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開了!
農(nóng)歷八月,雅稱“桂月”,每到秋天,總等著桂花開。整個城市散發(fā)出陣陣的香,最香的還是桂林公園。
兒時住在邊,夏日一過,涼風一起,公園里成片的桂花樹就會此起彼伏地香起來。
賞桂花,聞桂花,撿桂花…… 當然,對桂花的最高贊譽,還是認認真真把它吃掉。
桂林公園至今仍留有古早茶室,每逢桂花開放,茶室就會奉上限時供應的桂花食單,質(zhì)樸無華卻也是最能體現(xiàn)桂花精華的幾道風味。
聞著桂花,喝著桂花,吃著桂花
順便擼一下貓咪,簡直不能更香
桂 花 茶
今年的運氣真好,去桂林公園的那日,正好是桂花開放的第一天。桂林公園茶室老板說,桂花最香就在開花的第一個星期。
對,就是本周!
入座后第一件事,就是點一杯 桂花茶 。
對于桂花茶的最初印象,來自杭州。桂花爛漫時節(jié),避開了游客,直奔滿覺隴,這里自明代以來就是杭州城外的桂花勝地。秋風一起,桂花在山谷里飄灑,便是“滿隴桂雨”。
杭州人喜歡桂花龍井,龍井是春茶,桂花是秋花,綠意盎然里彌漫金黃色的桂香,一春一秋,一期一會。
桂林公園的桂花茶,雖沒有那般精致,但樸素也有樸素的好。老板娘會在龍井或碧螺春里撒上一大把干桂花,隨著熱氣冒出來的,還有最簡單、最直接的香氣。
桂 花 藕 粉
茶室前是一棵高大的桂花樹,后院緊鄰荷花池,每到桂花開放時節(jié),從清晨至午后都是一座難求。
對著荷花池,來一碗藕粉,天經(jīng)地義。
老板娘端來的藕粉,薄厚均勻,不粘不稀,調(diào)得剛剛好。藕粉中央用勺子撥開一個小低洼,撒入干桂花,一點點甜,一點點香,都是恰到好處。
好奇問她這碗藕粉的秘訣,她說:“沒什么的呀,關(guān)鍵是手勢!” 也對。 美食之所以美,拋開食材的因素,就是熟能生巧。
桂 花 糕
全國各地都有桂花糕。有的用米粉,有的用糯米,有的用椰汁。但萬變離不開的,都是桂花的香甜。
南宋《山家清供》記載, 春采紫英菊,秋做廣寒糕 。廣寒糕需“采桂英,去青蒂,灑以甘草水,和米春粉炊作糕”,說的就是桂花糕。
江浙一帶的桂花糕,多用粳米與糯米按比例混合后碾成米粉,包入桂花豆沙,再上籠蒸。雪白的桂花糕趁熱吃,松軟香甜。
廣式的桂花糕則大多會用椰汁來搭配桂花,蒸熟一層椰汁再鋪一層桂花糖,最后撒上金黃的桂花碎。
桂林茶館是坐落在桂林公園里的一家低調(diào)的餐館
不用餐的話,可以直接去一旁的“四教廳”吃點心
桂林公園的湖邊茶室里是吃不到桂花糕的,但可以去桂林茶館。桂花糕從桂林茶館的廚房里現(xiàn)蒸好了端過來,熱氣騰騰的,一籠4枚,晶瑩剔透。
用的是廣西桂林的桂花,烘干后再用純凈水煮,保留了桂花黃金的色澤。 一口咬下去,滑嫩,彈性十足,桂花也是恰恰好的香甜。
桂 花 酒
桂花那么好吃,怎么可以不入酒?
秋季一定要去紹興喝桂花黃酒。干桂花煮開過濾后加入黃酒,再燒滾一次,就能喝了。深秋乍暖還寒,溫一壺最好不過。
喜愛冬釀酒的蘇州,也有獨到的桂花冬釀。以米酒為底,與桂花一同釀制,口味甘甜,酒體金黃。
桂林茶室里的桂花酒用的是更洋氣的葡萄酒作為基酒,加入了蜂蜜和桂花糖漿。拋開對于葡萄酒單寧的執(zhí)念,這款桂花酒也有它別致的氣韻。
當然,氣氛也很加分。
直至10月底,上海都會沉浸在桂花的香氣里。郁達夫在小說《遲桂花》中寫道,“桂花開得愈遲愈好,因為開得遲,所以經(jīng)得日子久?!?/p>
愿 桂 花 慢 慢 開,久 久 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