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
關(guān)注讀書狗子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的說法,李白如謫仙下凡,詩筆飄逸似仙;杜甫悲天憫人,憂國憂民,以詩為史,厚德如地;而王維確實(shí)是三才中最像人的那一才,可以說王維是人中全才。
王維精通詩、書、畫、樂,其畫被推為南宗山水畫之祖、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蘇東坡說“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在音樂方面,王維是大唐頂級的音樂人,開元天寶年間的宮廷樂師幾乎都圍著王維轉(zhuǎn);而詩才則是王維最突出的才華。
王維雖然被歸為山水派詩人,但他也曾作邊塞詩,各種詩體都能信手拈來,描摹山水的如畫詩句亦可,殺氣騰騰的豪放詩句亦可,乃至晚年參禪悟道入詩的佛詩亦可,甚至還因此得了個(gè)“詩佛”的稱號。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便是詩佛王維的一首關(guān)于人生與歲月思考的“佛詩”,且來欣賞這首《嘆白發(fā)》:
嘆白發(fā)
唐·王維
宿昔朱顏成暮齒,
須臾白發(fā)變垂髫。
一生幾許傷心事,
不向空門何處銷。
從詩題《嘆白發(fā)》可知,此詩是王維晚年所作。王維少年成名,十五歲就成為長安權(quán)貴爭相追捧的寵兒,出仕入宦順風(fēng)得意,可以說年紀(jì)輕輕就經(jīng)歷了世間繁華榮耀。但后來隨著賞識他的張九齡被貶,王維的官宦之路也坎坷起來,其后又遭逢安史之亂,被叛軍逼迫出任偽職。戰(zhàn)亂平息后,又被下獄治罪,后來雖然洗脫罪名,但郁郁不得志,孤居至死。
實(shí)際上,孤居這個(gè)詞幾乎伴隨著王維的后半生,早在張九齡被貶,妻子早逝后,王維就“孤居三十年”,在終南山購置別墅,雖有閑職官身,卻一心參禪禮佛,寄情山水。少年成名,太早經(jīng)歷繁華,也太早歸隱。而這首《嘆白發(fā)》便是王維孤居三十年,感慨人生無常、歲月無情而作的一首佛詩。
前兩句句“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發(fā)變垂髫”通過“宿昔”少年時(shí)的“朱顏”與如今的“暮齒”對比、年幼時(shí)的“垂髫”與晚年的“白發(fā)”,描繪出人生的短暫和青春的易逝,如此鮮明的對比,讓人深感人生無常、歲月無情。
第三句“一生幾許傷心事”直接抒情,傾訴一生傷心事之多,遺憾之深,如山石壓心頭,讓人難以釋懷。簡單如白話的一句詩,卻道出了所有人一生的感慨,青壯年時(shí),仿佛時(shí)光很慢,人生很長,只管徐徐前行,而當(dāng)老年將至,白發(fā)生時(shí),卻頓覺歲月須臾無情,往事種種歷歷在心,只剩滿腹遺憾與傷心。
試問,何人老來不生感慨,然而對這“一生幾許傷心事”又該如何排解?詩人亦無解,唯有“不向空門何處銷”,王維也是迷茫和無奈的,只能皈依佛門才能消解內(nèi)心的苦悶和傷心事,尋求解脫的渴望。
這首詩語言和藝術(shù)都算是平平而已,僅僅使用了簡單的比喻和對比手法,然而卻展示了人生的短暫、歲月的無情、衰老的無奈、人生的遺憾和對解脫的渴望,仿佛道出了人所不能道的人生真諦。此詩不僅僅是詩人王維個(gè)人的感慨,也是所有人對人生和歲月的思考。試問何人不曾年輕過?何人能不老?何人不曾留下遺憾?何人老來不嘆歲月無情?然而,一生幾許傷心事,又有何人可解?
↓↓↓更多唐風(fēng)宋韻,關(guān)注讀書狗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