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聲明:本文根據(jù)大量史料文獻及親歷者回憶整理而成,在保證重大歷史事件準確性的前提下,對某些細節(jié)做了文學(xué)性表達。
01
章武元年的夏末,劉備站在白帝城樓之上,遠眺著東方的天際線。
他的身后,是七十五萬號稱傾國而出的大軍,旌旗如林,刀槍如雪。
他的眼中,燃燒著復(fù)仇的火焰。
關(guān)羽的死,像一根毒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里,日夜啃噬著他的理智。
他要用東吳十萬人的鮮血,來祭奠他二弟的在天之靈。
丞相諸葛亮和眾多老臣的勸諫,都被他拋在了腦后。
此刻的他,不是那個善于納諫的漢中王,而是一個被憤怒沖昏了頭腦的兄長。
大軍順江而下,勢如破竹。
東吳的守將節(jié)節(jié)敗退,巫縣、秭歸相繼被攻克。
消息傳回成都,朝野上下,一片歡騰。
所有人都認為,孫權(quán)這個背盟的孺子,這次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劉備的帥帳,設(shè)在猇亭,這里地勢開闊,可以俯瞰整個長江水道。
他每日與眾將商議軍情,推演戰(zhàn)局,意氣風(fēng)發(fā),仿佛又回到了當(dāng)年漢中決戰(zhàn)的巔峰時刻。
老將黃忠,更是請為先鋒,誓要斬下東吳大將的頭顱,為關(guān)羽報仇。
劉備大喜,親自為黃忠擂鼓助威。
![]()
黃忠不負眾望,陣前斬殺了東吳將領(lǐng)史跡,蜀軍士氣大振。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一絲不祥的陰云,開始悄悄地籠罩在蜀軍的上空。
東吳方面,在經(jīng)歷了初期的慌亂之后,迅速地做出了調(diào)整。
孫權(quán)力排眾議,拜年僅三十九歲的陸遜為大都督,總領(lǐng)全國兵馬,迎戰(zhàn)劉備。
這個消息傳來,蜀軍眾將,大多付之一笑。
“陸遜,何許人也?一介書生耳,未曾聞其有何戰(zhàn)功?!?/p>
“孫權(quán)無人可用,竟派此黃口小兒前來送死,哈哈哈哈!”
軍中充滿了輕視和傲慢的氣氛,就連劉備,也未將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年輕人放在眼里。
他認為,這不過是孫權(quán)在黔驢技窮之下的無奈之舉。
然而,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陸遜接管兵權(quán)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全線收縮。
放棄所有沿江的據(jù)點,將兵力全部集中到夷陵和猇亭一線,憑借險要地勢,深溝高壘,堅守不出。
任憑蜀軍如何挑戰(zhàn)、辱罵,吳軍就是閉門不戰(zhàn)。
這一下,倒讓氣勢洶洶的蜀軍,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說不出的難受。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
轉(zhuǎn)眼間,就從夏末進入了深秋。
長江兩岸的山林,被染上了一層金黃。
蜀軍的營盤,從巫峽到夷陵,連綿七百余里,戰(zhàn)線拉得過長。
將士們大多是蜀中人士,不習(xí)南方水土,加上天氣轉(zhuǎn)涼,軍中開始出現(xiàn)了疫病。
士氣,也從最初的高昂,變得有些低落和煩躁。
劉備也察覺到了這一點,他幾次組織兵馬,對吳軍的營寨發(fā)動強攻。
但陸遜的防守布置得如同鐵桶一般,無懈可擊。
幾次進攻,蜀軍都損失慘重,無功而返。
更讓劉備感到不安的是,老將黃忠,在一次追擊戰(zhàn)中,中了埋伏,身負重傷,不治身亡。
黃忠的死,像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了劉備的心上。
他開始意識到,對面的那個年輕人,或許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簡單。
他開始感到一絲焦慮。
他召集眾將議事,商討對策。
有將領(lǐng)建議,繞過夷陵,直接攻擊東吳的腹地。
但這個計劃風(fēng)險太大,一旦后路被陸遜切斷,大軍將陷入萬劫不復(fù)之地。
也有將領(lǐng)建議,分兵從水路并進。
但蜀軍不習(xí)水戰(zhàn),在長江之上,根本不是東吳水師的對手。
一時間,眾說紛紜,卻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就在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給劉備送來了一封密信。
送信的人,是東吳大將,甘寧。
甘寧在信中說,他對孫權(quán)拜陸遜為大都督一事,心懷不滿。
他認為陸遜不過一介儒生,根本沒有資格統(tǒng)領(lǐng)三軍。
他愿意做蜀軍的內(nèi)應(yīng),在關(guān)鍵時刻,打開城門,迎接劉備大軍入城。
這個消息,讓原本一籌莫展的劉備,瞬間看到了希望。
他知道甘寧此人,驍勇善戰(zhàn),在東吳軍中威望甚高。
如果他真的愿意反正,那么夷陵之困,便可迎刃而解。
但是,劉備也是久經(jīng)沙場的老狐貍。
他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好消息沖昏頭腦。
他懷疑,這可能是陸遜的誘敵之計。
他反復(fù)地推敲著信中的每一個字,試圖找出破綻。
信中的語氣,充滿了對陸遜的鄙夷和對孫權(quán)的不滿,看起來不像是偽造。
而且,信中還提到了一個只有他和甘寧才知道的秘密。
當(dāng)年在荊州,甘寧曾率百騎劫曹營,劉備曾派人送去美酒犒勞,并稱贊他“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
這件事,外人絕無可能知曉。
這一下,劉備的疑心,去了七八分。
但他依舊沒有完全放心。
他決定,試探一下。
他按照信中約定的暗號,派人給甘寧送去了一封回信。
信中,他假意答應(yīng)了甘寧的請求,并約定了起事的時間和地點。
同時,他暗中調(diào)集了一支精銳,由他最信任的部將陳式率領(lǐng),埋伏在約定地點的外圍。
如果甘寧是真心投降,陳式便接應(yīng)他。
如果這是一個陷阱,陳式便立刻撤退,并發(fā)出警報。
約定的日子,到了。
那是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長江之上,一片漆黑。
陳式率領(lǐng)著五千精兵,悄悄地摸到了夷陵城下。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城樓之上,卻沒有任何動靜。
就在陳式心中開始感到不安的時候。
城樓之上,忽然亮起了一支火把。
火把在空中,劃了一個三圈。
這正是他們約定的暗號!
陳式心中大喜,立刻下令,準備攻城。
就在這時,他身邊的副將,忽然拉住了他。
“將軍,小心有詐!”
“你看那火把的顏色,似乎……有些不對?!?/p>
陳式凝神望去,發(fā)現(xiàn)那火把的火焰,竟然是詭異的綠色。
而他們約定的,是普通的紅色火焰。
一股寒意,瞬間從陳式的腳底,竄到了頭頂。
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陷阱!
“撤!快撤!”
他聲嘶力竭地吼道。
然而,已經(jīng)晚了。
就在他下令撤退的瞬間。
寂靜的夷陵城墻之上,忽然亮起了無數(shù)的火把,將黑夜照得如同白晝。
無數(shù)的弓箭手,出現(xiàn)在了城頭。
“放箭!”
02
隨著一聲令下,漫天的箭雨,如同蝗蟲一般,向著城下的蜀軍傾瀉而來。
慘叫聲,瞬間響成了一片。
蜀軍在毫無防備之下,被打得措手不及,死傷慘重。
與此同時,緊閉的城門,忽然大開。
一員吳將,手持大刀,率領(lǐng)著一支鐵甲騎兵,從城中沖殺而出。
為首那員將領(lǐng),身高八尺,面如重棗,正是東吳大將,周泰!
陳式見狀,肝膽俱裂。
他知道自己中了陸遜的圈套,甘寧的信,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騙局。
他無心戀戰(zhàn),只想盡快逃離這個死亡之地。
他拼死殺出一條血路,帶著殘兵敗將,狼狽地逃回了大營。
這一戰(zhàn),蜀軍損失了近三千人,士氣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劉備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
他沒想到,自己一生精于算計,到頭來,卻被一個黃口小兒玩弄于股掌之間。
![]()
他將所有的怒火,都發(fā)泄在了陳式的身上,下令將其斬首。
眾將苦苦求情,才保住了陳式一命。
這場失敗,讓劉備徹底失去了耐心。
他決定,不再跟陸遜玩這些虛虛實實的花招。
他要用絕對的實力,碾壓過去。
他下令,全軍出擊,對吳軍的營寨,發(fā)動總攻。
他將七十五萬大軍,分成了數(shù)十個方陣,如同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地向吳軍的防線涌去。
一時間,殺聲震天,血流成河。
然而,陸遜的營寨,卻像一塊堅硬的礁石,任憑風(fēng)吹浪打,就是屹立不倒。
蜀軍的每一次進攻,都會在營前的鹿角、陷阱和密集的箭雨面前,撞得頭破血流。
戰(zhàn)斗,從清晨,一直持續(xù)到黃昏。
蜀軍付出了數(shù)萬人的傷亡,卻連吳軍營寨的第一道柵欄,都沒有能夠突破。
劉備站在帥臺之上,看著山下那片如同絞肉機一般的戰(zhàn)場,心在滴血。
他知道,這樣打下去,就算最終能攻破夷陵,他的這七十五萬大軍,也剩不下多少了。
就在他心灰意冷,準備下令收兵的時候。
他的身后,忽然傳來一個聲音。
“陛下,我有破敵之策?!?/strong>
劉備回頭一看,說話的,是一個他意想不到的人。
是剛剛從漢中前線,秘密趕來的軍師,馬謖。
馬謖的臉上,帶著一種智珠在握的自信。
“陛下,陸遜堅守不出,乃是因我軍勢大。若想破敵,必先示敵以弱,誘其出戰(zhàn)?!?/p>
劉備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如何示弱?”
馬謖湊到劉備耳邊,低聲說出了自己的計策。
他建議劉備下令,將大軍后撤三十里,并且故意在營中制造混亂,偽造出軍心不穩(wěn)、準備撤退的假象。
同時,再派出一支偏師,繞道攻擊吳軍的后方,迫使陸遜分兵。
只要陸遜的軍隊一離開堅固的營寨,蜀軍便可憑借兵力優(yōu)勢,一舉將其殲滅。
這個計策,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
但劉備看著馬謖那張過于自信的臉,心中卻有些猶豫。
他想起了諸葛亮對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評價。
然而,眼下的他,已經(jīng)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他決定,再賭一次。
他采納了馬謖的計策,下令全軍后撤。
蜀軍的營盤,開始出現(xiàn)了混亂。
一些營帳被故意點燃,士兵們裝出慌亂的樣子,向后方潰散。
這一切,都被對岸的吳軍探子,看得清清楚楚。
消息傳到陸遜的中軍大帳,吳軍眾將,一片歡騰。
“都督!劉備撐不住了!他要跑了!”
“都督,下令追擊吧!建功立業(yè),就在今日!”
然而,陸遜看著手中的情報,臉上卻沒有絲毫的喜悅。
他只是反復(fù)地問著一句話。
“他們的營寨,都是依山傍林而建,對嗎?”
探子回答:“是的,都督,七百里連營,皆是如此。”
陸遜的嘴角,終于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他站起身,走到了地圖前,目光落在了蜀軍那蜿蜒七百里的營盤上。
“傳我將令?!?/p>
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了每一個人的耳朵里。
“全軍整備,備足火油、硫磺、干柴?!?/p>
“今夜三更,以火攻,破蜀軍!”
這個命令,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有將領(lǐng)不解地問道:“都督,為何不趁勢追擊,反而要用火攻?”
陸遜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劉備后撤,乃是誘敵之計。若我軍追擊,必中其埋伏?!?/p>
“但他千算萬算,算漏了一點?!?/p>
“如今正值夏末,天干物燥,山林之中,最怕的,就是一個‘火’字?!?/strong>
“他那七百里連營,看似勢大,實則是一個巨大的火藥桶?!?/p>
“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火星?!?/p>
是夜,風(fēng)向轉(zhuǎn)為東南。
數(shù)萬名吳軍將士,口含枚,人銜草,悄悄地渡過了長江。
他們?nèi)缤谝怪械挠撵`,潛入到了蜀軍的營寨附近。
三更時分。
隨著陸遜的一聲令下。
無數(shù)的火箭,帶著燃燒的火油,射向了蜀軍的營帳。
火,借著風(fēng)勢,瞬間燃起。
干燥的木柵欄,易燃的營帳,茂密的山林……
所有的一切,都成為了火焰的燃料。
一條火龍,從蜀軍的營頭,瞬間燒到了營尾。
七百里連營,在頃刻之間,變成了一片火海。
睡夢中的蜀軍將士,被烈火和濃煙驚醒。
他們沖出營帳,看到的,卻是如同地獄一般的景象。
到處都是火,到處都是煙,到處都是在火中掙扎、哀嚎的同伴。
建制,瞬間被打亂。
指揮,完全失靈。
士兵們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四處亂竄,互相踐踏。
就在這時,吳軍的喊殺聲,從四面八方響起。
陸遜親率大軍,發(fā)動了總攻。
等待著蜀軍的,是一場慘烈的大屠殺。
劉備從帥帳中驚醒時,大火已經(jīng)燒到了他的面前。
他在親兵的拼死保護下,突出重圍,向著白帝城的方向,倉皇逃竄。
他回頭望去,只看到那片曾經(jīng)承載著他所有希望的營地,已經(jīng)化為了一片焦土。
七十五萬大軍,煙消云散。
這一夜,長江的水,都被染紅了。
03
夷陵大敗后的白帝城永安宮,空氣中總是彌漫著一股濃得化不開的草藥苦澀味道。
這味道混合著南方初夏的濕熱,像一張無形的大網(wǎng),籠罩著這里所有的人,讓他們喘不過氣。
劉備躺在病榻上,呼吸沉重得像一臺磨損已久的風(fēng)箱,每一次吐納都帶著刺耳的聲響。
曾經(jīng)能立馬于萬軍陣前,談笑間令敵將授首的漢中王,如今只是一個形銷骨立、被無盡咳嗽折磨的垂死老人。
他的目光時常越過雕花的窗欞,望向遙遠的成都方向,眼神空洞而悠遠。
他不是在眷戀那片他親手打下的江山,而是在看他那個遠在成都、讓他日夜揪心的兒子。
宮殿里的內(nèi)侍們走路都踮著腳尖,屏息凝神,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驚擾了這位帝王最后的時光。
![]()
唯有趙云,如同一尊沉默的青銅雕像,常年持劍立于寢殿外的廊下,風(fēng)雨無阻。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無言的安定,是這座風(fēng)雨飄搖的宮殿里唯一的磐石。
這天下午,劉備的精神稍稍好了一些,他讓人把太子劉禪召到了榻前。
劉禪已經(jīng)十六歲了,身材有些微胖,臉上總是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憨厚和茫然。
他規(guī)規(guī)矩矩地行了禮,然后就垂手站在一邊,低著頭,不敢看他父親的眼睛。
“我讓你讀的那些兵法策論,你都看完了嗎?”
劉備的聲音沙啞而微弱,但依舊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劉禪愣了一下,眼神有些躲閃,手指不自覺地絞著自己的衣帶。
“回……回父皇,兒臣看了,只是……只是那些文字有些晦澀,兒臣愚鈍,還未完全領(lǐng)會。”
劉備閉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壓下心頭那股翻涌的失望。
“那我問你,如今魏國勢大,曹丕虎視眈眈,吳國又背盟偷襲,我死之后,蜀中當(dāng)以何為國策?”
這個問題,對于一個儲君來說,本該是日夜思索、爛熟于心的。
劉禪卻張口結(jié)舌,額頭上瞬間滲出了細密的汗珠,臉色也漲得通紅。
“這……丞相……丞相深謀遠慮,自有安排,兒臣……兒臣凡事聽丞相的便是。”
劉備的心一點一點地沉了下去,沉入了冰冷的深淵。
他看著兒子那副懦弱無措的樣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只覺得胸口堵得慌。
或許是感受到了氣氛的壓抑,劉禪小心翼翼地抬起頭,想換個話題。
“對了父皇,我新得了一只紫頭大將軍,可厲害了,昨天把宮里所有的蟋蟀都斗敗了!”
他的臉上,終于有了一絲這個年紀該有的神采,那是屬于少年人的興奮和炫耀。
劉備猛地睜開了眼睛,那雙渾濁的眼中噴射出的怒火,幾乎要將劉禪吞噬。
他劇烈地咳嗽起來,整個人都蜷縮成了一團,枯瘦的身體劇烈地顫抖著。
“下去吧……你下去吧!”
他揮著手,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吼出了這句話。
劉禪嚇壞了,臉色慘白,連滾帶爬地退出了寢宮,臉上滿是惶恐和不解。
內(nèi)侍們手忙腳亂地為劉備順氣、喂藥,好一陣子才讓他那劇烈的咳嗽平復(fù)下來。
劉備無力地靠在枕頭上,大口地喘著粗氣,眼中是深不見底的絕望。
有時候,為了排解寂寞,也為了考察血脈,他也會讓次子魯王劉永和三子梁王劉理來榻前侍奉。
劉永十二歲,劉理十一歲,兩個孩子都比他們的長兄要顯得聰慧許多。
有一次,劉備隨口問劉永在讀什么書。
劉永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在讀《韓非子》,還能說出幾句關(guān)于帝王心術(shù)的見解。
雖然那些見解還很稚嫩,但那份條理和機敏,是劉禪身上完全看不到的。
而更小的梁王劉理,則顯得異常沉穩(wěn),眼神里總有一種超越年齡的審視和冷靜。
劉備敏銳地察覺到,這兩個小兒子在看長兄劉禪的時候,眼神里并沒有多少敬重。
那是一種混雜著輕蔑、不甘,還有一絲絲被刻意壓抑的野心的復(fù)雜情緒。
這種發(fā)現(xiàn),讓劉備內(nèi)心那份關(guān)于未來的不安,變得愈發(fā)沉重,如同壓了一塊巨石。
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他必須在自己還清醒的時候,為這個風(fēng)雨飄搖的基業(yè),為那三個性格迥異的兒子,安排好一切。
幾天后,他正式召見了諸葛亮、李嚴等一眾托孤重臣。
永安宮的寢殿里,站滿了蜀漢的文武核心,氣氛莊嚴肅穆。
劉備的精神看起來比前幾日要好一些,臉色甚至有了一絲紅潤,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回光返照。
他拉著諸葛亮的手,那雙手曾經(jīng)羽扇綸巾,指點江山,此刻卻冰冷而顫抖。
劉備聲淚俱下,聲音嘶啞。
“丞相,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安定國家,最終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
“我的兒子如果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不要辜負了我的托付?!?/p>
他頓了頓,說出了那句讓所有人都心驚肉跳,足以載入史冊的話。
“如果他不成器,你可以自己做成都的主人?!?/p>
這番話,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千層巨浪。
諸葛亮立刻叩頭在地,額頭磕在冰冷的石板上,發(fā)出了沉悶的響聲,鮮血直流。
“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萬死不辭!”
他哭得泣不成聲,反復(fù)表明自己輔佐少主、絕無二心的決心。
整個寢宮里,充滿了君臣相知、生死相托的悲壯氣氛。
然而,在眾人看不見的角度,在劉備那雙渾濁的老眼中,卻閃過了一絲難以察覺的、深不見底的疑慮。
他知道諸葛亮是忠臣,但他征戰(zhàn)一生,見過太多的背叛和人性的丑惡。
他信不過權(quán)力,也信不過赤裸裸的人性,他必須留下最后的后手。
托孤儀式結(jié)束后,劉備命所有人都退下。
他的妃嬪,他的其他兒子,甚至是跟隨他多年的內(nèi)侍,都被趕了出去。
偌大的寢宮,轉(zhuǎn)瞬間只剩下他自己,和那濃得化不開的藥味。
他掙扎著,從喉嚨里發(fā)出了微弱的指令。
“傳……傳子龍……一人……覲見。”
04
殿外的趙云聽到了傳喚,他解下了腰間的佩劍,交給了身邊的衛(wèi)士。
然后,他整理了一下有些褶皺的衣甲,獨自一人,邁著沉穩(wěn)的腳步,走進了寢宮。
殿內(nèi)的燈火有些昏暗,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投射在冰冷的墻壁上。
劉備的呼吸聲,在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像一頭瀕死野獸的喘息。
他們兩人之間,是長達數(shù)十年的君臣情誼,也是無數(shù)次生死相托的絕對信任。
此刻,這種信任將面臨最后的,也是最嚴酷的考驗。
“子龍,坐到我身邊來。”
劉備指了指他床榻邊的那個鋪著錦墊的小凳子。
這是一個從未有過的恩寵,趙云從未如此近距離地接觸過這位主公。
趙云依言坐下,身軀依舊挺得筆直,像一桿永不彎曲的標槍。
![]()
劉備看著他,眼神不再是帝王,而是一個充滿了焦慮和無助的普通父親。
“子龍啊,我們相識多少年了?”
“回主公,從磐河至今,已三十余年?!?/p>
“三十年了……”劉備喃喃自語,眼中流露出一絲追憶和恍惚。
“這三十年,你跟著我東奔西走,從沒過過一天安穩(wěn)日子,從無怨言?!?/p>
“當(dāng)年在長坂坡,你七進七出,從曹操百萬軍中救出阿斗,渾身是膽?!?/p>
“后來去東吳,又是你截江奪回他,讓他免于淪為人質(zhì)?!?/p>
“說起來,你救他的次數(shù),比我這個當(dāng)?shù)囊娝拇螖?shù)都多?!?/p>
趙云沉默著,他知道主公叫他進來,絕不是為了說這些往事。
劉備喘了一口氣,話鋒一轉(zhuǎn),聲音里充滿了無法掩飾的苦澀。
“孔明之才,我信得過,可我也怕得過?!?/p>
“他的才能太高了,高到讓所有人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如螢火之于皓月。”
“阿斗的性情,你也看到了,懦弱無能,貪圖享樂,難成大器?!?/p>
“我怕我死之后,他會被權(quán)臣所控制,成為一個傀儡,一個笑話?!?/p>
“我怕我辛辛苦苦打下的一生基業(yè),最后會毀于一旦,甚至……甚至為他人做了嫁衣!”
說到最后,他的情緒變得激動起來,再次引發(fā)了一陣劇烈的咳嗽,幾乎要將肺都咳出來。
趙云伸出手,輕輕地拍了拍他的后背,一股沉穩(wěn)的內(nèi)力透掌而出,幫他順氣。
等到劉備的咳嗽稍稍平息,他顫抖著手,從自己的枕頭底下,摸出了一個沉重的、用明黃色綢布包裹著的東西。
他將那個東西,塞到了趙云的手中。
趙云的手猛地一沉,他知道,這里面是代表著整個蜀漢最高軍事權(quán)力的虎符兵符。
有了它,就可以調(diào)動蜀漢境內(nèi)所有的兵馬,可以決定這個國家的生死存亡。
劉備死死地抓住趙云的手,枯瘦的手指像鐵爪一樣用力,指節(jié)都發(fā)白了。
他盯著趙云的眼睛,那雙眼睛在昏暗的燈光下,依舊清澈如水,深不見底。
他一字一頓,用盡了自己最后的力氣,說出了那句石破天驚的話。
“子龍,這蜀漢的兵馬,從今天起,我暗中交給你了?!?/p>
“你要替我看好這天下,更要替我看好孔明,看好朝堂上的每一個人。”
他的聲音壓得很低,像是在訴說一個最惡毒的詛咒,又像是在進行一場最瘋狂的賭博。
“守好它,阿斗若不行,若他真的昏聵無能,被奸人蒙蔽……”
他停頓了一下,呼吸變得更加急促,眼中布滿了血絲,閃爍著一種偏執(zhí)的光芒。
“甚至……若孔明有不臣之心……”
“你便取而代之!”
這最后一句話,如同平地驚雷,在寂靜的寢宮中炸響。
這是一個帝王對一個臣子最極致的信任,也是最惡毒的試探。
空氣仿佛在這一瞬間凝固了,燈火的影子在墻壁上瘋狂地跳動,如同鬼魅。
劉備說完,死死地盯著趙云,等待著他的反應(yīng)。
他期待著趙云能像諸葛亮一樣,痛哭流涕,叩頭謝恩,發(fā)誓永不背叛。
或者,至少也該是驚慌失措,連連推辭,表明自己的忠心。
然而,趙云的反應(yīng),卻完全超出了他的預(yù)料。
趙云沒有跪,沒有哭,甚至連臉上的表情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他只是沉默著,用那雙古井無波的眼睛,靜靜地看著劉備。
他就那么看著,看了足足有十幾個呼吸的時間,一言不發(fā)。
這死一般的沉寂,比任何激烈的反應(yīng)都更讓劉備感到恐懼。
他的心,一點一點地沉了下去,沉入了無底的深淵。
那雙曾經(jīng)在百萬軍中都未曾有過畏懼的帝王之眼,此刻,竟流露出了一絲恐慌。
終于,趙云開口了。
他的聲音不大,也不激昂,卻像一塊冰,狠狠地砸在了燒得滾燙的鐵板上。
每一個字,都帶著刺骨的寒意,敲在劉備的心上。
“主公,您錯了?!?/strong>
趙云緩緩地說出這四個字,讓劉備瞬間如遭雷擊。
“這天下最大的禍患,不是太子殿下無能,也不是丞相權(quán)勢過大。”
他的目光深邃而銳利,仿佛能看穿人心,看穿未來。
“而是...”
劉備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這話是從最忠誠的趙云口中說出。
“子龍……你……你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