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日(1505年6月8日),明孝宗朱祐樘(zhū yòu chēng)在乾清宮崩逝(關(guān)于其死因,《皇明紀(jì)略》載為患熱病后食瓜而死),年僅三十六歲,共在位十八年。
明孝宗敬皇帝御容
同日,太子朱厚照即位,即在史書中被記載的,和群臣斗智斗勇非常不一樣的明武宗。
明朝最特殊的皇帝
朱祐樘可以說是明朝最特殊的皇帝了,作為守成之君,朱祐樘在“法祖”的旗幟下,對祖制有完善與創(chuàng)新,革除前數(shù)朝諸項弊政,全面推行新政。在他的帶領(lǐng)下,弘治君臣較好地處理了各種政治問題,營造了“中興”的局面,所以
歷代史家對朱祐樘的評價普遍較高,將其稱頌為賢君,比于漢文帝、宋仁宗。而在私生活上,他也有著特殊的一面,比如他是明朝唯一一個也是歷史上少見的踐行一夫一妻的帝王,再比如他在發(fā)明了牙刷,使得500年了全世界人民還在使用。
弘治中興
弘治中興指的是明朝在明孝宗朱祐樘治理下出現(xiàn)了的短暫而輝煌的“治世”。明孝宗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由于他寬厚仁和的政治品行使得弘治一朝出現(xiàn)了君子眾多、君臣關(guān)系融洽等政治特色,為這一朝帶來了美譽,明孝宗在位期間“更新庶政,言路大開” ,使成化朝以來奸佞當(dāng)?shù)赖木置娴靡愿挠^。
明孝宗畫像
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祐樘被冊立為太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朱祐樘即位,年號“弘治”。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jié)儉,不近女色,勤于政事,廣開言路。
明孝宗即位初期對于明王朝來說是一個多難之年,黃河發(fā)大水,陜西鬧地震,外加遇到國喪,件件都是麻煩事。明孝宗在位期間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凡是明憲宗親信的佞幸之臣一律斥逐。于是吏部尚書萬安、禮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繼曉等,或殺、或貶,或逐出京師;獲罪較輕的或貶官放逐、或流放邊地、或孝陵司香。大量起用正直賢能之士。同時,更定律制,復(fù)議鹽法,革廢一應(yīng)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稱頌。
明孝宗在內(nèi)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興修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繁榮經(jīng)濟(jì)。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處黃河決口,明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昂領(lǐng)5萬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蘇松河道淤塞,泛濫成災(zāi)。明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為魚米之鄉(xiāng)。
明孝宗重視司法,他令天下諸司審錄重囚,慎重處理刑事案件。弘治十三年(1500年),制定《問刑條例》。又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編成《大明會典》。
由于明孝宗勵精圖治,使明朝再度中興盛世,國家政治清明、經(jīng)濟(jì)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是明代歷史上經(jīng)濟(jì)繁榮、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和平時期之一。所以后世史學(xué)家稱其為弘治中興。他本人也被譽為“中興之令主”。
堅持一夫一妻
根據(jù)《明史》《明書》等官方資料記載,朱祐樘一生僅娶妻孝康敬皇后張氏一人,從不納宮女,也不封貴妃、美人,每天只與皇后同起同居。在歷代皇陵中,都有妃嬪陪葬,而朱祐樘的泰陵只葬著夫妻兩人。成年健康的皇帝一生只有皇后一人,在歷史上幾乎就是絕無僅有,明代學(xué)者在敘述此事時有褒有貶。
聞帝與張后情好甚篤,終身鮮近嬪御。琴瑟專一,出自掖庭,玄鳥呈祥,遂在中宮,尤舌今僅事云。
《明史紀(jì)事本末》卷十
明佚名《明帝后半身像(一)》冊中的張皇后
由明末清初毛奇齡所著《勝朝彤史拾遺記》、談遷所著《國榷》尚可知,朱祐樘宮中有五名夫人:敬順夫人邵氏,安和夫人周氏,安順夫人劉氏,榮順夫人孟氏,榮善夫人項氏。但夫人在明朝制度并非妃嬪稱號,而是外命婦(公侯伯及一二品官正室)或內(nèi)夫人(資深宮人或乳母褓姆)、內(nèi)廷女官的封號(如朱祐樘的保姆封為佐圣夫人,《明孝宗實錄》載“弘治五年正月乙亥贈宮人周氏為安和夫人,并賜祭葬” 。因此很明顯的這五名夫人實際上不是朱祐樘的妃嬪。
朱祐樘在生活上能注意節(jié)儉。弘治元年(1488年),出使明朝的朝鮮賀登極使盧思慎曾對朝鮮國王李娎描述時人對朱祐樘的印象:
先皇帝(憲宗)或于用人,間以私意,今皇帝(朱祐樘)則銓注登庸一出于正。又性不喜寶玩之物,雖風(fēng)雪不廢朝會,臨群臣皆以喪服,惟祀天祭用黃袍,臣等慰宴時不奏樂,不設(shè)雜戲,勸花置于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政一切更張矣。
發(fā)明牙刷
有一種說法是明孝宗發(fā)明了牙刷,但其實這更多是一種謠言,或者說并非發(fā)明,而是明孝宗改良了牙刷,就類似于瓦特之于蒸汽機(jī)。因為早在宋朝,我國就已經(jīng)有了牙刷,只是宋代的牙刷又稱為“刷牙子”,其用料往往都是虎骨,象牙,玉石等貴重的材料,用馬尾來當(dāng)清理殘渣的主要工具,周守中在《養(yǎng)生類纂》中曾有記載:
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
據(jù)美國牙科醫(yī)學(xué)會和美國牙科博物館等的資料顯示,世界上第一把牙刷就是由中國皇帝明孝宗朱祐樘于1498年發(fā)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豬鬃插進(jìn)一支骨制手把上。
2004年,倫敦羅賓遜出版社出版的《發(fā)明大全》一書,列舉了人類300項偉大的發(fā)明,也把牙刷的發(fā)明權(quán)歸到朱祐樘名下。
編輯 | 臥闌聽魚
文獻(xiàn)資料 | 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