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的環(huán)境其實無處不存在暴力,差別只在于有形無形,拳腳相向口出惡言有其殺傷力,但歧視或不重視他人的眼神這類舉動其實傷人的力道也不比前者少。
《葛城事件》劇情透過社會一隅開始講述,層層抽絲剝繭到家庭如何養(yǎng)成個人,說穿了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最具關(guān)鍵影響性的就是來自于家。
本片改編自日本真實隨機殺人事件“池田小學(xué)無差別殺童事件”,父親時常對家人使用暴力,母親也不擅于育兒,家庭之間的關(guān)系非常緊繃,也讓兇手長大后被診斷有精神分裂癥。
因為希望殺死更多人而被判死刑,因而犯下無差別殺人事件,在毫無悔意的情況下,成為戰(zhàn)后日本史上死刑處決最快者。只是本片比較像是借事啟發(fā),因為電影中的角色和情節(jié),全都是虛構(gòu)。
然而,《葛城事件》的主角并非兇手,而是造成他異常心理狀態(tài)的父親。喜歡說教、教訓(xùn)他人,甚至對于家人也時常動手動腳。當(dāng)其他電影都在為殺人犯家人抱不屈時,本片卻直指電影中的父親,是個間接養(yǎng)成殺人兇手的家伙。
“死刑會抹殺掉人類的可能性。”暴力父親、同樣懦弱的哥哥、無能的母親,除了親生家人之外,電影中還有另外一個家人,一名反對死刑決定嫁給在獄中的葛城稔,希望能就此改變他的一名女性。
而這個角色也可以對應(yīng)到現(xiàn)實中,與兇手在獄中結(jié)婚的女子。這個看似莫名其妙的角色,卻又像暗諷反對死刑的人權(quán)團體,徒勞無功的努力,只是另外一方面,卻又讓毫無悔意的葛城稔,說出令人牙癢癢的臺詞,彷彿死刑就是稱了他們的意。
北野武曾說,“對于只想找人殺死自己的濫殺人犯,死刑只會助長犯罪。”這也像是《庸才》里飾演男高中生的染谷將太,在殺死自己的敗類父親后,決定拿起刀子砍殺更多的敗類,當(dāng)為社會作出貢獻一樣。
《葛城事件》沒有支持或反對的立場,而是以雙面刃刻畫出,最寫實與殘酷的悲劇。
《葛城事件》
導(dǎo)演:赤堀雅秋
主演:三浦友和/ 南果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