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座山都適合夏天去,但太白縣,是那種值得避暑名單上永遠留一個位置的地方。
海拔高、林子多、濕度剛剛好,清涼的風吹得手機都不愿解鎖,最關(guān)鍵——真沒蚊子。
在城市熱成平底鍋的時候,它在山林里打著自然空調(diào);別人喊著逃離酷暑,它在雨后拍下云海和丁達爾光。
為什么是太白縣?
名字很熟,地理很偏。
地處陜西寶雞最南,坐落在秦嶺主脈的腹地,因“太白山”得名,是典型的“一聽就有文化底蘊”的縣城。
它不靠海不靠湖,卻有山有林有溪流。
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在這里定居,山下埋著老祖宗的生活痕跡,山上長著從未斷代的原始森林。
可它最吸引人的,并不是“歷史”,而是“現(xiàn)在”:
這里不燥、不曬、不悶;夏天白天最高不超27℃,夜里蓋被剛剛好,最熱的時候都像別人家初秋。
太白不鬧騰,不花哨,卻格外適合拍照。
? 黃柏塬
清晨6點,大嶺子觀景臺是最早亮起來的地方。山霧翻滾,太陽像打翻的蛋黃,灑滿山頭。
大箭溝的彩色巖石河床,在清水里像天然的調(diào)色盤。慢門拍瀑布,水像一塊順著山滑下的綢緞,完全不需濾鏡修飾。
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秋色正濃,是它最會“出片”的時間段。
? 青峰峽
溪水飛瀉,撞擊石面發(fā)出沉穩(wěn)的回音。林間棧道伸進樹海,走上去像走進了宮崎駿動畫里的森林段落。
仰頭看樹,陽光一束一束穿下來,落在腳邊苔蘚上,透亮不刺眼。
雨后初晴是它最美的時候,整個山谷彌漫著薄霧,空氣像洗過一樣干凈。
? 太洋公路
車輪碾過濕漉漉的盤山路,兩邊是火紅金黃的林海。航拍下,公路像一條綢帶穿過色塊,長焦拍下則層次分明,每一幀都可當屏保。
日出前后容易撞上云海,最佳時段是清晨5:30—7:30。那種“人在路上、車在云中”的感覺,不用配詞都自帶詩意。
? 翠磯山
太白縣城不大,被翠磯山環(huán)抱著。站在聚仙樓頂樓,一眼就能看全縣城。
天晴時縣城清晰如模型,雨后云海翻涌,樓閣若隱若現(xiàn),有種仙俠劇開頭畫面的既視感。順光拍建筑,逆光拍云霧,都是好畫面。
? 核桃坪
秋天是這里的主場。丁達爾光透過樹葉,照亮一片苔蘚;低角度拍地面的蘑菇和落葉,顏色層次比濾鏡還精細。
走在儻駱古道的一段,像是在森林里翻閱一本厚重的地理圖冊。安靜到只能聽見自己的呼吸。
太白縣,不大不小,不急不躁。
風有山味,水帶冷意,云輕得像沒有重量。
它不爭不搶,卻在一整個暑熱的季節(jié)里,給人一個想慢下來、想安靜住幾天的理由。
雨后云開,山林浮現(xiàn),樹葉在風里晃,溪流在光里跳。
這座藏在秦嶺的縣城,把“涼爽”過成了生活本身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