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泡泡瑪特還在不斷爭吵,賣方甚至搞出了一個周度跟蹤的白酒終端零售價表格,之前只有白酒有這個待遇。
面對市場的看好,我看到了兩篇看空的文章。
第一篇是資本時差的《再論泡泡瑪特 歷史大頂!》,用白酒類比,一邊囤白酒一邊在二級市場買股票,左腳踩右腳上天。而且娃娃這個東西,其實并不存在產(chǎn)能不足的問題,本質上就是公司在做饑餓營銷。此外,公司管理層也在減持套現(xiàn),這也可以佐證……
第二篇是思想鋼印的《泡泡瑪特當初是怎么跌了90%的?》,復盤了21年那一波泡泡瑪特股價大跌的過程,尤其是銷售和庫存方面,看得非常仔細。最后的結論是大家都是滑頭,現(xiàn)在labubu的IP正火,大家都是打不過就加入,以后公司出現(xiàn)逆境,同樣的一幫人還會出來質疑。
說一下我對這個現(xiàn)象的看法,其實我不應該多說什么,因為說什么都會有人事后跳出來指摘你,我們想象一下幾個場景:
1、看空,真的沒多久就跌了。持有這些股票的人不會感謝你,他們覺得你只是運氣好猜中了(事實也是如此),反而會罵你烏鴉嘴。
2、看空,然后漲了一段時間,跌了。這是大概率的事情,但由于你無法精準預測多久之后才跌,所以大家覺得你是車轱轆話,沒屁用。
3、看空,然后一直漲。這種資產(chǎn)并不多,目前只存在黃金和微盤股中,個股只漲不跌,很少(長江電力?)。
4、看多,然后漲了。你為什么今天才看多?漲了30倍,追漲殺跌的賭狗!
5、看多,然后跌了。這是最蛋疼的一種場景,恭喜你喜提反向指標稱號。
6、看多,然后先漲后跌。跟風狗而已,毫無價值。
我的內(nèi)心傾向于什么呢?不做判斷,均值回歸是常識,只是有人能與泡沫共舞,有人把握不住。實際上,我持倉的投顧組合中,有三個組合的底層基金都持倉了泡泡瑪特,并且獲得了不錯的超額收益,我并不是基于看好個股去買了基金,只是我把價值判斷交給了基金經(jīng)理。
說人話:某些股票當然還能漲,但只是遲早有一天,價格會回歸價值。
最后我最近回憶了一下當初楊赤忠看空白酒的那篇文章,我還是很感激23年那個用于割肉白酒的自己。
有個概念叫周期湮滅,就是一個產(chǎn)業(yè)的邏輯徹底發(fā)生變化,其估值中樞不再穩(wěn)定。這也是我一直覺得寬基指數(shù)的定投比行業(yè)指數(shù)勝率更高的原因。行業(yè)主題,還是打打野好了。(不作為投資依據(jù),本人只是通過基金間接持有了一部分該股票,不代表本人看空或者看多)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