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4日,程潛、陳明仁將軍在湖南長沙通電起義,宣布湖南正式脫離國民政府,湖南宣告和平解放。
湖南解放后不久,解放軍在湖南成立了省委、市委、縣委、地委等各級政府,并開展日常工作。
湖南省平江縣縣委書記齊壽良這天迎來了一名到訪者,這位到訪者是一名衣衫襤褸的農(nóng)婦,農(nóng)婦名叫朱引梅,她到達平江縣縣委后直接要見縣委書記。
縣委的工作人員見朱引梅態(tài)度十分堅決,便將此事匯報給了縣委書記齊壽良,齊壽良便將朱引梅請到了他的辦公室內(nèi)。
齊壽良
朱引梅來到齊壽良的辦公室后,將代丈夫保存的一斤黃金(1959年前16兩為一市斤)黃金,以及自己嫁妝的4兩黃金,共計20兩黃金一同交到了齊壽良手上。
朱引梅稱這一斤黃金是丈夫為黨保存的活動經(jīng)費,而這4兩黃金則是自己十多年來補交的黨費,齊壽良見狀便立即開具了收條,并派人將黃金送入了中國人民銀行的金庫。
齊壽良派人將黃金送往金庫之后,又開始了解朱引梅的家庭情況,這才發(fā)現(xiàn)朱引梅原來是一位革命英雄的遺孀,朱引梅所說的代丈夫保管的一斤黃金,更是大有來頭,而朱引梅的丈夫正是革命烈士:涂正坤。
金條
秋收起義入紅軍,長征留下打游擊
涂正坤,原名涂正生,出生于1897年的湖南省平江縣嘉義地區(qū),涂正坤的父母都是縫紉工人,家里的生活條件并不好,但是他的父親還是讓他讀了4年書。
涂正坤
正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年幼的涂正坤就知道了父母的不易,輟學后就一直跟隨父親母親學習縫紉技術。
很快大革命的氣氛傳遍全國,四處為他人縫紉的涂正坤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接觸到了共產(chǎn)主義思想,并深受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影響,此后他便開始參加到我黨的活動中來,參加了多次我黨組罷工抗議游行運動。
上世紀初的縫紉工人正在為顧客縫制棉被
1925年,28歲的涂仲坤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黨員。
1926年8月18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向割據(jù)平江一帶的北洋軍閥吳佩孚部發(fā)起了進攻,葉挺帶領第四軍獨立團率先攻入平江北門,戰(zhàn)至19日晨,平江城已被北伐軍攻克,全殲了駐守平江城的軍閥陸法部。
涂正坤在北伐軍攻破攻克平江城后,組織群眾慰問了北伐軍將士,后又回到嘉義區(qū)發(fā)展農(nóng)民協(xié)會,并被選舉為農(nóng)民協(xié)會副會長。
1927年4月11日,蔣介石率先背叛革命,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發(fā)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我黨黨員以及革命群眾,在全國范圍內(nèi)制造白色恐怖,無數(shù)的革命烈士就這樣倒在了反動派政府的屠刀之下。
1927年5月21日晚,反動派軍官許克祥為表明向蔣介石效忠的決心,率領叛軍搗毀了湖南總工會、農(nóng)民協(xié)會以及農(nóng)民講習所等我黨控制的革命機關、團體。
屠殺革命群眾的反動派
許克祥還與國民黨右派組織了中國國民黨湖南省救黨委員會,并對湖南境內(nèi)的我黨成員以及革命群眾,展開了血腥的屠殺。
涂正坤得到消息后,化名為于一華,仍然以縫紉為掩護,到達平江北鄉(xiāng)開展秘密斗爭組織,當?shù)氐墓まr(nóng)武裝在1927年9月參加了毛澤東組織的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失敗后,涂正坤跟隨起義軍轉移到了連云山的白花尖一帶展開游擊斗爭,并被任命為平江第4區(qū)區(qū)委書記,涂正坤還在展開游擊斗爭時,寫下了一首傳播甚廣的民謠:
梭鏢亮亮光,擒賊先擒王,
打倒蔣介石,活捉許克祥。
1928年7月,反動派軍隊派出獨立第5師前往平江地區(qū)鎮(zhèn)壓革命群眾發(fā)起的革命活動。
滕代遠將軍
此時我黨湖南省委已經(jīng)派出滕代遠到湘贛邊界地區(qū),恢復湘贛邊特委,并與獨立第5師第3團彭德懷部的黨組織取得聯(lián)系,必要時舉行起義。
此時正在白花尖一帶帶領游擊隊展開游擊斗爭的涂正坤得到消息后,立即趕往平江縣城地區(qū),策應彭德懷部領導的平江起義。
平江起義成功后,起義部隊改編為紅五軍,涂正坤立即發(fā)揮自己在當?shù)氐念I導能力,幫助紅五軍擴編招募新兵。
參加紅軍的兒童團
然而正在紅五軍發(fā)展勢頭正旺時,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立即派出了6個團的兵力對紅五軍所在的平江縣城展開了圍攻,由于敵眾我寡,紅五軍被迫撤出平江縣城向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轉移。
涂正坤受命策應紅五軍的轉移活動,帶領游擊部隊在平江一帶騷擾敵軍,牽扯敵軍的兵力。
1928年冬,紅四軍和紅五軍兩大主力紅軍在井岡山成功會師,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感受到了威脅,立即派出湘贛兩省6個旅18個團共3萬人的兵力,兵分五路向井岡山實施軍事"會剿"。
蔣介石還任命湖南省主席何鍵為"會剿"總指揮,井岡山上的紅軍立即決定以紅五軍固守井岡山,紅四軍轉移到外線,向敵人的湘南地區(qū)進發(fā),迫使敵軍回援從而打破敵人的這次"會剿"。
何鍵在率軍進攻井岡山時,從后山的黃洋界懸崖爬上了井岡山,從紅五軍的背后發(fā)起了進攻,腹背受敵的紅五軍只得殺出一條血路,被迫撤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
紅五軍撤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之后,奉命開辟湘鄂贛根據(jù)地,此時正在平江縣蘇維埃政府擔任執(zhí)行委員的涂正坤,再次配合紅武軍的行動,紅五軍一同展開了開辟湘鄂贛根據(jù)地的斗爭。
湘鄂贛革命根據(jù)地全貌
1930年,涂正坤被選舉為平江縣縣委書記,彼時紅五軍決定攻克平江縣城,涂正坤立即帶領游擊隊,并領導全縣的工農(nóng)群眾配合紅五軍的行動。
紅五軍在涂正坤以及工農(nóng)群眾的配合下,最終成功的攻克了平江縣城,將紅旗再次插上了平江縣城的城門樓子。
根據(jù)黨中央的命令,紅五軍擴充為紅三軍團由紅五軍軍長彭德懷擔任紅三軍團軍團長,要求紅五軍擴編完成后攻打湖北省政府武漢,軍團長彭德懷考慮到敵我力量懸殊的問題,決定先攻打長沙。
紅三軍團攻克長沙后長沙市民歡迎紅軍
1930年5月,涂正坤接到紅五軍團即將攻打長沙的消息后,立即組織平江縣的游擊隊、赤衛(wèi)隊和工農(nóng)群眾共10余萬人支援和配合紅三軍團的作戰(zhàn)計劃。
1931年9月,湘鄂贛邊區(qū)召開了第一次工農(nóng)代表大會,時任平江縣縣委書記的涂正坤也出席了這次代表大會。
這次代表大會上,湘鄂贛邊區(qū)決定成立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并選舉蘇埃政府的各個職位,他們也在這次會議上被選舉為湘鄂贛省蘇埃政府的執(zhí)行委員、常務委員兼財政部長。
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
隨著紅軍的勢力在湘、鄂、贛等地區(qū)逐漸發(fā)展壯大,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先后組織了5次對紅軍革命根據(jù)地的"圍剿"活動。
紅軍在前4次反"圍剿"作戰(zhàn)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牽著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的鼻子,在廣闊的湘、鄂、贛等地的山區(qū)內(nèi)來回繞圈,打破了敵人的前四次"圍剿"。
反"圍剿"作戰(zhàn)勝利后革命根據(jù)地人民舉辦慶?;顒?br/>
然而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zhàn)中,當時的黨中央制定了錯誤的反"圍剿"作戰(zhàn)計劃,因此第五次反"圍剿"作戰(zhàn)失利,紅軍被迫轉移進行長征。
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開始長征,涂正坤受命留在湘贛邊蘇區(qū)與傅秋濤等人,率領紅軍游擊隊留在當?shù)卣归_游擊斗爭。
受命改編展開抗日斗爭,"平江慘案"中不幸犧牲
自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后,時任湘鄂贛省委書記的涂正坤與省蘇維埃主席、軍區(qū)司令員傅秋濤,在湘鄂贛邊區(qū)展開了三年的游擊戰(zhàn)爭。
涂正坤與傅秋濤
由于紅軍主力部隊離開了湘鄂贛地區(qū),該地區(qū)的力量形成了敵強我弱的態(tài)勢,涂正坤在與傅秋濤等人在湘鄂贛邊區(qū)展開游擊作戰(zhàn)時十分困難,既沒有兄弟部隊的幫助,又沒有重火力武器且沒有立足之地。
因此涂正坤與傅秋濤等留在南方帶領紅軍游擊隊展開游擊斗爭的領導人,在展開工作時十分困難,經(jīng)常是風餐露宿、食不果腹。
但他們在這種艱苦卓絕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了三年的游擊戰(zhàn)爭,保存了500多名黨員干部和390多名紅軍戰(zhàn)士的生命,這些人后來都成了新四軍的骨干力量。
西安事變中的張學良與楊虎城將軍
湘鄂贛邊區(qū)的國民黨頑派勢力根深蒂固,至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成將軍在陜西西安發(fā)動西安事變,對蔣介石實行兵諫時,頑派勢力仍然沒有放松對留在南方的紅軍游擊隊的"追擊"。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國共雙方建立第二次合作,共商合作抗日大計,但是由于紅軍游擊隊作戰(zhàn)活動地點不確定,對于外界的消息也了解甚少。
因此直至1937年,日軍發(fā)動七七事變后,涂正坤等留在南方展開游擊戰(zhàn)爭的紅軍隊伍,才知道國共雙方展開了第二次合作。
日軍發(fā)動七七事變
得到國共雙方已經(jīng)展開第二次合作的消息后,涂正坤與傅秋濤等人代表湘鄂贛蘇區(qū)與國民黨地方當局進行了談判,最終雙方在談判中達成了五條停戰(zhàn)協(xié)議:
撤退對紅軍游擊隊進攻的部隊,并停止一切敵對軍事行動;
把平江縣的嘉義市讓出來給紅軍作為活動地點,以便于與武漢行營談判;
紅軍在集中部隊時要通行無阻,不得逮捕和殺害紅軍游擊隊人員;
發(fā)給紅軍游擊隊經(jīng)費;
停止對紅軍游擊隊的誘降行為,叛徒來"招撫"就殺。
在與當?shù)氐膰顸h達成協(xié)議之后,涂正坤和傅秋濤立即著手于紅軍游擊隊的秘密集結,并防止當?shù)氐膰顸h在我軍集結途中對我軍發(fā)起突然的襲擊。
1937年底,中央決定湘鄂贛紅軍游擊隊編入新四軍序列,正式番號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1團,由付秋濤擔任團長并率領部隊開赴江門抗日前線作戰(zhàn)。
同時將湘鄂贛省委改為特委,由涂正坤擔任特委書記留在后方堅持斗爭,并負責在平江的嘉義鎮(zhèn)成立新四軍平江留守處,并擔任平江留守處的主任,以新四軍上校參與的公開身份,領導邊區(qū)的抗日支前工作。
新四軍平江留守處成立后,又改名為新四軍平江留守通訊處,此時涂正坤又接到了秘密恢復發(fā)展黨組織的工作。
涂正坤建立起新四江駐平江留守通訊處后,組建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動員了一批革命群眾和進步青年投入到了抗日戰(zhàn)爭中,還為新四軍籌措了一大筆軍費。
正在舉行抗日游行的人民群眾
新四軍開往抗日前線后,最困難的并不是與日軍作戰(zhàn)時,缺少武器彈藥、糧食藥品,而是時刻都要應對國民黨頑派勢力的陰謀。
涂正坤對此非常樂觀,他在新四軍駐平江留守通訊處成立后,便立即帶領通訊處的成員奔赴平江各鄉(xiāng)鎮(zhèn),廣泛地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以及我黨團結抗日的主張。
與此同時,涂正坤還在平江縣城組織了救亡劇團,并開設了大眾書店,還創(chuàng)辦了老百姓壁報,更是親自撰寫稿件以宣傳抗日,涂正坤在平江縣城展開的一系列工作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正在表演的救亡劇團
1938年底,在涂正坤等新四軍駐平江留守通訊處成員的一致努力下,對抗日活動十分熱情的平江百姓們,舉行了一次巨大規(guī)模的火炬游行,激發(fā)了許多普通群眾抗日熱情。
人民群眾雖然對抗日保持著十分的熱情,但是國民黨軍的表現(xiàn)卻令人難以接受,自抗戰(zhàn)爆發(fā)以來,蔣介石集團的軍隊節(jié)節(jié)潰敗,廣州、武漢等要地相繼失守,蔣介石更是將國民政府從武漢搬到了重慶。
1939年,侵華日軍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展開了政治誘降,企圖通過國民政府的手鏟除我黨在日軍敵后的抗日力量。
在香港進行秘密接觸的軍統(tǒng)特務與日軍高官
面對著日軍以"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行動,蔣介石集團最終采取了"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明示、暗示甚至親自指示、命令其麾下的國民黨頑固派勢力,向我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jù)地,8路軍新四軍后方機關進行襲擊和破壞。
當時國民黨第九戰(zhàn)區(qū)第27集團軍的楊森部已調(diào)防至平江,楊森早已就將新四軍駐平江留守通訊處視作"眼中釘,肉中刺",在他得到了蔣介石的默許后,便一直蠢蠢欲動。
四川軍閥楊森
楊森派出手下四處散播謠言、蠱惑人心,甚至誣告通訊處"收留土匪,擾亂治安",甚至要求通訊處將辦公地點搬至平江縣城內(nèi),企圖以此隔絕我黨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并將通訊處控制在其控制范圍內(nèi)。
涂正坤義正言辭地拒絕了楊森部的無理要求,并義正言辭地回應道:"通訊處是新四軍軍部批準設立的,是完全合法的抗日機構,沒有新四軍的命令,誰也不能叫我們搬家!至于共產(chǎn)黨員的名單,這是我們黨內(nèi)的事,用不著你們操心!"
楊森見自己的陰謀無法實施,卻又不敢公開向新四軍動手,便一直等待上級的命令,直到第九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薛岳傳來了蔣介石要求楊森部解決平江通訊處涂正坤等人的命令。
薛岳
楊森接到命令后,立即在平江縣城長壽街二十七集團軍總部召開了會議,緊鑼密鼓地制定了向新四軍駐平江留守通訊處下毒手的陰謀。
1939年6月12日,楊森部的一個特務連進駐到了通訊處附近的靈官廟,并在通訊處旁邊的吳氏宗祠和楊伯琴商店等處布置了特務人員。
涂正坤和反動派斗爭多年,早已經(jīng)注意到了這些特務的存在,但他們臨危不懼隨時準備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來捍衛(wèi)黨和民族的抗日事業(yè)。
下午3時許,特務們動手了,他們闖進了通訊處所在的辦公地點,聲稱"日寇不日要進犯平江,務請馬上到嘉義區(qū)公所商議有關抵抗日寇的緊急事宜。"
戴笠和他手下的國民黨特務
涂正坤雖然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但是考慮到抗日事關重大,如若不去將會給他們口實,便跟著特務們走出了通訊處的大門。
然而涂正坤卻沒有想到,國民黨特務竟如此膽大包天,當他走了約50步遠的距離時,周圍的巷子里突然竄出了幾個特務,掏出手槍就對涂正坤進行了瘋狂的射擊。
涂正坤身中數(shù)彈倒在了血泊之中,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強忍著疼痛爬起來,怒斥著這群慘無人道的暴徒"不要開槍,不許破壞團結抗戰(zhàn)!"
國民黨特務槍殺我黨黨員
同時涂正坤又用盡了身上的最后一絲力量,朝著通訊處的方向喊道:"反動派下毒手了,同志們快跑!"
但是已經(jīng)晚了,國民黨的特務連此時已經(jīng)沖進了通訊處,將通訊處中的秘書長吳淵、通信處成員羅梓銘、曾金聲、吳賀泉、趙綠瑩等同志全部抓捕,并將這些同志全部槍殺或活埋于該鎮(zhèn)附近的淘金坑之內(nèi)。
這就是平江慘案的真相,但是慘案發(fā)生后,反動派拒不公布事情的真相,且嚴禁群眾對此事進行議論,企圖掩蓋自己的罪行。
與此同時,反動派還在其他的地區(qū),同樣進行了這樣慘無人道的行為,對我黨的黨員以及革命群眾進行了大肆的屠殺。
烈士遺孀遺屬討飯為生,只為交還組織活動資金
涂正坤遇害后反動派還企圖將他的家人一同迫害,但是在當?shù)厝嗣袢罕姷膸椭?,涂正坤的妻子朱引梅和兒子涂明濤成功的逃過了一劫。
涂正坤與朱引梅合照
朱引梅也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但是當時反動派勢力十分猖獗,而且各地的黨組織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損情況,她根本無法與黨組織取得聯(lián)系。
朱引梅在丈夫遇害后十分悲痛,丈夫的遺體也被反動派特務所處理了,她想要給自己的丈夫立一座衣冠冢,便開始整理丈夫的遺物。
朱引梅在整理丈夫的遺物時,意外的發(fā)現(xiàn)涂正坤還為黨和新四軍保管著一斤黃金的活動經(jīng)費,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朱引梅決定一定要將這些錢全部交給黨組織。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帶孩子乞討為生的女人
當時的反動派正處于"反共"的高潮階段,因此朱引梅不敢張揚的行動,所以便將所有的黃金全部縫制在自己的衣服里面,帶著自己的兒子一邊討飯一邊尋找黨組織。
在平江慘案發(fā)生后,我黨的黨組織在活動時也是異常的小心,新四軍也沒有固定的作戰(zhàn)地點,因此朱引梅一直都沒能找到黨組織。
其實朱引梅如果將這些黃金換成現(xiàn)錢,是足以讓自己和兒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的,甚至能夠帶著自己的孩子到大城市中生活,避免戰(zhàn)亂的侵擾,但是朱引梅并沒有這樣做。
涂正坤遺孀朱引梅
因為如果她這樣做了,將會玷污自己丈夫的一世清白,而且她高深的黨性是不允許她這樣做的。朱引梅找黨整整找了10年,往往是她剛到達新四軍曾活動過的地方,新四軍就已經(jīng)轉移走了。
直到1949年平江解放后,朱引梅得知解放軍打過來了欣喜若狂,她便簡單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裝,來到了平江縣委的大門口,將丈夫保管的黨的經(jīng)費一斤黃金,以及自己的嫁妝4兩黃金,一同交給了黨。
齊壽良老人
時任平江縣委書記的齊壽良聽完這位老黨員的故事后,十分激動地流下了淚水,立即向上級匯報了這件事情,上級很快就做了回應,指示齊壽良一定要給予烈士遺孀和遺屬應有的待遇和補助。
齊壽良立即為朱引梅恢復了黨籍,并給朱引梅安排了工作,每個月還發(fā)給朱引梅、涂明濤二人一些他們應有的補助。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軍舉行的九一八事變8周年與涂正坤烈士紀念活動
涂正坤的犧牲,讓黨看清了反動派的真實面目,我們在為涂正坤的犧牲感到可惜的同時,也為朱引梅的高尚行為所打動,正是有這樣一群為了革命而奮不顧身的前輩,新中國最終才得以成立,我們才會有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1998年,朱引梅因病逝世。
向涂正坤、朱引梅夫婦,以及那些為了革命而獻出生命的烈士致以最高的敬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