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簡介
2024年,某地居民王女士遭遇一起利用AI換臉技術的詐騙案件。某日,王女士接到微信視頻通話,對方頭像及昵稱均顯示為好友李某。視頻中,"李某"神情焦急,稱在外地出差遭遇意外需緊急借款處理,承諾返程后立即歸還。王女士見對方面容、聲音與好友無異,未進一步核實便轉賬5萬元。事后與李某當面確認,方知遭遇詐騙。
二、案例分析
本案系利用AI技術實施的精準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李某面部影像,利用AI算法生成動態(tài)虛擬形象,結合仿聲技術實現實時視頻通話詐騙。犯罪心理學角度顯示,該手法通過三重心理機制實施侵害:
1.信任預設:利用熟人社交關系降低戒備
2.情緒操控:制造緊急情境干擾理性判斷
3.技術盲區(qū):受害者對深度偽造技術認知不足
三、風險提示
(一)提高對AI換臉技術的認識
了解AI換臉技術的原理和特點,不要輕易相信視頻通話中出現的面容,即使是熟悉的人,也有可能是通過AI換臉技術偽造的。
(二)增強身份驗證意識
涉及資金轉賬、重要信息泄露時,無論對方在視頻中看起來多么真實,都要采取多種方式進行身份驗證??梢酝ㄟ^撥打對方常用的電話號碼、發(fā)送短信驗證碼、詢問只有雙方知道的秘密信息等方式,確認對方的真實身份。
(三)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注意保護自己和身邊親友的面部信息、聲音信息、個人隱私等,不要在社交媒體等公開平臺隨意發(fā)布包含面部特征、身份信息等內容,避免被不法分子獲取和利用。
(四)保持冷靜和警惕
當接到涉及緊急情況、資金需求的視頻通話或消息時,要保持冷靜,不要被對方的情緒所左右。仔細思考對方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符合常理的地方,如有疑問,及時與相關人員或機構進行核實。
(五)及時報警和求助
如果發(fā)現自己可能遭遇AI換臉詐騙,要立即停止相關操作,保存好聊天記錄、轉賬記錄等證據,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也可以向身邊的親友、銀行等機構尋求幫助,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廣發(fā)銀行珠海分行溫馨提醒:
AI換臉真假難辨,多重核實是關鍵;
技術便利暗藏風險,個人信息需護嚴。
莫信“急情”亂陣腳,守好錢袋多求證;
眼見未必即為實,筑牢防線保平安!
來源:廣發(fā)銀行珠海分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