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不是誰都能當領導的。 有些人業(yè)務能力強,溝通能力強,人緣好,他們不一定能當了領導。 當領導,需要對自己有個清晰的定位,尤其是中層領導,他們身處中間,既對上也對下,處于一個樞紐的位置。 一個人不能不當領導,這一點很關鍵——把握尺度。 具體來說,就是:一、對下把握放權的尺度;二、對上把握負責邊界的尺度。 我一個同學在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研發(fā)部門干經(jīng)理,結果就是把握不好尺度,該對下屬放權的地方自己把的死死的,該對領導負責的工作,經(jīng)常往其他部門推。
結果時間不久,分管副總裁就把從部門負責人位置拿下了,領導訓斥他沒有擔當精神,不稱職;下屬抱怨他手深的過長,沒有發(fā)揮空間。
這就是典型的不會當領導:對上扛不住壓力,對下攏不住人心。
一、職場真相:90%的中層,死于“尺度過度”
你以為領導好當?
權力是硫酸,捏太緊灼手,松太快腐蝕。
2025年《中國管理者生存報告》顯示:
72%的中層領導因“放權過度”被問責。
68%因“越權匯報”被冷藏。
更扎心的是——
“尺度過度”的典型癥狀就兩條:
對下當保姆,對上當啞巴。
二、對下放權,不是撒手,是放風箏
放權最狠的坑,叫“信任陷阱”。
(1)放權要注意三個忌諱
- 撒手型:某電商總監(jiān)讓新人獨立操盤618,結果搞錯優(yōu)惠券,虧損300萬
- 監(jiān)控型:制造業(yè)主管要求每小時拍照匯報進度,團隊3個月跑光
- 背鍋型:教育機構校長替下屬扛下投訴,反被總部認定管理失職
放風箏法則=70%線長+20%扯線+10%收放
- 70%線長:明確目標、資源、deadline(例:“本月銷售額破500萬,預算30萬,25號交報表”)
- 20%扯線:關鍵節(jié)點檢查(例:每周三下午4點同步進展)
- 10%收放:風險超標立即介入(例:成本超支10%時叫停復盤)
記住——
放權不是棄權,而是讓下屬帶著鐐銬跳舞。
三、對上負責,不是跪舔,是畫結界
高層最怕兩種中層:
一種是應聲蟲,一種是獨行俠。
(1)注意避開這三種方式
- 背鍋俠:某快消品經(jīng)理替總裁承諾經(jīng)銷商返點,被審計查出后頂雷離職
- 透明人:對上級做出的明顯的決策失誤或錯誤,該提醒要提醒,不要跟沒事人似的。
- 野心家:為了晉升提拔,繞開上級找更高一級領導越級匯報,這樣的危險操作稍不謹慎會死的很難看。
第一步:接任務時帶尺子
- 老板說“這個項目你全權負責”
- 你要問:“預算上限多少?哪些事項需提前報批?”
第二步:匯報時思慮周全
- 不要只說“完成了”,要說“在授權范圍內(nèi)已完成A、B,C事項需您決策”
第三步:背鍋時亮底牌
- 遇重大風險時直說:“根據(jù)2月10日會議紀要,此決策依據(jù)是您確認的X方案”
- 對上負責的本質,是給領導系上安全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