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警惕了,該反思了,我們現(xiàn)在的一些貧困生,說句老實話,很多網(wǎng)友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爆料,大家也清楚。
有些人不是真正的貧困,卻拿了貧困生的補助,而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他們往往比較害羞,比較內(nèi)向,甚至一些人覺得自己拿了貧困的補助,心里面會不舒服,還會有一種不好意思的直觀感覺,這對于很多人來說,已經(jīng)變成一個常態(tài)化現(xiàn)象。
之前還有媒體曝光過類似的現(xiàn)象,有一個地方去慰問五保戶,去慰問貧困人員,結果人家拿著最新款的蘋果手機。
家里放著茅臺,請問這樣的家庭能是貧困家庭嗎?
這就好比一個人跑到了無人區(qū),在荒無人煙的沙漠當中,缺水的話,是不可能拿出礦泉水來洗澡,因為要保持自己的生存。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情,現(xiàn)在的一些貧困生好像走到了另外一條極端的道路當中,大家互相攀比,不是說貧困生不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是每個人最簡單樸素的愿景,無論是不是貧困生都有這樣的想法,這是理所應當?shù)摹?/p>
問題就在于一個明顯的貧困生拿著國家的補助,穿著3000塊錢的鞋子,請問這樣的消息讓其他的網(wǎng)友怎么看。
讓同時家庭困難,沒有申請到貧困補助的學生,他們又該怎么看?
對于很多沒有申請到補助的學生,他們會覺得不公平,他們會覺得這背后是有貓膩的,所以你就沒有辦法再去要求這些沒有申請到補助的學生,要求他們公平和正義,要求他們善良。
從互聯(lián)網(wǎng)評論區(qū)也能清晰的看到,很多網(wǎng)友質(zhì)疑聲音特別大,這里面存在一個公平正義的問題,還有一個輿論的影響,當貧困生穿著三千塊錢的鞋子,對于其他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直觀的體現(xiàn),他們會覺得這背后有貓膩。
一個學校是教書育人,如果一個貧困生穿著三千塊錢的鞋子,那么怎么要求其他貧困生保持善良和美好,怎么要求其他貧困生心里面不會覺得這個社會當中是存在黑暗的一面?
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就好像一些大學的校園里,老師們首先就違法犯罪了,如果不進行處罰的話,學生們心里面會怎么想?
媒體還曾經(jīng)報道過有大學的老師存在造假的問題,這對于其他的學生來說,老師都造假,學生們要不要造假?
請問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們會怎么想呢?
這件事情就變成了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其實將這件事情聯(lián)系到社會當中的各種現(xiàn)象,也能觀察到某些氛圍感。
當你穿著3000塊錢的鞋子。
還拿著貧困生的補助,這就好比一個人嘴上喊著口號,卻將財產(chǎn)放到了國外,還要求大家要奮斗。
這是一樣的邏輯道理,無論是沒有畢業(yè)的大學生,還是踏入社會的成年人。
大家都有一個直觀的判斷,會做一個比較,而這種比較的代價就是如果你觀察到不好的現(xiàn)象,而這些現(xiàn)象背后的人沒有受到處罰,就會失去信任,信任的基礎一旦遭到損失,再想建立起來是非常艱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