顧的老主顧李老先生看到沈硯之愁眉苦臉的模樣,忍不住問道:“硯之,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難事了?看你這狀態(tài),可比以前憔悴多了?!?br/>
沈硯之嘆了口氣,將自己的困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老先生。李老先生聽完,沉思片刻,說道:“硯之啊,我看你是鉆進死胡同里了。做生意講究的是順勢而為,不是一味地硬拼。我知道終南山上有一位云谷子先生,他精通《道德經(jīng)》,能從書中悟出人生與處世的真諦。你不妨去拜訪一下他,或許能從他那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br/>
沈硯之半信半疑,他雖聽說過《道德經(jīng)》是本蘊含大智慧的書,卻從未認真研讀,也不相信一本幾千年前的古書,能幫自己解決眼前的難題??扇缃褡咄稛o路,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yī)。他當即決定,關(guān)閉綢緞莊一段時間,前往終南山拜訪云谷子先生。
經(jīng)過數(shù)日的跋涉,沈硯之終于來到了終南山腳下。按照李老先生的指引,他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一路上,奇峰峻嶺,綠樹成蔭,偶爾傳來幾聲鳥鳴,讓他緊繃的神經(jīng)漸漸放松下來。走了大約半天的路程,他終于在一片竹林深處,找到了一間簡陋的茅屋,茅屋門口掛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 “云谷居” 三個字。
沈硯之整理了一下衣衫,輕輕敲了敲茅屋的門。片刻后,門開了,一位身著粗布麻衣、須發(fā)皆白的老者走了出來,他目光澄澈,面帶溫和的笑意,正是云谷子先生。
“施主遠道而來,不知有何指教?” 云谷子先生開口問道,聲音溫和而有穿透力。
沈硯之連忙躬身行禮,說道:“先生您好,晚輩沈硯之,來自江南水鄉(xiāng),因在經(jīng)商中遇到困境,聽聞先生精通《道德經(jīng)》,能解人生困惑,特來向先生請教?!?br/>云谷子先生側(cè)身讓沈硯之進屋,笑著說道:“施主不必多禮,進屋說話吧?!兜赖陆?jīng)》五千言,看似深奧,實則蘊含著最簡單的道理。若能悟透其中幾句精華,便能應(yīng)對世間諸多難題?!?br/>
茅屋內(nèi)陳設(shè)簡單,只有一張木桌、幾個竹椅和一個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各類古籍。云谷子先生給沈硯之倒了一杯熱茶,說道:“施主先喝杯茶,平復(fù)一下心緒。你且說說,你在經(jīng)商中遇到了哪些具體的難題?”
沈硯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熱茶,一股暖流從喉嚨涌入腹中,讓他感覺舒服了許多。他將自己如何與同行競爭、如何陷入資金困境的事情,再次詳細地講述了一遍。
云谷子先生靜靜地聽著,偶爾點頭,等沈硯之說完,他緩緩開口說道:“施主的困境,源于你太過執(zhí)著于‘爭’,卻忽略了《道德經(jīng)》中最根本的道理。《道德經(jīng)》雖內(nèi)容繁多,但最核心的精華,不過三句。你若能悟透這三句,不僅能解決眼前的經(jīng)商難題,更能受益終身?!?br/>沈硯之眼中閃過一絲期待,連忙說道:“還請先生賜教,晚輩一定用心領(lǐng)悟。”
云谷子先生拿起桌上的《道德經(jīng)》,翻到其中一頁,指著上面的文字,說道:“這第一句精華,便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br/>沈硯之疑惑地問道:“先生,水看似柔弱,怎么能稱得上‘上善’呢?而且經(jīng)商之道,不就是要與同行競爭,爭奪市場嗎?若是不爭,豈不是要被市場淘汰?”
云谷子先生微微一笑,說道:“施主此言差矣。水看似柔弱,卻蘊含著無窮的力量。你看那水滴,日復(fù)一日地滴落在石頭上,終能將堅硬的石頭滴穿;你看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