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陽明心學:揭示人性本質(zhì)》是一個系列,通過王陽明把陽明心學運用到實踐中的案例,一步步揭示人性本質(zhì),以幫助我們與人交往時,正確認識人性、運用人性。本專欄通俗易懂,建議從第一章看起。
違背人性規(guī)律,必敗無疑。王陽明在南贛能剿匪成功,自始至終,都是在利用人性的規(guī)律。
在陽明心學中,人性是無善無惡的,因此,當一個人有了善惡的表現(xiàn)時,說明他們的心中都有某種私欲。滿足土匪的私欲,讓他們一步步失去警惕之心,再將他們一網(wǎng)打盡,這是王陽明在南贛剿匪時,常常采用的方法。
從王陽明剿匪的過程來看,大部分人,都是敗在這兩個人性弱點上。下面,我們通過王陽明圍剿盤踞在橫水、左溪的謝志山為例,進行詳細講解:
第一條人性弱點:自信。
做人要自信,不過,在陽明心學中,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在王陽明看來,如果一個人的自信,不以良知為指導,那么,他的自信就會處于波動中,會不斷在狂妄、自以為是中變換。
謝志山無疑是一個自信的人,他與南贛眾多土匪不同。南贛的很多土匪,都是目不識丁的農(nóng)民,要么是被當?shù)卮髴羲?,成了土匪,要么是被官府的苛捐雜稅弄得走投無路,不得不鋌而走險。
![]()
謝志山是一個文人,他在青少年時期讀了很多書,善于兵法。在封建社會,讀書人很受人尊重,他即使不當土匪,也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沒錯,謝志山是自愿上山當土匪的,而且,他是一個有野心的土匪,他自稱“征南王”,欲占據(jù)整個南方。
從陽明心學的角度來看,謝志山是一個有志向的人,他的志向,就是要與明朝搶奪江山。當然,這樣的志向,是違背良知和天理的,自然難以實現(xiàn)。
不過,謝志山的理想,還是吸引很多人與他當土匪。從當時的實力來看,他僅次于同樣有政治理想,號稱“金龍霸王”的池仲容。
有了志向的謝志山,行為也與其他土匪不一樣,他常常召集人馬,攻打官府。不過,他的實力還稍微欠缺一點,還未能有攻城略地的力量。
謝志山之所以敢如此膽大妄為,是他沒有把官府的部隊放在眼里。
當?shù)弥蹶柮饕獊砉ゴ蛩臅r候,謝志山的自信鼓舞了他的手下嘍啰們,都沒有把王陽明放在眼中。
謝志山自信的理由有三點:
![]()
一是南贛官兵多次對他進行圍剿,但都被他打敗。因此,王陽明如果不調(diào)遣廣東的狼兵,他根本不怕。在謝志山看來,南贛的部隊不僅沒有戰(zhàn)斗力,數(shù)量也沒有他多。
二是自己的地形險峻、堅固,官兵即使攻上山,也會陷入他設(shè)計的各種陷阱。謝志山并不知道,王陽明已經(jīng)獲得他山寨的軍事地圖了。
三是謝志山已經(jīng)看出王陽明戰(zhàn)術(shù)的破綻了。由于王陽明攻打詹師富、陳曰能等土匪時,采取的戰(zhàn)術(shù)都是偷襲。自認為懂兵法的謝志山盲目地認為,只要自己加強防備,王陽明就不可能偷襲成功。
當一個人自信的時候,他的內(nèi)心就有很多優(yōu)越感,覺得自己已經(jīng)智慧超群了。在陽明心學中,這都是良知被私欲遮蔽的原因,極端危險。
除了自信這條人性弱點外,另外一條弱點,更是可以讓一個人直接處于敗局。請繼續(xù)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