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接觸投資的朋友,一聽到場內(nèi)ETF和場外ETF,可能就一頭霧水,不知道它們到底有啥區(qū)別,交易規(guī)則又是怎樣的。別著急,今天咱就用大白話來嘮嘮這個事兒。
先說說場內(nèi)ETF和場外ETF最直觀的不同——交易場所。場內(nèi)ETF就像是在證券交易所這個大集市里買賣東西。你得有證券賬戶,然后在這個“集市”里和其他投資者進行交易。就好比你去菜市場買菜,大家面對面討價還價,看準了直接成交。
而場外ETF呢,它不在證券交易所交易,而是在基金公司、銀行、第三方銷售平臺這些地方買賣。你不用去證券交易所這個“集市”,直接在這些平臺上下單就行,就像在網(wǎng)上購物一樣方便。
接著聊聊交易價格。場內(nèi)ETF的交易價格是實時變動的,就像股票一樣,每時每刻都在根據(jù)市場供求關系上下波動。你下單的時候,得盯著價格走勢,找個合適的時機買入或者賣出。要是你手慢了,可能價格就變了,交易成本也會跟著不一樣。
場外ETF的交易價格是固定的,每天只有一個凈值,這個凈值是根據(jù)基金持有的資產(chǎn)在收盤后的價值計算出來的。不管你什么時候下單,都是按照當天收盤后的凈值來成交,所以不用時刻盯著價格變動,相對省心一些。
再來說說交易門檻。場內(nèi)ETF的交易門檻比較低,一般一手起買,一手就是100份。要是ETF的價格是1塊錢一份,那100塊錢就能參與交易了,對新手來說比較友好。場外ETF的門檻就更低了,有些基金10塊錢就能買,甚至有的1塊錢都能參與,幾乎沒什么門檻,誰都能試試水。
交易費用方面,兩者也有差別。場內(nèi)ETF交易主要就是傭金,沒有印花稅這些額外的費用。傭金的比例一般比較低,不同券商可能不太一樣,但總體來說成本不高。場外ETF的費用就稍微復雜一些,有申購費、贖回費,還有管理費、托管費等等。
申購費和贖回費在你買賣基金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管理費和托管費是按年收取的,從基金資產(chǎn)里扣除,雖然你感覺不到直接交錢,但也會影響你的收益。
說完不同,再講講它們的交易規(guī)則。場內(nèi)ETF的交易規(guī)則和股票差不多,交易時間是和證券交易所一致的,周一到周五的上午9:30到11:30,下午1點到3點。交易方式是T+1,就是你今天買入的ETF,得等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
不過有些ETF支持T+0交易,比如跨境ETF、債券ETF、貨幣ETF、黃金ETF這些,當天買入當天就能賣出,靈活性比較高。
場外ETF的交易規(guī)則就簡單多了。申購和贖回的時間比較靈活,在工作日的交易時間內(nèi)都可以操作。但是申購和贖回不是馬上就能確認的,一般要等到當天收盤后,根據(jù)基金凈值來確認份額。
而且申購和贖回的資金到賬時間也有區(qū)別,申購的資金一般T+1日確認份額,T+2日就能查詢了;贖回的資金到賬時間就長一些,貨幣基金一般是T+1日到賬,債券基金、股票基金可能要T+2到T+7個工作日才能到賬。
場內(nèi)ETF和場外ETF各有各的特點。場內(nèi)ETF交易靈活,價格實時變動,適合喜歡短線操作、追求快速成交的投資者。場外ETF交易方便,門檻低,費用相對固定,適合長期投資、不想時刻盯著市場的投資者。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習慣來選擇適合自己的ETF投資方式。
不管是場內(nèi)ETF還是場外ETF,投資都有風險,大家在投資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產(chǎn)品的特點和風險,做好風險評估,不要盲目跟風。希望今天這篇嘮嗑式的講解,能讓大家對場內(nèi)ETF和場外ETF有個更清楚的認識,在投資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