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本文資料來源:《太上感應(yīng)篇》《列子》《道德經(jīng)》《玉皇心印妙經(jīng)》
圖片均源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純屬虛構(gòu),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道門典籍中有言:"天地有司過之神,隨人善惡而記之。"世間修行之人,日日誦經(jīng)禮斗,時時行善積德,卻不知這些功行是否真能感通天地。玉皇大帝統(tǒng)御三界,掌管天地人三才,凡人間之善惡功過,皆有天曹記錄在案?!短细袘?yīng)篇》中講得明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可這報應(yīng)何時到來,又以何種方式顯現(xiàn),卻是常人難以知曉的天機。
古往今來,修道之士最怕的便是積德無門,苦修無驗。做了一輩子善事,卻不知天庭是否認可;守了半生清規(guī),卻不曉功德是否圓滿。道教祖師呂洞賓曾說過一句話:"修行不在表相,而在心性;功德不在多少,而在真誠。"但凡人肉眼凡胎,如何能知自己的修持是否得了天眷?
其實,天道雖然玄妙莫測,卻也并非全無跡象可尋。當(dāng)一個人的功德積累到一定程度,天庭自然會降下某些征兆,讓修行者心中有數(shù)。這些征兆不在白日顯現(xiàn),而藏在夜間夢境之中。夢,本是人神相交的通道,是凡人與天界聯(lián)系的橋梁。《列子》中記載:"晝想夜夢,神之所游也。"當(dāng)功德感動上蒼,玉帝必會在夢中給予回應(yīng)。
只是這些夢境征兆極為隱秘,若是隨意向外宣揚,反而會損壞功德,折損福報?!兜赖陆?jīng)》有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的大德之人,得了天眷也不會四處張揚,因為他們明白——功德一旦宣之于口,便如同漏氣的皮囊,再也蓄不住那股靈氣了。那么,究竟是哪三種夢境征兆,預(yù)示著天庭已記錄了你的功德?為何得了這些征兆后,反而要守口如瓶,切勿向外宣說?這其中又藏著怎樣的天機妙理?
![]()
話說唐朝開元年間,終南山下有位道士,法號清虛子。此人自幼入道,在終南山紫云觀修行已有三十余載。清虛子每日除了打坐誦經(jīng),便是云游四方,為百姓治病祈福,從不收取分文。觀中道友都說他是真修實煉之人,必能白日飛升,位列仙班。
清虛子雖然德行高深,心中卻一直有個疑惑:自己修道這么多年,日日行善積德,究竟天庭有沒有記錄在案?若是天曹不認可自己的功德,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幾十年光陰?他也曾試著入定觀想,想要感應(yīng)天界的回應(yīng),可每次都如石沉大海,毫無音訊。
這日清晨,清虛子照例在大殿中誦讀《玉皇心印妙經(jīng)》。讀到"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時,忽然心頭一動,想起昨夜做的一個奇異的夢。夢中他見到一座巍峨的宮殿,金碧輝煌,氣象萬千。宮門前站著兩位金甲神將,見他走來,竟然躬身相迎,口稱"真人請進"。清虛子正要詢問這是何處,卻見宮殿之上懸著一塊匾額,寫著"玉清法司"四個大字。
他被引入殿中,只見正中高臺上坐著一位仙官,面目威嚴,身披紫袍。那仙官翻開一本金光閃閃的簿冊,對清虛子說:"你在人間修行三十二年,治病救人三千六百次,齋濟貧苦五千余人,誦經(jīng)禮斗從無間斷,這些功德天庭皆已記錄在案。玉帝特命我等告知于你,三年之后,你的道果圓滿,自可位列仙班。"
清虛子聽了大喜過望,正要叩謝天恩,那仙官卻又說道:"只是有一樁叮囑,你務(wù)必記牢。天機不可泄露,功德不可宣揚。你今日所見所聞,切勿向任何人提起,哪怕是你最親近的師兄弟。若是走漏了風(fēng)聲,不但前功盡棄,還會折損壽元。記住了嗎?"
清虛子連連點頭應(yīng)承,心中卻想:我獨自修行,又沒有親眷,能向誰說去?再說這是天大的喜事,我自然會守口如瓶。正想著,忽然一陣鑼鼓聲響,他猛然驚醒,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南柯一夢。
醒來后,清虛子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復(fù)。那夢境如此清晰真實,絕非普通的夢幻。他想起《真誥》中記載,真人得道之前,必有仙官托夢告知。難道自己真的已經(jīng)功德圓滿,三年后就能位列仙班了?
越想越是欣喜,清虛子忍不住想要與人分享這個好消息。午時,幾位道友來觀中拜訪,大家一起在齋堂用茶。其中一位老道說起近來修行無甚進境,心中甚是苦悶,不知何時才能有所成就。
清虛子聽了,差點就想脫口而出,告訴他們自己昨夜夢見仙官,已經(jīng)知道三年后能夠飛升的事了??稍挼阶爝?忽然想起夢中仙官的叮囑,硬生生把話咽了回去,只是笑著說:"道法自然,急不得的,只管精進修持便是。"
又過了幾日,山下有位施主上山進香,恰好遇見清虛子在殿外掃地。那施主是位富商,家中獨子久病不愈,聽說終南山有位清虛道長醫(yī)術(shù)高明,特地前來求醫(yī)。清虛子為其診脈開方,那富商千恩萬謝,拿出一錠金子作為謝禮。
清虛子連連擺手,說道門規(guī)矩,不收錢財。那富商卻執(zhí)意要留下,說:"道長如此高德之人,日后必定位列仙班,我今日結(jié)下這份善緣,也算是積了陰德。"
聽到"位列仙班"四個字,清虛子心頭一動,差點就想告訴對方,自己確實三年后就要飛升了??捎窒肫鹣晒俚木?只得含糊其辭地說:"貧道只是山野散人,談不上什么仙班,施主不必多禮。"
送走了富商,清虛子回到靜室打坐,心中卻難以平靜。他發(fā)現(xiàn)自己自從做了那個夢之后,心境竟然起了微妙的變化。以前修道時心無旁騖,清凈自然,可現(xiàn)在卻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個夢,想起仙官說的話,想起三年后的飛升。更可怕的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了一種隱隱的優(yōu)越感,看待同門師兄弟時,心中竟然生出"我已經(jīng)得到天庭認可,而你們還在苦苦摸索"的念頭。
![]()
這個發(fā)現(xiàn)讓清虛子大吃一驚。他連忙翻開《清靜經(jīng)》,反復(fù)誦讀"內(nèi)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這句話,試圖讓自己的心境重新歸于平靜??赡莻€夢境就像魔障一般,時時浮現(xiàn)在心頭,揮之不去。
轉(zhuǎn)眼到了秋天,觀中要舉行秋季大齋醮,需要推舉一位德高望重的道長來主持法事。按照慣例,這個位置應(yīng)該由觀主擔(dān)任,可觀主年事已高,身體不便,便想推舉清虛子。其他道眾也紛紛附議,認為清虛子修為最高,德行最好,由他主持最為合適。
清虛子本來想推辭,可心中那股優(yōu)越感卻又冒了出來:我是天庭認可的人,三年后就要位列仙班,主持個法事又算得了什么?想到這里,他便答應(yīng)了下來。
齋醮當(dāng)日,四方善信云集,觀中香火鼎盛。清虛子身披法衣,手持如意,在壇場上步罡踏斗,誦念真經(jīng)。法事進行得很順利,眾人都贊嘆清虛道長法力高深,仙風(fēng)道骨。
就在法事即將結(jié)束時,意外發(fā)生了。清虛子正在做最后的祈福儀式,忽然覺得胸口一陣劇痛,眼前一黑,竟然昏倒在壇場上。眾道友趕緊上前攙扶,掐人中灌姜湯,好半天才將他救醒。
清虛子醒來后,只覺得渾身無力,氣息虛浮。觀主讓他回靜室休養(yǎng),他勉強撐著走回房間,一躺下便又沉沉睡去。這一睡,又是一夢。
夢中,他再次來到那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蛇@次的氣氛卻與上次截然不同。那位紫袍仙官面色嚴肅,看著他搖頭嘆息。清虛子心中一沉,連忙跪下請罪,問自己犯了何錯。
仙官翻開金簿,指著上面的記錄說:"你自得了第一次夢境后,道心已亂。雖未明言泄露天機,但心中已起了分別之念,生出了傲慢之心。你難道不知道,《道德經(jīng)》有云'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真修行人應(yīng)該越修越謙卑,越修越平和,你卻因為知道了自己的功德記錄,反而生出了優(yōu)越感,這已經(jīng)是退步了。"
清虛子聽了,冷汗直冒,連忙叩頭:"弟子知錯了,還請仙官指點,該如何彌補?"
仙官嘆了口氣:"天庭記錄你的功德,是為了鼓勵你精進修行,不是讓你生出分別心的?,F(xiàn)在看來,告知你這件事反而成了你的障礙。你今日在法壇上突然昏厥,便是天譴的警示。好在你心中尚有悔意,三年飛升之約暫且作罷,需要再修五年,這五年中若能守住本心,不再生出分別念,方可重新記錄功德。"
說完,仙官大袖一揮,清虛子又是一陣天旋地轉(zhuǎn),再次醒來。這次醒來,他已經(jīng)明白了一切。原來那第一個夢境雖然是真的,但自己的心卻沒能守住。仙官說的"切勿向外宣說",不僅是指不要用嘴說出來,更重要的是心中也不能起這個念頭??勺约弘m然沒有明說,心中卻時時刻刻想著這件事,已經(jīng)是變相的"宣說"了。
![]()
清虛子這才恍然大悟,為何仙官要特別叮囑"切勿向外宣說"??伤D(zhuǎn)念又想,既然第一個夢境是關(guān)于功德記錄的征兆,那么道門典籍中記載的其他兩種征兆又是什么?這些征兆為何如此殊勝,又為何必須嚴守秘密?更關(guān)鍵的是,當(dāng)一個修行人真正得到這三種夢境征兆時,應(yīng)該以怎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才不至于像自己這樣功虧一簣?
他想起觀中藏經(jīng)閣里有一部《太上玉清隱書》,專門記載天庭賞罰善惡的條例和征兆。那部經(jīng)書是觀中鎮(zhèn)觀之寶,平時深鎖在藏經(jīng)閣最里層,只有觀主和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老才有資格查閱。清虛子雖然在觀中修行三十多年,卻從未見過那部經(jīng)書的真容。
現(xiàn)在想來,若要真正明白這三種夢境征兆的含義,以及為何要嚴守秘密的深層道理,恐怕必須得參悟那部《太上玉清隱書》才行??赡遣拷?jīng)書關(guān)乎天機,輕易不能示人。清虛子猶豫再三,最終決定向觀主坦白自己的遭遇,請求查閱那部經(jīng)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