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這些古語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經(jīng)驗,乍一看好像是諷刺國民的劣根性,見不得別人的好,但大家想想,為什么古人會總結(jié)出這樣的經(jīng)驗之談來?
從客觀上來講,愿意“出頭”的人,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現(xiàn)有的規(guī)矩,對既得利益者的權(quán)益造成一定的影響,當不利影響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既得利益者必然會組織反擊,集中火力去打擊“領頭人”,消除不利影響。因此,在古代能人不少,但敢于挑頭的人不多,事成了自然風光無限,事敗了可能尸骨無存。在中國歷史上,遠的比如大澤鄉(xiāng)起義的陳勝吳廣、漢高祖劉邦,近的比如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以及我們的主角曾國藩,都是這種“出頭”的人。
我們說到曾國藩在家守孝期間,接到咸豐皇帝圣旨,要他組織團練,打擊盜匪。曾國藩猶豫再三,終于接受了任務,在長沙設立審案局(相當于掃黑除惡專項行動指揮中心),并且采取了雷霆手段高壓政策,短期內(nèi)消滅了多個盜匪團伙,而且殺了不少人,終于使湖南的局勢穩(wěn)定下來。
但我們前文說過,“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曾國藩的一系列剿匪行動,雖完全出于公心想為大清王朝和老百姓做點實事,但實際上卻動了別人的蛋糕,打擊報復隨著而來。湖南境內(nèi)開始流傳“曾剃頭”這樣的綽號,來諷刺他殺人如麻,同僚也開始對他唯恐避之不及。
我們先說一說曾國藩為什么要采取高壓政策和嚴酷手段?難道他不知道這種做法會激起比較大的民怨嗎?他心里當然清楚,但曾國藩有他自己的想法。一個原因是他覺得適逢亂世應用重典,只有采取非常規(guī)手段才能達成目的和應有的效果;另一個原因是他認為,當前的匪禍之患,正是因為地方長期不作為造成的,必須強有力的措施,才能根除匪患。
我們繼續(xù)分析,曾國藩到底是動了誰的蛋糕?其實答案并不難猜,利益分配往往伴隨著的是權(quán)力的行使,曾國藩設立的審案局,也就是掃黑除惡專項行動指揮中心,將湖南自布政使到各府州縣長官的治安權(quán)收歸自己名下,又常常越級指揮,跨地域行使權(quán)利,當然使原本行使治安權(quán)力的各府州衙門不爽。簡單來說,曾國藩占用了這些衙門的司法權(quán)。
那又牽扯到什么利益呢?在大清王朝集團公司污濁腐敗的職場環(huán)境中,權(quán)力是可以交換利益的?!叭昵逯?,十萬雪花銀”,清朝官員都是靠著各種灰色收來維持日常開支的,誰犯了法,入了罪,那就要經(jīng)過抓捕、審判、監(jiān)禁、判決諸多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換錢,不是換錢也是賣人情。比如抓捕環(huán)節(jié),該抓誰不該抓誰,抓多少,連累多少都有講究;再比如審判環(huán)節(jié),是否用刑,是否抄家都有講究。所以匪患能絕嗎?當然不行,那不是把自己的財源給斷了。
曾國藩審案局這么一設,得嘞,所有治安權(quán)力都歸于他自己名下,對于地方官員來說,這些明晃晃的利益都沒了;另外一點,地方官員常年剿匪不利,曾國藩半年就取得這么大的成果,那不是把的桃子都摘走了,還把辦事不利的罪過留給我們,我們豈能容得下你?
雖然曾國藩的辦事成果得到了咸豐大老板的認可,在咸豐批示的《嚴辦土匪以靖地方折》中,明確批示“辦理土匪,必須從嚴,務期根株凈盡”。但這些本地的官員開始聯(lián)合起來給曾國藩使絆子,終于讓曾國藩栽了一個大跟頭。
問題還是出在組織訓練團練這件事上。曾國藩深知大清王朝集團公司所面臨的內(nèi)憂外困的局面,在公司保安建設方面,公司的專業(yè)保安隊伍實在是太拉跨了,沒什么戰(zhàn)斗力,所以剛好借助咸豐大老板的圣旨,在組織民間保安隊伍的同時,也順便整肅一下公司專業(yè)保安隊伍的精神面貌。
這里曾國藩組建的團練,實際上就是后來赫赫有名的“湘軍”的雛形了。曾國藩是個辦事認真的管理者,在他看來,保安隊伍要有戰(zhàn)斗力,就必須嚴格訓練、整頓紀律,同時要給保安注入精神動力,比如“忠君愛國”、“舍生取義”等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知道為何而戰(zhàn)。從這里我們也能看出曾國藩的格局和遠見。
因此,在團練的訓練上,曾國藩每逢三日、八日,要把團練隊伍召集起來,在操場上進行訓話,相當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但問題就出在訓話這件事上。他要求團練隊伍集中訓示也無可厚非,畢竟是公司大老板交給他的任務,但曾國藩對大清公司有著超乎常人的責任心,想著也順便提升一下正編保安隊伍的政治素養(yǎng),要求長沙的綠營軍與團練進行“會操”,每月三日、八日共同接受他的思想政治工作。
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了,在職場上,相當于越權(quán)指揮,是兵家大忌。本來長沙綠營軍歸屬本省提督管轄,怎么也輪不到你一個沒有授權(quán)的臨時指揮中心插手管理。另外換一個角度,本地的保安隊伍已經(jīng)習慣了安逸的工作環(huán)境,這突然一下子要嚴格起來,內(nèi)卷起來,閑散慣了的保安隊員也適應不了。因此,長沙的保安副隊長帶頭鬧事起來,自己不聽曾國藩的號令,還鼓動麾下的保安隊員,不要理會曾國藩。
曾國藩一看怎么有這樣不明事理的將官,我是為你好,你不聽勸,好吧我也不慣著你。于是曾國藩直接上疏給咸豐大老板,彈劾這個保安副隊長,奏折上說“長沙協(xié)副將清德,性耽安逸,不理營務?!瓕⑹课份咂M妫殉绅罅?,勸之不聽,威之不懼,竟無可以激勵之術(shù)。”這個奏折上去,長沙保安副隊長瀆職的罪名是跑不了了。咸豐收到奏折,心想曾國藩一向比較務實,從不妄言,于是就罷免了清德,革職查辦。
保安副隊長被革職,這下長沙保安隊長鮑起豹坐不住了,他要尋機報復。曾國藩的民間保安與鮑起豹的正編保安互相看不順眼,常有斗毆沖突,于是在一次沖突后,曾國藩要求逮捕綠營軍帶頭鬧事的保安,以懲示戒。鮑起豹便故意把幾個帶頭鬧事的正編保安綁起來押送給曾國藩,同時乘機大肆鼓噪其他保安借機鬧事,結(jié)果人越聚越多,保安們游行示威,要求釋放鬧事人員。本地官員平時就不爽曾國藩的作為,現(xiàn)在不但不管,還躲起來準備看笑話。游行隊伍有恃無恐,甚至闖進了曾國藩的公館,打傷了幾個隨從,曾國藩一看大事不妙奪門而逃。趕忙跑到隔壁的巡撫辦公室門前求救,急急叩門。
巡撫駱秉章擺了好一會架子,才開門出來調(diào)停,親手松綁了鬧事的保安,還連連道歉,讓兄弟們受委屈了!其他保安自然是有眼力勁兒的,巡撫的面子自然要給,規(guī)規(guī)矩矩的拜謝后,興高采烈的一哄而散。巡撫淡淡的對曾國藩說:“將來打仗,還要靠他們呀!”然后轉(zhuǎn)身而走。曾國藩一個二品高管,差點被本地的保安給殺了,本地高管還陰陽怪氣的撂下這么一句,曾國藩氣的無言以對,也看穿了官場沆瀣一氣的潛規(guī)則!
職場小劇場:小曾大張旗鼓的組建民間保安隊打擊了盜匪團伙,很快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是小曾采取的手段過于嚴厲,大家都叫他“曾剃頭”!然而小曾心中有理想,不為所動,不僅繼續(xù)認真組織訓練,還想要把公司保安隊也拉起來提升政治素養(yǎng)。誰知公司本地的保安副隊長嫌小曾管的太寬,公然拒絕合作,小曾向老板打報告罷免了副隊長,得罪了本地保安隊。于是,保安隊長借機報復,組織本地保安闖到了小曾家里進行威脅,小曾求助于本地高管才得以保命!要知小曾能否重整旗鼓?我們下回繼續(x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