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于2025年1月19 日 環(huán)宇薈
如今,很多城市熱衷于在墻上寫字來“彰顯文化”,仿佛只要刷上幾個大字,就能搖身一變成為文化輸出的典范。就拿蘇州來說,這本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江南名城,卻也難逃這種“墻上文化”的套路。
蘇州,本是小橋流水、粉墻黛瓦間流淌著千年吳儂軟語的地方,其文化是細(xì)膩且鮮活的。園林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皆是古人匠心獨運的杰作,每一處漏窗、每一座假山,都藏著故事,蘊含著中國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理解,那是真正的文化瑰寶。寒山寺的鐘聲,悠悠千年,回響著歷史的滄桑與歲月的沉淀,見證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羈旅情思。
可現(xiàn)在呢?一些地方在臨街的墻上大筆一揮,寫上諸如“蘇州”“江南”之類的字樣,這就好比給一個風(fēng)姿綽約的佳人披上一件粗制濫造的外衣,不僅掩蓋了她的美,還顯得不倫不類。
真正的蘇州文化,豈是這生硬的幾個字能承載的?平江路的古街,是靠那歷經(jīng)歲月打磨的石板路、街邊傳統(tǒng)的蘇式小吃店、手藝人的精巧作坊來展現(xiàn)文化的魅力,而不是靠墻上毫無靈魂的標(biāo)語。
文化不是口號,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繅ι蠈懽謥磔敵鑫幕且环N急功近利的表現(xiàn),是對文化的淺薄理解與褻瀆。蘇州的文化,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挖掘,從那些真實的生活場景、傳統(tǒng)技藝、民俗風(fēng)情中去傳承,而不是在墻上簡單粗暴地涂寫幾個字來敷衍大眾、糊弄游客。這種所謂的“文化輸出”,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唯有回歸文化的本真,才能讓蘇州真正的文化魅力綻放光芒 。
— FIN —
視 覺 / 喜瑪拉雅北坡的魚
未經(jīng)允許,請勿轉(zhuǎn)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