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lián)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請知悉
"老陳,聽說趙秀蘭那個老太太最近像換了個人。"
蘇曉梅放下手里的賬單,"六十五歲的人了,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往外跑。"
陳志遠從報紙上抬起頭,"她一個人住那么大房子,兒女都在外地,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蘇曉梅湊過來,壓低聲音,"我問過她,她說找到了什么新型養(yǎng)老模式,既不用找保姆,也不用住養(yǎng)老院,還不拖累兒女。"
陳志遠合上報紙,"世上哪有這么好的事?"
![]()
01
陳志遠盯著桌上那堆養(yǎng)老院的宣傳冊。
封面上的老人笑得很燦爛。但價格表讓他心里發(fā)涼。
"一個月六千。"他把其中一本推給蘇曉梅,"這還是最便宜的。"
蘇曉梅翻了翻,"設施看起來不錯啊。"
"你看清楚沒有,這個價格只包基本護理。"陳志遠指著小字,"洗澡要另外收費,看病要另外收費,連剪個指甲都要錢。"
蘇曉梅放下冊子,"那咱們再看看別的。"
另一本更厚。裝幀精美,像酒店宣傳冊。
"這個怎么樣?"
陳志遠看了眼價格,"一萬二。"
蘇曉梅倒吸一口涼氣。
"還是雙人間的價格。"陳志遠補充,"單人間要一萬八。"
兩人默默坐著。
客廳里只有時鐘滴答聲。
陳志遠今年五十八。再過兩年就退休了。
這個年紀,該考慮養(yǎng)老問題了。
兒子陳峰在深圳做程序員。工資不算低,但房價更不算低。
前幾天打電話回來,聲音里帶著疲憊。
"爸媽,我這邊房子還在還貸。暫時接不了你們過來。"
陳志遠當時說沒關系。但心里清楚,這個"暫時"可能要持續(xù)很久。
也不怪兒子?,F(xiàn)在年輕人壓力都大。
蘇曉梅把宣傳冊一本本合起來。
"要不咱們請個保姆?"
"保姆現(xiàn)在也不便宜。"陳志遠算了算,"住家的至少四千。還不包吃住。"
"那不住家的呢?"
"不住家的,晚上出了事怎么辦?"
蘇曉梅想想也是。她有個同事,八十歲的老母親夜里摔了一跤。保姆不在,躺在地上整整一夜。第二天才被發(fā)現(xiàn)。
"而且保姆這個事,風險挺大的。"陳志遠繼續(xù)說,"萬一遇到不靠譜的,偷東西還是小事,萬一對老人不好..."
話沒說完,兩人都明白。
新聞里這樣的事不少見。
蘇曉梅嘆了口氣,"那咱們到底怎么辦?"
陳志遠沒有回答。
他走到窗邊,看著外面的小區(qū)。
這里住了十幾年了。環(huán)境熟悉,鄰居也都認識。
真舍不得搬走。
"對了。"蘇曉梅想起什么,"我前幾天遇到樓下的趙秀蘭。"
"怎么了?"
"她看起來跟以前不太一樣。"
陳志遠轉過身,"哪里不一樣?"
"精神頭特別好。以前見到她,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F(xiàn)在不一樣了,整個人都很有活力。"
趙秀蘭住在他們樓下。六十五歲,獨居。
她丈夫五年前去世了。兩個兒子,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廣州。
平時很少回來。
按理說,這樣的老人應該挺孤單的。
但最近確實不一樣了。
"昨天我在電梯里遇到她,穿得很精神,還化了妝。"蘇曉梅回憶著,"我問她去哪里,她說去參加活動。"
"什么活動?"
"沒說具體什么。但看起來挺高興的。"
陳志遠若有所思。
"而且她最近經常出門。以前一個星期都不見她下樓一次?,F(xiàn)在幾乎天天往外跑。"
"可能是報了什么老年大學吧。"
"不像。老年大學哪有天天上課的?"蘇曉梅搖頭,"而且她回來的時候,總是很興奮的樣子。"
陳志遠覺得有趣。
"要不你去問問她?"
"我問過了。"蘇曉梅神秘兮兮地說,"她說她找到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什么新的生活方式?"
"她說不用找保姆,不用住養(yǎng)老院,還不用拖累兒女。"
陳志遠愣了愣。
這不正是他們愁的事嗎?
"她具體怎么說的?"
"就說了這么幾句。然后就說改天詳細跟我說。"蘇曉梅聳聳肩,"但這幾天都沒遇到她。"
陳志遠在房間里踱步。
心里琢磨著這事。
世上真有這么好的事?
既不用花錢請保姆,也不用住養(yǎng)老院,還不用麻煩兒女。
聽起來像天方夜譚。
但趙秀蘭確實看起來不一樣了。
以前見到她,總是拎著菜籃子,步履蹣跚。
現(xiàn)在走路都帶風。
"要不明天我下樓轉轉,看能不能碰到她。"陳志遠說。
蘇曉梅點點頭,"你去問問吧。反正也不損失什么。"
02
第二天早上,陳志遠特意早起。
他在小區(qū)里轉了一圈,沒見到趙秀蘭。
上午又轉了一圈,還是沒有。
中午吃飯的時候,蘇曉梅問起來。
"沒遇到??赡艹鋈チ?。"
"那下午再試試。"
下午三點,陳志遠再次下樓。
這次運氣不錯。
剛走到花園,就看到趙秀蘭從外面回來。
她穿著一身淡藍色的運動裝,頭發(fā)梳得整整齊齊。
臉上帶著笑容,步子很輕快。
![]()
"趙姐。"陳志遠主動打招呼。
"哎呀,老陳。"趙秀蘭停下腳步,"這是剛散步回來?"
"是啊。"陳志遠看了看她,"趙姐這是去哪了?看起來心情不錯。"
趙秀蘭笑了笑,"去參加了個活動。"
"什么活動?"
"說來話長。"趙秀蘭看了看手表,"改天有時間咱們好好聊聊。"
眼看她要走,陳志遠趕緊說,"趙姐,我聽曉梅說,您找到了什么新的養(yǎng)老方式?"
趙秀蘭停下腳步。
眼神里有些驚訝,也有些戒備。
"曉梅跟您說的?"
"就是隨便聊聊。"陳志遠解釋,"我們現(xiàn)在也在考慮這方面的事。"
趙秀蘭打量了他一會兒。
"老陳,您今年多大了?"
"五十八。"
"哦,馬上退休了。"趙秀蘭點點頭,"確實該考慮這些了。"
"是啊??戳瞬簧兖B(yǎng)老院,都不太滿意。"
"養(yǎng)老院那些地方,我也去看過。"趙秀蘭搖頭,"要么環(huán)境差,要么太貴。"
"就是這個問題。"陳志遠接話,"所以想聽聽您有什么好的建議。"
趙秀蘭猶豫了一下。
"老陳,這么說吧。我現(xiàn)在確實找到了一種很好的方式。"
"能說說是什么嗎?"
"這個..."趙秀蘭看起來有些為難,"不是我不想說,是這個事比較特殊。"
"怎么特殊?"
"怎么說呢,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趙秀蘭想了想,"而且也不是我說了算。"
陳志遠更好奇了。
"那誰說了算?"
"有專門的人負責這個事。"趙秀蘭從包里掏出一張名片,"您如果真的感興趣,可以聯(lián)系這個人。"
陳志遠接過名片。
名片很簡單。只有一個名字:江浩。
下面是電話號碼。
職業(yè)欄寫著:生活規(guī)劃師。
"生活規(guī)劃師?"陳志遠念了一遍,"這是什么職業(yè)?"
"就是專門幫人規(guī)劃生活的。"趙秀蘭解釋,"特別是老年生活。"
"那我可以直接給他打電話?"
"可以。但您得想清楚。"趙秀蘭認真地說,"這個事不是開玩笑的。"
"什么意思?"
"意思是,如果您只是隨便問問,就別浪費人家時間了。"
陳志遠看出她的嚴肅。
"我是認真的。確實在考慮養(yǎng)老問題。"
"那好。您打電話的時候,就說是我介紹的。"趙秀蘭停頓了一下,"但有一點我得提醒您。"
"什么?"
"這個江浩,人很不錯。但他對人有要求。"
"什么要求?"
"具體的我也說不清楚。反正不是所有人都能通過他的篩選。"
陳志遠越聽越覺得神秘。
"那您是怎么通過篩選的?"
趙秀蘭笑了。
"這就是我不能詳細說的原因。"她拍拍陳志遠的肩膀,"您自己去了解吧。如果合適,自然會明白。如果不合適,說了也沒用。"
說完,她轉身往樓里走。
陳志遠站在原地,看著手里的名片。
回到家,蘇曉梅正在廚房做飯。
"怎么樣?問到什么了嗎?"
陳志遠把名片給她看。
"江浩?生活規(guī)劃師?"蘇曉梅念了一遍,"這是什么職業(yè)?"
陳志遠把和趙秀蘭的對話復述了一遍。
蘇曉梅聽完,皺著眉頭。
"聽起來挺神秘的。"
"確實神秘。"陳志遠坐在沙發(fā)上,"但趙秀蘭確實變了很多。"
"那您打算給這個江浩打電話?"
"想打。但有點擔心。"
"擔心什么?"
"萬一是什么騙局呢?"陳志遠說出心里的顧慮,"現(xiàn)在專門騙老年人的套路太多了。"
蘇曉梅想想也是。
"但趙秀蘭看起來不像被騙的樣子啊。"
"這就是奇怪的地方。"陳志遠轉著手里的名片,"她確實精神好了很多。"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
"要不這樣。"蘇曉梅建議,"您先打個電話問問。就在電話里聊聊,不見面??纯磳Ψ秸f什么。"
陳志遠覺得這個建議不錯。
電話里聊聊,總不會有什么風險。
"行,我試試。"
他拿起手機,撥通了名片上的號碼。
響了幾聲,有人接了。
"您好,我是江浩。"
聲音很年輕,普通話標準,聽起來挺有禮貌。
"您好,我是陳志遠。是趙秀蘭介紹的。"
"哦,趙阿姨介紹的。"江浩的聲音變得熱情一些,"陳叔叔,您找我有什么事嗎?"
"是這樣的,我聽趙秀蘭說,您是做生活規(guī)劃的?"
"是的。主要是針對中老年人的生活規(guī)劃。"
"能具體說說嗎?"
江浩在電話里停頓了一下。
"陳叔叔,這個在電話里說不太清楚。要不我們找個時間見面聊?"
陳志遠有些猶豫。
"見面聊的話,在哪里?"
"您比較方便去哪里?"江浩問,"我可以配合您的時間和地點。"
這個回答讓陳志遠的戒備心降低了一些。
如果是騙子,一般都會指定地點。
"要不就在我們小區(qū)附近吧。有個星巴克。"
"可以。您看明天下午怎么樣?"
"明天下午可以。"
"那就明天下午三點。星巴克見。"江浩停頓了一下,"對了,陳叔叔,您可以帶上您愛人一起來。"
這句話讓陳志遠更放心了。
騙子一般不會建議帶家人。
"好的,那明天見。"
掛了電話,蘇曉梅問,"怎么樣?"
"約了明天下午見面。"陳志遠復述了通話內容,"聽起來還算正常。"
"那明天我們一起去。"
03
第二天下午,兩人提前到了星巴克。
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陳志遠點了杯咖啡,蘇曉梅要了杯茶。
三點鐘,一個年輕男人走進來。
四十歲左右,穿著很得體。白襯衫,深色褲子,皮鞋擦得很亮。
他環(huán)顧了一下,目光停在陳志遠他們這桌。
走過來問,"請問是陳叔叔嗎?"
"是的,您是江浩?"
"對,我是江浩。"男人伸出手,"很高興見到您。"
陳志遠和他握手。
江浩的手很溫暖,握手很有力。
"這是我愛人蘇曉梅。"
"阿姨好。"江浩禮貌地點頭,"我去買杯咖啡,馬上回來。"
![]()
幾分鐘后,江浩端著咖啡回來。
"不好意思,讓您們等了。"
他坐下后,直接切入正題。
"趙阿姨跟您說了多少?"
"說得不多。"陳志遠實話實說,"她說您做生活規(guī)劃,特別是養(yǎng)老規(guī)劃。"
"是的。"江浩點頭,"我的工作就是幫助中老年人找到最適合的養(yǎng)老方式。"
"具體是怎么做的?"蘇曉梅問。
"這個說起來比較復雜。"江浩喝了口咖啡,"不過我可以先問問您們的情況。"
"我們的情況?"
"比如年齡,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經濟條件等等。"
陳志遠想了想,這些問題不算隱私。
"我五十八,她五十六。身體都還不錯。有一個兒子,在深圳工作。經濟條件中等吧,不算富裕,但也不缺錢。"
江浩聽著,偶爾點頭。
"您們現(xiàn)在住的房子是自己的?"
"是的。"
"面積多大?"
"一百二十平。三室兩廳。"
"兒子有沒有計劃接您們過去同?。?
陳志遠和蘇曉梅對視了一眼。
"暫時沒有這個計劃。"
江浩明白了。
"那您們考慮過什么樣的養(yǎng)老方式?"
"看過一些養(yǎng)老院,但都不太滿意。"蘇曉梅說,"要么環(huán)境不好,要么太貴。"
"考慮過請保姆嗎?"
"考慮過。但擔心不靠譜。"
江浩聽完,沉默了一會兒。
"您們的情況,我基本了解了。"他抬起頭,"我覺得您們可能適合我們的方案。"
"什么方案?"陳志遠立刻問。
"一種全新的養(yǎng)老模式。"江浩的眼中有種特別的光芒,"既不需要住養(yǎng)老院,也不需要請保姆,更不會給子女添麻煩。"
這正是他們想要的。
"能詳細說說嗎?"
"可以。但在說之前,我需要確認一件事。"
"什么事?"
"您們是真的想改變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還是只是隨便了解一下?"
江浩的表情變得嚴肅。
"因為我要介紹的這個模式,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養(yǎng)老方式。它需要參與者有一定的思想準備。"
陳志遠感受到了某種緊迫感。
"我們是認真考慮的。"
"那好。"江浩點點頭,"我可以先給您們看一些案例。"
他從包里拿出一個平板電腦。
點開一個視頻。
視頻里是一對老夫婦,看起來七十多歲。
但精神狀態(tài)很好,正在一個漂亮的客廳里和人聊天。
"這對老人,今年分別73和71歲。"江浩介紹,"加入我們的項目已經三年了。"
"他們看起來很不錯。"蘇曉梅說。
"確實不錯。"江浩滑動屏幕,"再看這個。"
另一個視頻。一個六十多歲的女人,正在教一群孩子畫畫。
"這位阿姨65歲,以前是小學老師?,F(xiàn)在通過我們的平臺,繼續(xù)發(fā)揮自己的專長。"
陳志遠看著這些視頻,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這些老人看起來都很充實,很快樂。
"那具體是什么模式呢?"他忍不住問。
江浩合上平板電腦。
"簡單說,就是一個基于互助的養(yǎng)老社區(qū)。"
"互助?"
"對。參與者既是服務的提供者,也是服務的享受者。"
陳志遠有些困惑。
"能說得再具體一點嗎?"
"比如說,您現(xiàn)在58歲,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專業(yè)技能。"江浩舉例,"您可以利用這些優(yōu)勢,為年紀更大的老人提供服務。同時,當您年紀大了,需要照顧的時候,也會有人為您提供服務。"
這個概念聽起來有意思。
"那怎么保證公平呢?"蘇曉梅問,"如果我付出得多,得到得少怎么辦?"
"這就是我們系統(tǒng)的核心。"江浩眼中閃著光,"我們有一套完整的積分體系。您提供的每一項服務,都會獲得相應的積分。將來需要服務的時候,用積分來兌換。"
陳志遠覺得這個想法很有創(chuàng)意。
"那積分怎么計算?"
"根據(jù)服務的內容、時長、難度等因素綜合計算。"江浩解釋,"比如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積分就比較高。做一般的家務,積分就相對較低。"
"聽起來挺公平的。"
"而且我們有專門的管理團隊,確保服務質量。"江浩繼續(xù)說,"如果服務不到位,會扣除積分。如果服務特別好,還有額外獎勵。"
蘇曉梅聽得很認真。
"那這個社區(qū)在哪里?"
"我們在城市的不同區(qū)域都有點。"江浩說,"根據(jù)參與者的居住位置,就近安排。"
"我們可以去看看嗎?"陳志遠問。
江浩看了看手表。
"可以。不過今天時間有點晚了。"他想了想,"要不明天,我?guī)鷤內ヒ粋€社區(qū)點看看?"
"明天可以。"
"那就明天下午兩點,我來接您們。"
江浩站起身,"今天就先到這里。您們回去可以考慮一下。"
"好的。"
江浩走后,陳志遠和蘇曉梅坐在星巴克里繼續(xù)聊。
"這個想法挺新穎的。"蘇曉梅說。
"是挺有意思。"陳志遠點頭,"就是不知道實際操作起來怎么樣。"
"明天去看看就知道了。"
回到家,兩人把今天的情況仔細梳理了一遍。
江浩給人的印象不錯。
說話有條理,回答問題也很耐心。
不像是騙子。
而且他提到的那個互助養(yǎng)老模式,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
"如果真的能做到他說的那樣,確實挺好的。"蘇曉梅說。
"關鍵是要看實際效果。"陳志遠更理性一些,"明天去實地看看,就能判斷個大概了。"
04
第二天下午,江浩準時到了小區(qū)門口。
他開著一輛黑色的轎車,看起來很新。
"陳叔叔,阿姨,上車吧。"
車里很干凈,音響里放著輕音樂。
"我們去的這個地方,離這里不遠。"江浩邊開車邊介紹,"大概二十分鐘就到。"
"那里有多少人?"陳志遠問。
"這個社區(qū)點有十八戶人家。"江浩回答,"年齡從55歲到80歲不等。"
"都是什么樣的人?"
"各行各業(yè)的都有。有退休教師,有醫(yī)生,有工程師,也有普通工人。"
車子在一個高檔小區(qū)門口停下。
"到了。"
江浩帶著他們進入小區(qū)。
![]()
環(huán)境很好,綠化做得不錯,看起來挺高檔。
"這個小區(qū)的房價不便宜吧?"蘇曉梅問。
"確實不便宜。"江浩坦率地說,"但參與我們項目的人,不一定要買房。也可以租房。"
他們來到一棟樓前,江浩按了電梯。
"我們要去的這戶人家,是項目的早期參與者。"
電梯停在八樓。
江浩按響了804室的門鈴。
開門的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
頭發(fā)梳得整整齊齊,穿著干凈的家居服。
"江浩,你來了。"老太太笑著說,"這就是你說的那對夫婦?"
"是的。"江浩介紹,"這位是王奶奶,今年74歲。"
"王奶奶好。"陳志遠和蘇曉梅打招呼。
"快進來,快進來。"王奶奶很熱情,"我正在準備茶呢。"
房子裝修得很溫馨。
客廳里擺著鮮花,茶幾上放著水果。
"請坐,請坐。"王奶奶招呼著,"老頭子去買菜了,一會兒就回來。"
陳志遠四處看了看。
房子收拾得很干凈,生活用品擺放得井井有條。
墻上掛著一些照片,看起來是一家人的合影。
"王奶奶,您在這里住了多久了?"蘇曉梅問。
"三年多了。"王奶奶端著茶走過來,"自從參加了這個項目,生活完全不一樣了。"
"哪里不一樣?"
"以前一個人在家,特別無聊。孩子們都忙,很少回來。"王奶奶坐下來,"現(xiàn)在不一樣了,每天都有事情做,每天都有人交流。"
這時,門開了。
一個老頭子提著菜籃子進來。
"喲,有客人啊。"老頭子看起來也挺精神,"我是王大爺,今年76。"
江浩又介紹了一遍。
王大爺放下菜籃子,走過來和他們握手。
"您們是打算加入我們這個項目?"
"先了解了解。"陳志遠說。
"那您們算是找對人了。"王大爺坐下來,"我們老兩口可是這個項目的受益者。"
"能說說具體怎么受益嗎?"
王大爺和王奶奶相視一笑。
"這么說吧,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比退休前還要充實。"
"怎么充實?"
"我以前是中學數(shù)學老師。"王大爺說,"現(xiàn)在通過這個平臺,給一些孩子補課。既能發(fā)揮專長,又能賺取積分。"
"我以前在醫(yī)院工作。"王奶奶接話,"現(xiàn)在負責照顧一些身體不太好的老人。"
陳志遠覺得有趣。
"那您們自己需要照顧的時候呢?"
"我們現(xiàn)在身體還不錯,暫時不需要別人照顧。"王大爺說,"但積分已經攢了不少。將來用得著。"
"積分是怎么算的?"蘇曉梅問。
"這個江浩比我們清楚。"王奶奶看向江浩,"你給他們詳細說說。"
江浩正要開口,王奶奶的手機響了。
她看了看號碼,臉色微微變了。
"不好意思,我接個電話。"
王奶奶走到陽臺上接電話。
聲音不大,但能聽出語調有些緊張。
王大爺也站起身。
"我去廚房準備一下。一會兒留下來吃飯吧。"
"不用麻煩了。"陳志遠連忙說。
"不麻煩,不麻煩。"王大爺走向廚房。
客廳里只剩下陳志遠、蘇曉梅和江浩。
江浩看了看陽臺上的王奶奶,又看了看手表。
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陳叔叔,阿姨,您們覺得這個環(huán)境怎么樣?"他轉移話題。
"挺好的。"蘇曉梅回答,"王奶奶和王大爺看起來都很有活力。"
"是的。這就是我們項目的效果。"江浩說,"讓老年人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這時,王奶奶從陽臺上回來。
她對王大爺說了幾句話,聲音很小。
王大爺從廚房出來,臉上的表情也變了。
"不好意思,今天可能要提前結束了。"王奶奶歉意地說,"家里有點急事。"
江浩立刻站起來。
"那我們今天就先到這里吧。"
他看了看表,語氣有些急促。
"陳叔叔,阿姨,今天看到的只是一個方面。明天我?guī)鷤內タ锤娴膬热荨?
陳志遠有些意外。
本來還想詳細了解一下積分系統(tǒng)是怎么運作的。
"那明天什么時候?"
"明天下午,還是兩點。"江浩已經往門口走,"我會帶您們去項目的核心區(qū)域。"
"核心區(qū)域?"
江浩笑了笑:"明天同一時間,我?guī)銈內タ凑嬲暮诵?。今天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