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云浦,對于《水滸傳》的英雄們而言,絕對是檢驗好漢們成色的“煉獄”關(guān)卡。
雖然除了武松,幾乎所有的好漢都不會經(jīng)歷同樣的處境,但是它還是會作為一項考核,來評定好漢們的武力值的。
原著中,武松行至飛云浦,當時戴著枷,餓著肚子,身體也有所疲憊,在此狀態(tài)下武松還能一敵六、反殺刺客,可謂一等一的高手。
正因如此,武松也憑此一戰(zhàn)“封神”,那場戰(zhàn)役絕不亞于景陽岡打虎,真正坐實了“天傷星”的赫赫威名。
于是坊間一直有猜測,在36天罡星中,“除了武松,還有誰能通關(guān)飛云浦?”
今天文史君就與大家聊一聊。
![]()
飛云鋪的絕境與武松的突圍
要分析其他天罡星好漢能否突破飛云浦,首先需要了解武松當時所處的極端條件。
這一戰(zhàn)的情境設(shè)置,幾乎將武松逼入了十死無生的絕境。
1、身體受限與狀態(tài)不佳
武松戴著重達十五斤以上的木枷,雙手和頭頸都被固定。
有宋一代,木枷的重量輕則十五斤,重則達五六十斤,極大地限制了行動能力。
加上他一路被押解,饑腸轆轆,身體疲乏,已非最佳狀態(tài)。這種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消耗,極大削弱了當事人的戰(zhàn)斗力。
2、敵人優(yōu)勢與地理劣勢
飛云浦的敵人是四名具有一定武藝的殺手,他們并非泛泛之輩,而是有備而來,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取武松的性命。
殺手們手持利刃,且占盡地理優(yōu)勢,可謂以逸待勞。武松身處險地,又是戴枷之身,幾乎毫無勝算。
![]()
同時還有兩名押解的衙役做幫手,雖然衙役的武功不一定高,但是向來有著“雙拳難敵四手”的說法,兩名衙役的存在也不可忽視。
而處于幾乎絕無生還之地,武松該如何突破重圍呢?單靠蠻力肯定是不行的。
它一定是要頭腦清醒,膽大心細,多種能力完美結(jié)合,才有勝算的可能。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武松幾乎做到了完美的境界:
·驚人的爆發(fā)力
在生死關(guān)頭,武松瞬間繃脫木枷,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爆發(fā)力。木枷本是朝廷用來束縛重刑犯的刑具,制作堅固,尋常人等絕無可能掙脫。
·精湛的腿功
掙脫枷鎖后,武松單憑腿法就擊斃了多名殺手。在兵器不足的情況下,他的雙腿猶如鐵錘,招招致命。
![]()
那種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練就,肯定是經(jīng)歷了多年的刻苦與努力的結(jié)果。
·冷靜的判斷力
面對絕境,武松沒有慌亂,而是冷靜分析形勢,抓住轉(zhuǎn)瞬即逝的機會。
他假裝順從,伺機而動,一旦機會出現(xiàn),立刻發(fā)動致命反擊。那種在壓力下保持冷靜的能力,是高手與普通武者的重要區(qū)別。
由此,要進入“可能突圍”的候選名單,至少需要四個條件:
1、步戰(zhàn)短打能力頂級(兵器以刀、徒手為佳)。
2、身體柔韌/縮骨脫枷潛力(枷鎖是首要劣勢,脫枷等于先贏一半)。
3、爆發(fā)力與輕功兼具(能瞬間秒近身之敵,又能閃避遠處攻擊)。
4、心理素質(zhì)極硬(獨對死亡、饑餓、疲乏三連擊,不能崩)。
![]()
天罡突圍可能性譜系分析
通過以上幾個條件,再加上當時所處的“地形極險”的客觀環(huán)境條件約束,幾乎就可以淘汰一批重量級人物:
馬軍主將:關(guān)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
飛云浦是步戰(zhàn)狹地,長兵器施展不開;且戴枷鎖,無法騎馬。使得馬上幾位好漢難以施展全部武力,在武力折扣之下難以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