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21日,中越兩國在邊境線上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交換戰(zhàn)俘的行動。
經過五次交換活動,我國終于接回了238名被俘官兵。然而就在這200多名戰(zhàn)俘中卻包含了一整個連隊。
原來這個連隊在負責人馮增敏的帶領下全部投降了越軍。身為軍人戰(zhàn)場投降已經觸犯我國刑法中的投降罪,馮增敏自然而然地被判了刑。
然而十年后,馮增敏出獄,談起當年的做法,他回答的四個字,卻引起了無數的深思。
馮增敏說了什么?當年率隊投降的背后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事情呢?
![]()
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我國和蘇聯(lián)發(fā)生嚴重分歧,兩國關系破裂。從此以后,我國長期處于蘇聯(lián)的核威脅和軍事恐嚇中。
不論是集全國之力研究原子彈、氫彈,還是深挖洞、廣積糧積極備戰(zhàn),都與蘇聯(lián)這個超級軍事強國息息相關。到了70年代中后期,隨著各種問題的層出不窮,美國逐漸在冷戰(zhàn)中處于弱勢。站于上風的蘇聯(lián)則加緊了在全球,尤其是亞洲地區(qū)的勢力擴張。越南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了在東南亞稱霸的行動。1978年,趕走美國人,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越南加大了對老撾、柬埔寨兩國的主權干涉,試圖建立起一個“支那聯(lián)邦”。蘇聯(lián)對此樂見其成。因為這不僅能加速蘇聯(lián)在東南亞的實力擴張,更能起到遏制中國的作用。這一年11月,蘇聯(lián)與越南正式簽訂了《友好互助條約》。條約有一條規(guī)定了,只要有一方被威脅、進攻,另一方就會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和平安全。至此,認為自己有了靠山的越南,不顧世界各國的反對,公然出兵侵占了柬埔寨和老撾,之后更是不斷在中越邊境挑起爭端。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此時距離中美之間打破堅冰,已經過去了7年。中美關系的突破對于世界格局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變動。同年1月29日,鄧小平訪問美國,在美國掀起了一股巨大的風浪。通過這次訪問,中美兩國之間達成了“反對蘇聯(lián)霸權主義”的共識。而就在鄧小平同志結束訪問美國后的第13天,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1979年2月17日,天光破曉,伴隨著轟隆隆的炮聲,一條條火龍沖破清晨的煙霧落入了越南軍隊的陣地和防御工事上。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越南陣地上的一些部隊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成建制消滅。
![]()
這完全打亂了越南方面的部署。因為長期處于戰(zhàn)爭中,越南當局有一套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特別是大量依托地形建的堅固工事,配合嚴密的火力點,成為越南堅硬的外殼。在這種情況下,我軍自然不會“配合”越南打陣地戰(zhàn),而是發(fā)揮我們的炮火優(yōu)勢集中力量打掉越軍的一線陣地、通訊等。炮火結束后,趁著敵軍陣地、通訊癱瘓,士氣低落,解放軍兵分三路攻克朔江。接下來,解放軍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拿下了越南北部的重鎮(zhèn)諒山。此時,要拿下門戶大開的越南首都河內對于我軍而言根本不費吹灰之力。但是,從一開始我國就只是為了給越南一個警告,所以當即宣布停止了進攻,并從3月5號開始,解放軍陸陸續(xù)續(xù)撤回了國內。此時,我國所有被俘人員也僅僅只是在40人左右,并且基本上都是傷員。正當所有人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意外發(fā)生了。
![]()
全連投降
3月11日中午,班英那嘎附近的山林里傳來了陣陣槍炮的聲音。
50軍150師448團此時慌了起來“糟糕,中埋伏了!”
經過多年的戰(zhàn)爭鍛煉,越南軍隊打游擊的能力已經十分優(yōu)秀。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