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學之夜,想講一個關于長江和文學的故事。長江哺育了文明,而文學又塑造了長江?!毕腋枨G楚,文脈長江。10月18日,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和湖北大學主辦的“青春江河·文脈荊楚”湖北文學之夜在湖北大學禮堂璀璨上演。
湖北文學之夜是“遇見長江”文學周系列活動之一,分為“江天激浪”“沃土升華”和“星河弄潮”三個篇章。活動通過“文”“藝”互聯(lián),將第22屆新青年小說大賽一等獎、“筆尖上的湖北”征文比賽一等獎和“第22屆新青年小說大賽”組織獎頒獎禮與文藝節(jié)目相融合,讓文學“活”過來,呈現(xiàn)一場文學與文藝交相輝映的視聽盛宴。
晚會節(jié)目融合音樂詩舞、情景演繹、影像燈光多元藝術形式,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文學劇場。說唱《破繭尋光》用音樂串聯(lián)第22屆新青年小說大賽獲獎作品;情景誦讀《雷公不打種竹郎》展現(xiàn)咸寧楠竹爆筍的生命力;情景演繹《雷公不打種竹郎》《巴東的冬天》《青春的N次方》將人物從書中帶來,文學作品與現(xiàn)實舞臺在此刻完成交匯。詩樂舞《代表作》《燈火里的中國》《長江之歌》描繪筆尖上的湖北,文學里的中國,奏響長江文脈的頌歌。
本次晚會揭曉了第22屆新青年小說大賽一等獎和組織獎獲獎名單,湖北大學楊琴《遇山》等5篇作品榮獲一等獎,武漢大學等8所高校獲評“優(yōu)秀組織獎”,吳昊琳等8位老師獲評“優(yōu)秀指導教師”。同期舉行的“荊山楚水?荊風楚韻——筆尖上的湖北”主題征文一等獎獲獎名單也在晚會上公布,最終評選出一等獎4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及優(yōu)秀獎50名。
楊琴上臺領獎時說:“這次拿一等獎,我覺得這獎不是頒給我的,而是頒給富有煙火氣的生活的。往后我還想跟著這些煙火氣走,像長江跟著大地走一樣,通過富有生活質(zhì)感的故事書寫——不追求華麗,只追求真實和真誠,這就是我對文學的追求,也是我往后要一直走的路。”《巴東的冬天》的作者譚新芝來自湖北恩施。身著土家族民族服飾的她在領獎臺上對學生們深情寄語,希望青年們能以赤子心承文脈,深入生活點滴,用青春書寫時代。
據(jù)悉,湖北文學之夜是2025“遇見長江”文學周的重頭戲,文學周還將舉辦“長江文化視域下的地方性寫作”專題研討會。(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翀 通訊員 周錦杰 鐘宇菲 易志慧 朱景怡)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