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關于大疆降價的消息曾經一度引發(fā)市場熱議,但是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讓人奇怪的現象,正主大疆沒有說什么,反而是作為競爭對手的影石CEO出來為大疆“公開致歉”,這種別人生病我吃藥的玩法讓人不禁想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大疆降價,影石CEO公開致歉
據澎湃新聞的報道,大疆降價,影石道歉。
影石創(chuàng)新CEO劉靖康在微博發(fā)文提到,可能有一部分因為影石的原因導致大疆大幅降價,為表歉意,在10月2日到10月8日之間購買大疆產品的客戶,在微博下曬訂單證明可獲得影石100元無門檻代金券。
劉靖康還提到,轉發(fā)本條微博將抽送兩名幸運兒送影石消費級相機全家桶或者大疆OSMO系列全家桶。
此前大疆降價曾經成為全網關注的熱點輿論話題。10月9日,“部分大疆產品降價近千元”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引發(fā)熱議。據多個電商平臺大疆官方店鋪顯示,包含云臺相機、運動相機、手機穩(wěn)定器、無線麥克風、無人機等多款產品,于10月9日至10月14日降價。例如明星產品之一的云臺相機POCKET 3至高直降900元,活動價2799元起。
針對旗下多款明星產品降價,10月9日,大疆方面回應澎湃新聞記者稱,“本次價格調整是大疆為‘雙11’推出的常規(guī)促銷安排。為幫助消費者提前了解價格信息、更好地規(guī)劃購買決策,我們通過相關渠道對此次調整進行了預告說明?!?/p>
不過大疆并未為降價一事道歉,這番影石CEO為大疆“道歉”,引發(fā)不小爭議,被外界解讀為影石和大疆的火藥味進一步加劇。
二、別人生病我吃藥是什么玩法?
最近,大疆突如其來的 "雙十一" 降價潮與影石 CEO 劉靖康的 "公開致歉" 形成戲劇性呼應,"別人生病我吃藥" 的反常操作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又該怎么看?
首先,大疆與影石早就是劍拔弩張的狀態(tài)。今年7月,影石正式宣布全面進軍無人機市場,推出其首款消費級無人機產品,標志著這家以全景相機聞名的科技公司正式向“無人機巨頭”大疆的核心腹地發(fā)起挑戰(zhàn),雙方的競爭其實已經明面化,再加上影石的崛起路徑本就與大疆有諸多相似之處:兩者均從細分影像技術切入,憑借創(chuàng)新產品打開市場,逐步構建起品牌護城河。然而,當影石將戰(zhàn)火燒到無人機這一大疆已占據全球七成以上市場份額的領域時,競爭格局瞬間從“錯位發(fā)展”轉向“正面交鋒”。
面對影石的強勢進攻,大疆并未坐視,迅速以“反向突襲”作出回應——推出其首款全景相機產品,直接對標影石賴以起家的拳頭產品。此舉不僅展現了大疆強大的產品矩陣延展能力,更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你打我的主營,我也打你的根基。至此,雙方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針尖對麥芒態(tài)勢。這種“雙向狙擊”的競爭模式,表面上是產品線的交叉滲透,實則是企業(yè)戰(zhàn)略縱深與生態(tài)壁壘的全面博弈。然而,這種高度對稱的競爭關系,極易引發(fā)價格戰(zhàn)、輿論戰(zhàn)等非理性對抗,而近期大疆突然宣布無人機產品降價、影石CEO公開致歉的事件,正是這一緊張態(tài)勢的集中體現。
其次,影石的做法其實是一種巧妙的流量營銷策略。當大疆采取降價策略,影石CEO隨之公開致歉時,看似突兀且戲劇化的情節(jié)實則是一種巧妙的營銷噱頭。在信息傳播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流量就是注意力經濟時代的硬通貨。大疆主動降價,無疑是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補貼消費者,降低了產品的準入門檻,短期內能夠有效刺激銷量增長。然而,影石并未被動承受這一沖擊,而是以CEO公開致歉的獨特方式入場。這一行為巧妙地借助了大疆降價所帶來的巨大流量,將自己推到了公眾視野的中心。
消費者出于好奇心理,會去探究事情的原委,進而了解到影石的產品特點和企業(yè)理念。這種借力打力的手法,使得影石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廣泛的曝光度,實現了低成本的品牌推廣。從營銷效果上看,確實達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它打破了傳統(tǒng)廣告投放模式的高成本束縛,利用事件本身的爭議性和話題性,引發(fā)了媒體的廣泛報道和社交平臺上的熱烈討論,讓更多人知曉了這兩個原本只在特定領域知名的品牌。而且,這種帶有情感色彩的互動更容易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相較于干巴巴的產品參數介紹,更具記憶點和傳播力。
第三,如此針對性的博弈猶如走鋼絲,存在著極高的風險。當企業(yè)將戰(zhàn)略重心從產品創(chuàng)新轉向輿論攻防,競爭便容易滑向非理性對抗的深淵。大疆與影石的相互狙擊,表面上是市場策略的博弈,實則暴露了科技企業(yè)在成長過程中常見的“路徑依賴”困境:即過度依賴對手的動向來定義自身戰(zhàn)略,而非基于用戶需求與技術趨勢進行獨立判斷。一旦陷入這種“你打我一下,我必還手”的膠著狀態(tài),企業(yè)將被迫投入大量資源用于價格戰(zhàn)、公關戰(zhàn)甚至專利訴訟,從而擠占本應用于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的資源。
歷史經驗表明,過度依賴短期營銷手段的競爭,往往會導致“內卷化”加劇。例如,智能手機行業(yè)曾因過度聚焦參數對比與價格廝殺,導致全行業(yè)創(chuàng)新乏力,陷入同質化泥潭。大疆與影石若持續(xù)以“你出新品我降價,你降價我道歉”為競爭主軸,不僅會消耗雙方的品牌價值,更可能錯失在自動駕駛、AI影像、空間計算等前沿領域布局的先機。更危險的是,這種公開化的對抗極易激化企業(yè)間的敵意,導致合作可能性的徹底關閉。
在產業(yè)鏈高度協(xié)同的今天,企業(yè)間本應存在技術共享、標準共建的合作空間,但一旦陷入“你死我活”的零和思維,便可能因一紙禁令、一項專利訴訟而徹底決裂,最終兩敗俱傷。此外,消費者作為最終裁判者,雖短期內享受了價格紅利與話題娛樂,但長期來看,若企業(yè)因內耗而放緩創(chuàng)新步伐,最終損害的仍是用戶體驗與行業(yè)進步。
第四,守正創(chuàng)新的長期主義才是產業(yè)最該有的。長期來看,企業(yè)競爭終究還是要回歸到中正平和的長期主義態(tài)度上來。短期的輿論戰(zhàn)、營銷戰(zhàn)或許能帶來一時的風光,但如同曇花一現,難以支撐企業(yè)的百年基業(yè)。真正決定企業(yè)命運的是持續(xù)不斷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堅實的核心競爭力。對于大疆而言,其多年來在全球無人機市場的領先地位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對飛行控制技術、圖像傳輸穩(wěn)定性等方面的不懈鉆研與突破。同樣,影石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也需要深耕自己的核心技術領域,比如提升相機畫質、優(yōu)化拍攝算法等。只有不斷投入資源進行基礎研究和技術創(chuàng)新,才能打造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產品和服務,建立起穩(wěn)固的競爭壁壘。就像蘋果公司之所以能夠在智能手機行業(yè)長期保持領先地位,靠的不是頻繁的價格調整或惡意詆毀競爭對手,而是每年推出的新品都在性能、設計和用戶體驗上有顯著提升,讓消費者愿意為其高昂的價格買單。
可以說,影石與大疆的這場博弈,既是行業(yè)轉型期的必然陣痛,也是對企業(yè)戰(zhàn)略定力的考驗。"別人生病我吃藥" 的營銷巧思或許能贏得一時關注,但唯有以中正平和的心態(tài)深耕核心技術、構建用戶價值,才能在產業(yè)變革中真正立穩(wěn)腳跟。畢竟,市場最終記住的,永遠是那些定義了產品形態(tài)、創(chuàng)造了用戶需求的創(chuàng)新者,而非擅長借勢營銷的機會主義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