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xiàn)場 陳波攝
每月20日,資陽市樂至縣都比平日更熱鬧與溫馨。10月18日,一場名為“20愛心集市”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陳毅廣場上溫情開啟。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集市巧妙融入了“川超聯(lián)歡”元素,不僅保留了便民服務的溫情底色,更添鄉(xiāng)村振興的活力與熱度,讓這場每月一度的“趕場”成為市民共建共享、傳遞文明的溫情“會客廳”。
從“得到”到“感到”
服務背后的情感增值
“阿姨,您這發(fā)型一換,年輕了10歲!”在“便民小板凳”義剪區(qū),志愿者的夸贊讓前來理發(fā)的老人笑逐顏開。她得到的不僅是一次免費理發(fā),更是一份被關注的溫暖。
“孩子們在外地,這些每月都來的志愿者讓我感到格外親切,就像自己的娃娃一樣?!睆埬棠痰脑?,道出了許多老人的心聲。
在這里,價值不以金錢衡量。
義診志愿者的一聲聲叮囑,助聽器服務人員的一次次專業(yè)調試,應急救護隊員手把手教會的急救技能……這些瞬間,為“得到”的服務注入了“感到”的溫度。
市民王先生在體驗完非遺剪紙后感慨道:“以前覺得公益很遠,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它就在身邊,就是這種被惦記、被關懷的感覺。”
從“流量”到“留量”
達人鏡頭里的“樂至暖流”與“川超熱度”
活動的魅力也吸引了網(wǎng)絡達人的關注。
本地達人楊婉怡這次沒有選擇熱鬧的帶貨模式,而是舉著手機,靜靜地穿行于各個攤位,進行“走播”。她的鏡頭里,是志愿者專注的神情,是老人理完發(fā)后滿意的端詳,是孩子學會剪紙后驕傲的笑臉。
“我想帶粉絲看的,不只是商品,更是這座小城的精氣神。”楊婉怡表示,她希望將線上的“流量”轉化為對樂至人文魅力的“心留量”。
與此同時,本地達人唐琪英則在“川超聯(lián)歡·集市助農”專區(qū)熱情推介童家鎮(zhèn)、中天鎮(zhèn)等多個鄉(xiāng)鎮(zhèn)的特色農副產(chǎn)品,通過直播帶貨將“川超”活力注入愛心集市?,F(xiàn)場還設置了集中收看川超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吸引不少市民駐足,為愛心集市增添了一份別樣的熱鬧與凝聚力。
她們的直播,如同一根線,將廣場上的溫暖瞬間與川超的熱情串聯(lián)成一股動人的“樂至暖流”,傳遞到更遠的遠方。
從“場地”到“場域”
構建城市“文明記憶”
如今,“20愛心集市”已超越單一的活動范疇,演變成一個促進情感交融、生成共同記憶的文明“場域”。
綠島文化的剪紙志愿者發(fā)現(xiàn),每次活動都有“回頭客”,“有位大姐每月都來,說不是為了學新花樣,就是喜歡這里熱熱鬧鬧、互幫互助的‘人氣兒’?!?/p>
樂至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愛心集市’的成功,在于它用一種常態(tài)化、低成本且富有生命力的方式,營造了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公共空間。此次融入‘川超’元素,更讓集市在服務市民的同時,拓展了文明實踐的廣度。它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從概念走向生活,變成了群眾可觸摸、可感知的鮮活體驗,最終沉淀為屬于全體樂至人的溫暖記憶。”
“20愛心集市”每月一次的愛心之約,用最樸素的方式證明: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正是由這些充滿人情味的尋常時刻壘砌而成。在這里,人們交換的不僅是服務,更是一座小城的溫度與情懷。(張鳳莉、陳波、陳欣、吳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