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王爺,民女如今這般生活,已經(jīng)很好了。"
王寶釧輕撫著手中的賬簿,語氣平靜得像江南的湖水。對面坐著的男人,曾經(jīng)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今卻紅了眼眶。
十八年前,她為了一個窮小子放棄了富貴人家。
十八年后,她成了江南最有名的女商人,而他成了威震一方的西涼王。
命運真是個奇怪的東西...
01
寒窯里最后一盞油燈熄滅的那個夜晚,王寶釧閉上眼睛。
![]()
她想起了很多事情。想起十八年前那個春日,想起拋繡球的那個下午,想起薛平貴站在人群里的樣子。那時候他還是個乞丐,衣服破破爛爛,但是眼睛很亮。
想起父親王允的怒吼聲。想起自己跟著薛平貴住進寒窯的第一個夜晚。
想起挖野菜的日子,一挖就是十八年。
想起等待的日子,一等就是十八年。
想起薛平貴從西涼回來的那天,身邊跟著代戰(zhàn)公主,對她說:"寶釧,我回來了。"
那時候她還以為是什么好事呢。
油燈熄滅了,王寶釧也死了。
再睜開眼睛的時候,她躺在自己的閨房里。外面?zhèn)鱽硌诀咝〈涞穆曇簦?小姐,老爺說明天就要拋繡球了,讓您早點休息。"
王寶釧坐起來,看看四周。一切都是十八年前的樣子。
她摸摸自己的臉,還很嫩。摸摸自己的手,沒有挖野菜留下的繭子。
重新活過來了。
第二天一早,王寶釧就去找父親。
"爹,這門親事我不想要。"
王允正在喝茶,聽到這話差點把茶噴出來:"你說什么?"
"我說我不想拋繡球。"
"胡鬧!這事兒早就定了,整個長安城的公子哥兒都等著呢。"
王寶釧在椅子上坐下來:"那我有個條件。"
"什么條件?"
"我拋繡球可以,但是繡球給誰我自己決定。不管是誰接到,都得我同意才能成親。"
王允想了想:"這個可以。反正來的都是好人家的公子,你看上誰都行。"
王寶釧點點頭:"那就這么定了。"
拋繡球的那天下午,樓下站滿了人。
王寶釧站在二樓,往下看。人群里有穿綢緞的富家公子,有書生模樣的讀書人,也有一些平民百姓。
她一眼就看到了薛平貴。
還是那個樣子,衣服破破爛爛,但是眼睛很亮。他站在最后面,踮著腳往上看。
王寶釧拿起繡球,瞄準了前排一個穿著華貴的年輕人。那是布商李家的公子李明軒,家里有錢,人也不錯。
繡球飛出去,正好落在李明軒手里。
人群歡呼起來。李明軒舉著繡球,朝樓上揮手。
王寶釧看了一眼薛平貴。他還站在那里,臉色有些白,但是沒有走。
02
三天后,王寶釧嫁給了李明軒。
婚禮那天很熱鬧,半個長安城的人都來了。王寶釧穿著紅色的嫁衣,坐在花轎里。路過某個街角的時候,她看到薛平貴站在人群外面,靜靜地看著花轎經(jīng)過。
他還是沒有走。
李明軒是個不錯的人。家里有錢,對王寶釧也好,不打不罵,也不亂來。
王寶釧住進李家以后,開始幫著管賬。她發(fā)現(xiàn)自己對數(shù)字特別敏感,很快就把李家的生意理得清清楚楚。
"媳婦,你真厲害。"李明軒看著賬本,很佩服。
"這些都是小意思。"王寶釧說,"我覺得咱們的生意還可以做得更大。"
"怎么做大?"
"現(xiàn)在只在長安賣布,可以往外地發(fā)展。我聽說江南那邊的絲綢特別好,咱們可以去進貨,然后賣到北方去。"
李明軒想了想:"有道理。但是路途遙遠,風(fēng)險也大。"
"富貴險中求嘛。"王寶釧笑了笑,"而且我有把握。"
就這樣,李家的生意開始往外地擴展。王寶釧跟著商隊跑過幾趟,見識了不少世面。
她發(fā)現(xiàn)自己很有經(jīng)商的天賦。知道什么時候買進,什么時候賣出。知道怎么跟人談判,怎么壓價。也知道怎么看人,誰能信,誰不能信。
三年下來,李家的生意翻了好幾倍。
有一天,王寶釧在街上遇到了一個熟人。
"小翠?"
"小姐!"小翠很激動,"您還認得我啊。"
"當(dāng)然認得。你現(xiàn)在在哪里做事?"
"我在薛公子家。"
王寶釧愣了一下:"薛公子?"
"就是薛平貴啊。他現(xiàn)在發(fā)達了,前年從軍去了西涼,聽說立了大功,被封了官。前幾天剛回來,在城里買了大宅子。"
王寶釧點點頭:"那挺好的。"
![]()
"小姐,薛公子還經(jīng)常提起您呢。"
"哦。"王寶釧沒有多說什么,"那你忙去吧。"
回到家,王寶釧把這事兒告訴了李明軒。
"薛平貴?就是那個當(dāng)年也來拋繡球的乞丐?"
"嗯。"
"他現(xiàn)在發(fā)達了?"
"聽說是的。"
李明軒笑了笑:"人的命運真是說不準。當(dāng)初要是你把繡球拋給了他,現(xiàn)在你也是官太太了。"
"是啊。"王寶釧也笑了,但是心里知道,如果真的嫁給薛平貴,她現(xiàn)在可能還在寒窯里挖野菜呢。
又過了兩年,李明軒生病了。
病來得很突然,開始只是咳嗽,后來越來越嚴重。請了很多大夫,都說沒辦法。
"媳婦,我可能不行了。"李明軒躺在床上,臉色很白。
"別胡說,你會好起來的。"
"家里的生意,以后就靠你了。"
"你別想那么多,安心養(yǎng)病。"
但是李明軒還是走了。死的時候才二十八歲。
王寶釧守了三天喪,然后開始接手李家的生意。
有些人覺得一個女人管不了這么大的攤子,想要趁機占便宜。但是很快他們就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比她死去的丈夫還要厲害。
該收的債一分不少,該還的錢也不拖欠。該斷的關(guān)系堅決斷,該結(jié)交的人也不放過。
兩年下來,李家的生意不但沒有垮,反而做得更大了。
王寶釧在長安城里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大家都知道有個李家的寡婦,能力特別強,手段也厲害。
有人來提親,王寶釧都拒絕了。
"我現(xiàn)在這樣挺好的。"她對那些媒婆說,"不想再嫁了。"
其實她想的是,既然重新活過來了,就要活得不一樣。這一次,她要為自己活。
王寶釧三十歲的時候,決定把生意重心轉(zhuǎn)移到江南去。
"長安這邊的市場已經(jīng)做得差不多了,江南那邊機會更多。"她對手下的管事說,"而且江南離海近,以后還可以做海上的生意。"
說走就走。王寶釧帶著幾個得力的手下,還有一大筆銀子,去了江南。
江南的確是個好地方。氣候溫和,物產(chǎn)豐富,商業(yè)發(fā)達。王寶釧很快就在這里站穩(wěn)了腳跟。
她開了好幾家店鋪,經(jīng)營絲綢、茶葉、瓷器這些江南特產(chǎn)。也做南北貨的生意,把江南的東西運到北方去,把北方的東西運到江南來。
生意越做越大,名氣也越來越響。
03
有一天,一個從長安來的商人對她說:"王東家,您知道嗎?薛平貴現(xiàn)在可了不得了,在西涼當(dāng)了王爺,還娶了西涼的公主。"
王寶釧正在看賬本,頭也沒抬:"是嗎?那挺好的。"
"聽說他當(dāng)年追過您呢。"
"那都是陳年舊事了。"王寶釧把賬本合上,"現(xiàn)在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挺好的。"
王寶釧在江南待了五年,生意做得風(fēng)生水起。她的商號開遍了整個江南,手下有幾百號人。大家都叫她王東家,很少有人知道她原來是長安相國的女兒。
這天,她正在杭州的總店里看賬,手下人跑進來報告:"東家,朝廷來人了,說要采購大批絲綢。"
"朝廷的人?"王寶釧放下賬本,"什么來頭?"
"說是西涼王派來的使團,要為西涼采購絲綢和茶葉。"
王寶釧心里一動:"西涼王?"
"是的。聽說這次西涼王親自來了,就住在驛館里。"
"那你去回復(fù),就說我們明天在聚賢樓設(shè)宴,請使團的人過來談生意。"
第二天,王寶釧帶著手下人早早到了聚賢樓。她穿了一身深藍色的綢緞袍子,頭發(fā)梳得整整齊齊,看起來端莊大方。
"東家,人來了。"手下人在樓下通報。
王寶釧坐在主席上,看著樓梯口。
先上來的是幾個穿官服的隨從,接著是一個身材高大的男人。他穿著西涼王的朝服,頭戴金冠,威風(fēng)凜凜。
薛平貴一眼認出了端坐主席的王寶釧,震驚于她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